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月 王 敏
(鄒城市人民醫院 山東 鄒城 273500)
受到我國社會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高血壓的發病率越來越高,患者長期處于高血壓狀態,就會導致多種并發癥的發生,其中高血壓腦出血會比較常見[1]。高血壓腦出血經常發生老年人群當中,并且會出現多種臨床癥狀,不能及時治療,會導致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脅。針對重癥病房的患者來說,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不但會影響到疾病的治療效果,還會導致患者的生活質量下降[2]。優質護理主要是將基礎護理方式進行優化,促使患者在整個治療過程當中能夠保持身心愉悅,創建良好的護患關系,改善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預后,促使整體護理質量與護理滿意度提升,最終達到康復的目的[3]。基于此,本文中針對優質護理的應用效果展開研究,報道如下。
選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重癥監護病房收治的280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140例。研究組男性80例,女性60例,年齡48-72歲,平均年齡(65.67±2.81)歲,高血壓病程3-16年,平均病程(8.50±0.85)年;對照組男性75例,女性65例,年齡49-73歲,平均(65.21±2.14)歲,高血壓病程3-15年,平均病程(8.47±0.89)年,一般資料對比,P>0.05。
納入標準:經過MRI、CT檢查確診為高血壓腦出血;首次發病且發病時間在24h之內;單側肢體偏癱患者;對本次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合并肝、腎等器官功能障礙患者;合并腫瘤患者;存在手術禁忌癥患者;不能配合治療患者。
對照組:實施基礎護理,主動向患者介紹住院環境與工作人員,緩解緩的緊張感與陌生感,向患者說明積極配合治療的重要性,提高患者對治療與護理的依從性。
研究組:在基礎護理上實施優質護理,具體包括:(1)積極地健康宣教:對患者進行全面健康宣教,提高患者以及家屬對疾病的認知程度,繼而提高健康知識知曉率。在宣教期間,應該采用多種多樣的方式,針對患者的需求來完成宣教,并且挑選合適的資源與多媒體資料,向患者進行健康教育,通過公眾賬號的方式進行廣泛傳播,此種方式的成本比較低,可以反復利用;同時還可以采用幽默趣味的方式,提高患者的讀取的興趣,盡量應用簡單語句來表達,并且發布時間應該靈活,發布信息的條目不能過多,依據患者的實際需求來完成宣教工作。(2)心理干預:患者入院之后,應該完成對患者的心理建設,以免患者因為負面情緒導致疾病惡化,提高患者對治療的自信心,同時,指導患者能夠以正面的情緒來面對治療,舉例說明疾病治療康復的成功案例;通過心理暗示的方式,達到緩解負面情緒的效果;此外,還可以通過肢體與語言、動作等方式,來對患者進行心理支撐,依據患者的個人反應來實施針對性的心理疏導。(3)呼吸道護理:患者病情好轉之后,護理人員可以遵循醫囑撤離氣管插管,指導患者正確的呼吸、咳嗽方式,必要時可以進行叩背、體位引流等護理操作偶;針對意識不清醒的不能進行自主咳嗽的患者,并且出現痰液喉部粘連等情況,應該及時吸痰,在吸痰前后注意患者的血氧狀態,以免出現氣道痙攣,加重呼吸困難癥狀。因為患者在入院時能已經形成了顱內高壓癥狀,患者會出現惡心、嘔吐等情況,在進行治療期間,如果氣管導管套囊的壓力不足,會導致嘔吐物誤吸到鼻腔與口腔當中,引起肺部感染,因此,護理人員應該積極預防肺部感染發生。(4)實施康復訓練:患者病情平穩后,可以依據實際情況進行康復訓練,擺放合適的體位,每間隔2小時更換一次體位。如果患者發生了偏癱癥狀,應該采取被動活動的方式囧西寧訓練,針對可以直立的患者,控而已進行床旁坐位、站立等平衡訓練。注意訓練的強度,護理人員應該鼓勵患者進行自由活動,通過日常活動的方式來保證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1)對比兩組并發癥發生率,包括肺部感染、尿路感染、消化道出血,總發生率=發生例數/總例數*100%。(2)對比兩組生活質量,應用健康狀況調查簡表(SF-36)[4],分數越高,生活質量越好。(3)對比兩組護理質量。(4)對比兩組護理依從性,依據患者對護理的配合程度,分為完全依從、部分依從與不依從,總依從性=完全依從+部分依從,總滿意度越高,護理效果越好。
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22.0完成相應的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t檢驗,并用(x±s)表示;而計數資料需要用卡方進行檢驗;百分比(n /%)表示,當p<0.05則說明差異并沒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患者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并發癥發生率(n/%;例)
護理后研究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生活質量(x±s;分)

表4(附表) 對比生活質量(x±s;分)
研究組患者對護理質量評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對比兩組護理質量(x±s;分)
研究組總依從性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對比兩組護理依從性(n/%;例)
近些年,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導致高血壓腦出血的患者也越來越多,并且該病具有比較高的死亡率與致殘率,對患者的預后有著不良的影響,同時,還可能會影響到患者的語言功能與肢體功能等,導致患者生活質量明顯下降[5]。此外,對患者的心理狀態也有著不同的負面影響,因此,確保患者的神經功能恢復與預后,是目前醫療上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6]。
針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來說,不能實施有效的護理措施,患者會表現的不同程度的不良事件,也不能保證患者的生活質量,對康復有著一定影響。因此,應該確定有效的護理措施,提高治療效果,促使護理質量能夠穩定提升[7]。患者在護理期間,優質護理方式與基礎護理相比較,更加具有全面性,可以對患者給予充分的尊重與理解,滿足患者對護理的合理需求,同時,還可以提高患者心理以及生理的舒適度,繼而提高患者對護理的配合度,改善病情狀態[8]。在實施期間,還應該密切監測患者的動態表現,采取合適的體位,加強飲食的護理,與患者家屬保持密切的溝通,加強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改善心理狀態,調整不良情緒。通過對呼吸道進行針對性護理,可以預防肺部感染的發生,減輕患者的痛苦程度,為患者身體恢復奠定有利的基礎[9-10]。
優質護理是從健康教育、心理、呼吸道、康復等多個方面實施的一種護理措施,可以全面掌握患者的病情變化,對患者實施針對性的處理措施[11]。本文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護理研究組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研究組護理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護理依從性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優質護理的實施效果顯著。分析原因為:基礎護理的操作缺乏護理針對性與全面性,很難做到以患者為中心,護理操作過程也比較傳統,不能從患者的身心角度來出發,也不能滿足患者的生理狀態以及心理狀態,繼而導致護理的操作具有局限性,不能對患者臨床癥狀進行有效改善,整體護理效果不明顯,不利于患者身體的恢復。優質護理方式實施之后,可以促使護理過程更加合理性與有效性,針對患者的個體差異來實施針對性護理,促使整個護理的過程更加細節化,保證患者的恢復有連貫性,促使疾病的康復獲得理想的效果[12]。由此可見,將優質護理應用于重癥監護病房高血壓腦出血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促進疾病的恢復。
綜上所述,重癥監護病房內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實施優質護理效果顯著,可以提高護理質量,降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促使護理依從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