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春
(四川省敘永縣人民醫院 四川 瀘州 646400)
醫院消毒供應室的主要職責就是對各科室在開展醫療活動過程中受到污染或是使用過的醫療器械進行清洗以及消毒滅菌處理,為后續醫院醫療工作的開展提供必要的器械支持。在醫院的醫療器械管理部門,消毒供應室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其日常對醫療器械的護理質量不論是對于臨床治療效果、還是對于患者的治療安全性都有著極大的影響,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來講其還影響著醫院整體醫療服務質量是否更高一個臺階。所以,為了進一步的保障醫療器械的供應質量,在消毒供應室的護理階段必須嚴格的執行細節管理,并且還要將細節管理的思維有效的貫徹于整個護理流程當中,確保整個消毒供應室的所有護理項目以及管理制度都切實的結合與貫徹細節管理理念。這個,才能夠有效的做到及時發現護理問題的根本,并且有針對性的來制定和設計應對措施和策略。要知道,在實際落實醫院醫療器械管理相關工作的過程中,一旦供給到各科室的醫療器械出現質量問題,所引發的后果往往是不可想象的。針對上述情況,文章就具體探討了消毒供應室護理管理中細節管理融入效果的相關問題。
在我院消毒供應室正式實施細節管理制度前后,分別選取300份經過消毒供應室處理過的醫療器械為本次研究的研究對象。本次研究工作的開展過程中,負責對醫療器械進行消毒處理的工作人員為我院消毒供應室的8名護理人員,在兩個不同的研究階段,負責此項工作的護理人員并不存在明顯差異。其中全部為女性,年齡在40~60歲之間,平均年齡(38.4±3.6)歲。
針對對照組醫療器械,消毒過程中主要采用常規方法進行管理,要求負責操作的護理人員在操作的過程中嚴格依照相關的操作流程,操作過程中要做好職業防護工作,同時要能夠做好手衛生管理,嚴格執行各項操作的相關標準。在消毒供應品供給到各科室之前,消毒供應室內部需要對供應品的帶菌情況以及包裝情況進行檢驗,發現問題及時對相應的消毒供應品進行更換。
在常規方法管理的基礎之上,針對觀察組醫療器械還需要落實細節管理:首先,要保證責任制的全面落實。在消毒供應室內部,每一個崗位都有明確的責任劃分以及工作性質劃分,要求各崗位工作人員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各崗位的工作人員都能對自身工作的工作標準以及工作內容有明確的把握。科室護士長需要以國家標準和本院標準為基礎,審核以及監督護理人員工作的落實情況,確保科室中的每一位護理人員都能以高度的責任心投入到工作中。其次,在科室內部建立質檢小組,質檢小組主要負責不定時地針對消毒供應室的供應品進行質檢[1]。對于科室內部每一位護理人員的工作方式以及工作內容進行認真審查,確保科室內部每一位護理人員的操作都能符合標準。同時,要能夠為消毒供應室護理人員配備完善的消毒工具以及職業防護用品,工作中保證護理人員安全,鼓勵科室內部護理人員之間相互對消毒品的消毒質量以及包裝質量進行檢查,定期對消毒品的儲存環境進行檢查,發現問題要能夠及時整改。此外,要能夠加大對于消毒器械檢測以及存儲環節的管理。在結束了對消毒器械的回收、清洗、消毒環節的工作之后,下一個環節就是針對消毒器械的包裝環節,而在這一環節的工作開始之前,要能夠通過抽樣檢查的方式對消毒品進行質檢,檢查消毒品質量是否達標,只有達標的消毒品才能進行包裝[2]。在無菌物品進入到存儲環節之前,工作人員還需要對包裝的完整性及滅菌標識等進行檢查,同時對儲存室的環境進行定期抽樣,及時對儲存室內部的空氣進行消毒處理,對儲存室的空氣定期進行凈化。
在醫療器械回收方面:護理人員將各科室的污染醫療器械回收以后,首先應該針對這些醫療器械進行初步的分類工作,并且要做到該工作的專人專項責任,根據醫療器械的污染情況、材質、結構等不同,分為手工清洗或機械清洗。而對于具有特殊感染標識的醫療器械,護理人員應該先做好消毒工作,然后再按照標準操作流程進行充分的清洗。總之,整個回收過程要采用封閉方式進行回收,避免反復裝卸。
在醫療器械清洗方面:清洗是整個醫療器械消毒工作中最核心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一味的使用高壓滅菌方式根本無法取代洗滌形成的效果。因此,在消毒供應室的醫療器械護理過程中,必須給予醫療器械清洗質量進行嚴格的把控與高度重視,對于整體的操作流程與步驟必須嚴格的按照規定來執行,清洗人員必須嚴格的穿戴好自己的防護裝置,其中包含了防護衣帽、口罩、面屏以及手套等。清洗的步驟包括沖洗、洗滌、漂洗以及終末漂洗,待所有工序完成以后再用經純化處理后的水將醫療器械漂洗干凈即可。值得注意的是,應用于清洗處理的清洗溶液必須定時及時的更換,針對浸泡用的清洗液的有效濃度必須每天都進行測量,并且還需要由專人進行專門操作。對于一些醫用的銳器必須放到專用的浸泡容器進行單獨處理,在整個處理過程中護理人員必須用止血鉗等相應工具來進行夾取操作,然后運用高壓水槍對該器械的空腔進行高壓沖洗,最后再利用純化水對其進行漂洗操作。
