劉曉華 徐 萍 岳素敏 滕 笑 張國婧 劉善利
(山東省昌樂縣人民醫院醫學檢驗科 山東 濰坊 262400)
引言:梅毒為臨床治療過程中的傳染病,并且具有較大的危害性,梅毒本身就是病原體,具有較高傳染性。通過目前臨床感染疾病發病分析過程中,提高了梅毒感染發病率,嚴重威脅了人類的生命健康與身體健康[1]。人們在感染梅毒之后會發生全身性反應,影響了人們的器官和身體組織,并且病程比較長,存在大量的臨床表現和反應,如果沒有對患者及時控制和治療,會導致病情加重,出現嚴重后果[2]。梅毒臨床檢驗方法不同,所以校驗存在不同的靈敏度與準確性,本文對比分析三種梅毒血清檢測方法,從而為選擇梅毒校驗方法方法提供臨床根據:
選擇我院在2020年6月~2021年2月收治的梅毒患者78例進行分析,包括46例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齡為20-67歲,平均年齡為(35.8±2.4) 歲。11例早期梅毒患者,37例一期梅毒,37例二期梅毒,12例三期梅毒。本文患者均知情并且簽署知情同意書。
對全部患者開展ELISA、TPPA、TRUST三種不同方法的梅毒血清檢測,具體步驟為:
在清晨收集本文研究中患者的空腹血液樣本,并且抽取患者5ml外周血開展抗凝處理,在離心機中放置以300r/min開展10分鐘離心,取上清液放到1.5ml的Epprndorrff管中。在本文研究過程中,使用三種不同方法對患者的血液標準開展試驗:
ELISA試驗通過酶聯免疫吸附進行測定,使用珠海麗珠試劑有限公司所生產的試劑盒;TPPA試驗使用日本復式株式會所生產的試劑盒;TRUST試驗上海榮盛生物有限公司試劑盒。
在本文試驗過程中,嚴格根據試劑盒中要求開展試驗。通過專人進行校驗,避免因為操作導致出現試驗誤差。
對三種梅毒血清檢測方法的靈敏度、陽性率、特異性進行檢測。
利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本文數據進行處理,利用表示計量資料,通過t進行檢驗,使用%表示計數資料,通過x2進行檢驗,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通過p<0.05進行表示。
本文研究過程中,不同檢測方法血清陽性率存在統計學差異。其中TPPA檢測梅毒陽性率對比其他兩種方式,數據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而且TPPA檢測三期梅毒陽性率和其他兩種方式對比,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5),詳見表1:

表1 三種梅毒血清檢測方法的檢測結果對比
本文研究過程中的梅毒血清檢測方法特異性與敏感度存在一定差別,TPPA檢測靈敏度和特異性對比其他方法,數據差異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RLISA檢測特異性和靈敏度比其他兩種方法要高,但是無統計學差異(p>0.05),詳見表2:

表2 三種檢測方法的靈敏度、特異性比較
梅毒屬于臨床中慢性傳染性疾病,是由于梅毒螺旋體感染導致的全身性慢性差傳感性疾病,傳播途徑包括接吻、性傳播、輸血、哺乳等[3]。目前,梅毒感染發病率在不斷的提高,梅毒感染患者臨床癥狀越來越復雜,使漏診率得到提高。為了在患者治療過程中使治療效果提高,降低誤診和漏診率,梅毒感染臨床校驗具有重要作用[4]。
在人體感染梅毒螺旋體之后,會使人機體產生大量抗磷脂抗原、抗梅毒的非特性抗體,檢測患者的梅毒血清,主要是檢測這兩種抗體[5]。目前臨床梅毒感染有多種校驗方法,不同校驗方法的敏感度、陽性率、特異性具有不同的差別,比如明膠凝集試驗、酶聯免疫吸附試驗等[6]。檢測梅毒血清過程中,不同方法的安全性、價格、有效性、操作也各有不同。ELISA、TPPA、TRUST為臨床常用梅毒血清檢測方法。