進行器械消毒,可采用機械濕熱消毒,也可采用75%乙醇、酸性氧化電位水或其他消毒劑進行消毒。
在器械消毒后要進行干燥處理。待所有清洗流程操作完成以后,將其放在網篩中進行干燥處理,干燥后要進行器械的檢查和保養。待確認器械合格以后再進行規范化的包裝處理。
在醫療器械包裝方面:消毒供應室對于醫療器械包裝方面很是看重,按要求必須將器械和布類物品分開,在獨立的操作間進行。在進行包裝前的2個小時,需由相關的護理人員針對包裝操作臺、地面、空氣等進行消毒處理,主要是利用擦拭、紫外線燈持續照射為主要的消毒模式。消毒供應室專門負責包裝的人員,在進行醫療器械包裝之前必須針對已完成清洗和消毒工序的器械進行嚴格的檢查,例如,玻璃器具需要鋪墊紗布,而金屬器械必須涂抹了防銹油,此外醫療器械的包裝布需要處于清潔狀態且尺寸符合所要包裝的器械,所有的物品必須進行正確的包裝,并且保證其標志顯眼且清晰,操作人員以及消毒滅菌器械編號等詳細信息都需要詳細標記。
關于醫療器械滅菌方面:消毒供應室對于醫療器械的滅菌操作是有嚴格的規章制度和操作流程的,所以滅菌人員在進行醫療器械滅菌時,必須根據相關制度和操作流程來嚴格把控與操作。對于醫療器械的消毒滅菌時間、滅菌溫度以及滅菌壓力等都是有嚴格的把控的,并且,滅菌人員還需要將相關信息進行詳細的記錄與建檔保存處理,這樣對于后期出現任何問題可以快速的找到相關負責人且了解實際的操作信息。不論是什么材質的包裝材料都必須要保證其完好狀態,并且密封包裝狀態必須要符合相關的規范與標準。值得注意的是,紙塑材質的包裝密封寬度需要保證在6毫米以上,而包裝內的醫療器械與包裝封口處必須保持2.5厘米以上。而在進行滅菌操作時,每個包之間的必須保證有縫隙,對于進行完滅菌處理的醫療器械處理進行嚴格的檢查,確保所有醫療器械的干燥度以及包裝完好度都符合相關的標準與要求。完成所有操作以后再通過專人進行更為嚴格的質量檢查,并且將合格的醫療器械進行詳細信息的標記與記錄,值得注意的是,所以有標記內容不得涂改。
滅菌后物品分類進行儲存。首先,滅菌物架應該保持距地面大于或等于20厘米,架頂與屋頂的距離需要保持大于或等于50厘米、與墻壁的距離保持大于或等于5厘米。另外,無菌間溫度應低于25攝氏度,相對濕度小于或等于70%。
關于醫療器械發放方面:消毒供應室作為整個醫院最為重要、并且核心的部分,其內部醫療器械的護理質量,對于醫院的醫療效果、以及患者的生命安全都有著極大的影響。所以消毒供應室在日常人員進出管控方面,以及內部結構布局方面都需要有嚴格的把控和科學合理的管理等。在進行醫療器械發放前,專門負責的護理人員必須進行嚴格的核查工作,對于化學指示膠帶是否達到相關要求與標準,無菌物品的包裝完好性、標識、有效期等,是需要特別注意和檢查的,這樣才能夠有效的保障無菌醫療器械的無菌狀態。在針對各科室進行無菌醫療器械發放工作時,消毒供應室的護理人員與各科室的護理人員需要進行詳細且密切的交流,這樣才能有效的掌握各科室的醫療器械實際問題與相關需求。此外,針對各科室現有的醫療器械的基數以及應用情況都應該有較詳細的掌握,這樣才有利于根據各科室的實際情況,從而有效的提升其工作質量。
對醫療器械處理過程中的回收環節、清洗環節、消毒環節、包裝環節、滅菌環節、存儲環節的工作開展質量評估,評估過程中采用的標準主要為消毒供應室質量評價標準,每項評分滿分為100分,評分越高,說明醫療器械的處理質量越高。
采用SPSS25.0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對比兩組消毒品的處理質量評分情況(分)

表2 對比兩組消毒品質檢合格率和供應差錯率情況{n(%)}
醫院醫療工作的開展過程中,要想使醫療服務質量能夠切實得到保證,維護患者在接受醫療服務過程中的安全,降低院內感染問題以及醫療糾紛問題的發生概率,高質量的醫療器械管理必不可少。而醫院在實際落實醫療器械管理相關工作的過程中,消毒供應室的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3]。在實際針對醫療器械進行消毒處理的過程中,要求負責此項工作的護理人員能夠帶著較強的責任心融入到工作中,在依照國家相關標準以及院內規定流程對醫療器械進行處理的過程中,還要能夠加強對于細節問題的關注,針對醫療器械消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予以發現,并在科室內部通過交流探討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案。本次研究工作的開展過程中,通過在消毒供應室護理管理中融入細節管理,有效提升了消毒供應品的處理質量,臨床推廣價值整體較高[4-6]。
綜上所述,在消毒供應室護理管理中融入細節管理的方式,能夠使消毒供應室工作的整體質量得到較大幅度的提升,在針對消毒品進行消毒的過程中,回收清洗環節、包裝環節、滅菌環節、以及存儲環節工作開展質量評分均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相關管理方法非常值得在臨床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