甲苯氨紅不加熱血清反應素試驗是一種非特異性的病毒篩選試驗,利用牛心提取心磷脂、膽固醇、卵磷脂,然后通過甲苯胺紅溶液實現以上成分性病研究WDRL抗原的重懸,對血漿或者血清反應素進行檢測。對非特異性抗體進行檢測,但是非特異性抗體產生的較晚,且隨著患者病情的發展,在有效的治療后,其又會下降到正常范圍,因此檢測存在一定的難度,所以該種梅毒檢測方法在實際的檢測應用中,還存在一定的不足[7]。另外,TRUST試驗會受到多種因素影響,患者因為各種疾病會導致假陽性結果的出現,比如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病毒性感染、肝炎、病毒性感染等,在一期梅毒早期、三期梅毒與治療后梅毒還有可能存在假陽性。
目前,臨床血清學檢測法在不斷的發展,ELIAS就是其中之一。酶聯免疫吸附測定試驗在梅毒血清檢測中,主要是檢測血清梅毒螺旋體抗體。ELIAS通過微孔板實現梅毒螺旋體抗原的包被,重組抗原表達基因,利用雙抗原夾心法在測定過程中對敏感性與特異性得到提高。相關醫學研究表示,TPPA和ELISA的特異性和敏感性類似,檢測的靈敏度和特異性較強,且準確度也較高,操作簡單。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檢測與其他兩種方法對比具有較高的靈敏度,并且操作比較簡單,還能夠降低檢測成本。另外,梅毒是LGG和LGM作為混合性質的抗體,梅毒LGG抗體在一定時間中被治愈,仍然能夠在一定時期中檢測出高陽性率。所以,ELISA能夠應用到初步感染期與曾經感染后病毒檢測。但是,因為多種生理病理因素會對特異性病毒血清學試驗造成影響,導致假陽性率的出現,主要人群為高齡老年人。我國相關研究人員全面分析,如果老年患者有基礎疾病,那么患者會釋放的抗類脂質抗體,老年患者體內還存在其他螺旋體,以此出現了交叉反映抗體。
基于TPPA實現特異性試驗,此檢驗方法是指通過明膠顆粒實現特異性梅毒螺旋體抗原包的血清抗體檢測,生物因素并不會對其造成影響影響,敏感性與特異性良好,屬于公認的梅毒抗體檢測確診方法。TPPA試驗能夠鑒別部分生物學假陽性病例,在梅毒血清檢驗中,其檢測的結果準確性較好,敏感度和特異性均較好,但是其操作相對的復雜[8]。另外,TPPA試驗試劑的價格成本比較高,耗時比較長,結果判斷比較主觀,對于操作人員的操作要求比較高,無法應用到大規模樣品檢測中。那么,TPPA試驗為梅毒確診試驗。
另外,在對梅毒患者進行正規治療之后,患者的臨床體征和癥狀都消失,要對患者開展定期隨訪。相關研究人員對229例早期梅毒患者進行一年的正規治療之后的血清性病研究實驗室試驗與其他方法對比,陰轉率分別為70%、92%。出現此種情況,可能和患者在治療前一次或者多次二期梅毒復發具有密切關系,雖然通過正規抗病毒治療,但是體內的多克隆免疫記憶B細胞還具有作用,此情況需要深入的研究。
為了能夠全面診斷檢測梅毒血清,對本文使用的三種檢測方法的特異性、敏感度和結果進行分析,結果表示三種不同的檢測方法血清陽性率具有明顯的差異,TPPA檢測梅毒陽性率、靈敏度、特異性對比其他方法,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ELISA檢測特異性和靈敏度和其他兩種方法進行對比有差異,但是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在本文研究過程中,TPPA、ELIAS和TUST三種不同的檢測方法在檢測梅毒血清過程中具有良好的特異性、敏感度和精準率,并且三種方法的差別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另外,TPPA檢測方法具備良好的精準性和靈敏度,然后是ELISA檢測方法,最后為TRUST方法。在對梅毒血清實際檢測過程中,為了對梅毒血清檢測精準性進行保證,要使用針對性檢測方法或者聯合檢測,從而提高檢測精準性,以此為患者治療提供診斷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