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曉麗
(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蘭山街道大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山東 臨沂 276012)
產后子宮內膜炎屬于常見婦科疾病,是因子宮內膜受病原微生物侵襲,造成子宮內膜損傷,多數是為圍產期病原體感染[1]。目前,臨床對產后子宮內膜炎病因、治療等方面原因日漸深入,但尚無有效措施降低發生率,且還伴有較為嚴重的治愈后受孕率不高等問題。相關研究指出[2],支原體系女性生殖系統常見病原體,支原體侵襲生殖系統后,可在細胞內生長繁殖,并對組織上皮細胞產生侵襲作用,改變細胞的蛋白質與基因表達,使得感染趨于慢性化,引發圍生期孕婦的各系統感染炎癥。基于此,本文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98例圍生期孕婦為例,旨在探究圍生期支原體感染,與產后子宮內膜炎的相關性,并探究護理對策,詳情如下。
98例圍生期孕婦(2019.01至2020.12),按是否罹患產后子宮內膜炎,分為對照組(否)、觀察組(是),各49例。其中對照組:年齡20至35歲之間,平均年齡(27.56±2.55)歲。觀察組:年齡20至3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7.67±2.36)歲。兩組組間資料對比(P>0.05),有可比性。產后子宮內膜炎診斷標準:(1)全身乏力,T≥38℃;(2)下腹部疼痛、不適,婦科查體宮體及雙側附件壓痛;(3)細菌檢查(宮腔分泌物):陽性;(4)惡露臭;(5)WBC>1.2×1012/ml。納入標準:(1)自愿參與;(2)依從性良好。排除標準:(1)認知障礙或精神疾病;(2)心肝腎功能不全;(3)合并其他產后并發癥。
1.2.1試劑:支原體培養基:珠海迪爾。
1.2.2檢測方法:常規外陰消毒,提取受檢人員宮頸分泌物,無菌棉拭子,宮頸管(1-2cm)內旋轉多次,隨及停留0.5min。棉拭子用約1ml0.9%氯化鈉溶液洗滌,提取棉拭子洗滌液(約200ml),加置支原體液體培養基中,二者混合均勻,37℃恒溫培養。培養48h后,提取結果。Uu、Mh生長:Uu孔、Mh孔變紅,兩孔均變紅:Uu、Mh生長。
采用SPSS24.0為統計學軟件,對98例圍生期孕婦的臨床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方差進行檢驗,(%)表示,計量資料應該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不符合正態分布的采用秩和檢驗;相關性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α=0.05,P<0.05說明有統計學差異性。
觀察組Uu培養陽性檢出率高于對照組(P<0.05),但兩組Mh培養陽性檢出率相比(P>0.05),詳情見表。

表1 支原體檢出率[n(%)]
對照組Uu培養陽性患者中,胎膜早破或早產0例,發生率0.00%。觀察組Uu培養陽性患者中,胎膜早破或早產4例,發生率28.57%。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對照組Mh培養陽性患者中,胎膜早破或早產0例,發生率0.00%。觀察組Mh培養陽性患者中,胎膜早破或早產1例,發生率16.67%。兩組發生率相比(P>0.05)。
設未發生產后子宮內膜炎:0,發生產后子宮內膜炎:1,自變量:Uu、Mh檢測結果。經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產后子宮內膜炎與Uu檢測陽性呈正相關(P<0.05),與Mh檢測陽性率呈無相關性(P>0.05),詳情見表2。

表2 支原體陽性孕婦與產后子宮內膜炎的相關性分析
在女性生殖道內,存在很多種類的細菌,其中包括支原體。支原體屬條件性致病菌,可經生殖道,侵襲子宮,造成子宮感染[3]。在子宮內,支原體借助子宮內膜表面的黏附因子及黏附相關蛋白結構,確保能在子宮黏膜上皮細胞表面牢牢吸附住[4]。隨后,支原體進入細胞內,借助細胞內蛋白質等組織,支原體進行生長繁殖。同時,與上皮細胞發生相互作用,釋放代謝產物。由于支原體、上皮細胞的代謝產物具有毒性作用,能破壞宿主細胞的完整性,進而誘發產后子宮內膜炎。有學者指出[5],若絨毛膜被Uu上行感染,易產生與剖宮產傷口感染相似的感染癥狀,進而誘發產后子宮內膜炎。而且除Uu感染是產后子宮內膜炎的危險因素外,Uu感染數量也是誘發產后子宮內膜炎的重要因素。
本研究結果顯示,Uu培養陽性檢出率:觀察組高于對照組,且產后子宮內膜炎與Uu培養陽性呈正相關(P<0.05),但產后子宮內膜炎與Mh培養陽性呈無相關性(P>0.05)。提示:產后子宮內膜炎發生與Uu感染存在密切相關關系。而且Uu感染孕婦早產和胎盤早破發生率,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孕婦感染Uu后,能刺激巨噬細胞分泌,使得巨噬細胞大量分泌白介素,如:IL-1、IL-2、IL-8。白介素水平增加,能刺激前列腺素分泌,使前列腺素水平提升,進而誘發早產。并且Uu還可上行感染,引起胎膜早破,并發子宮內膜炎。感染Uu后,Uu在細胞內生長、繁殖,并產生大量過氧化物酶和蛋白水解酶,并對胎膜周圍細胞基質產生降解效果。同時,還能降低胎膜張力強度,提升胎膜脆性。胎膜脆性的增加,有效降低宮腔壓力,大大增加了胎膜早破風險。宮腔被Uu感染侵襲后,誘發炎性反應(子宮內膜被炎性細胞侵襲),并釋放TNF-α、前列腺素F2α,可直接影響子宮內膜的完整性[6]。
由此可見,加強孕婦圍生期護理干預具有時效性。(1)孕期護理:加強產前檢查,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針對生殖道Uu感染患者,建檔,給予飲食指導的同時,給予用藥指導,并密切監測患者用藥期間的癥狀變化,以便及時處理異常情況。同時,加強情緒疏導工作,隨著護理理念、模式的轉變,臨床愈發關注患者疾病恢復與患者心理狀態、社會心理因素的關系。開展情緒疏導,能夠縮短護患距離,營造良好的護患關系,糾正患者對疾病的偏見與不解,幫助患者改善心理狀態,有助于減輕患者痛苦,幫助樹立康復信心,以良好的心態迎接后續治療和護理,有助于提高治療效果[7-8]。(2)分娩期護理:相比非Uu感染孕婦,Uu感染孕婦發生早產、胎膜早破概率更高。早產、胎膜早破的重要因素:Uu感染后,孕婦子宮內胎盤絨毛發育欠佳,阻礙了胎兒獲取營養物質、排泄代謝產物的通道,進而造成宮內發育遲緩。因此,孕婦入院后,應保證良好的睡眠質量,保證睡眠、休息時間充足。同時,睡眠應呈左側臥位,確保胎盤血流量充足,同時保證給氧效果。胎膜早破者,需維持會陰部清潔、干凈、無異味,積極預防感染的發生。臨產前,加強監護工作,保證護理質量,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流程,積極預防院內感染的發生。同時,在孕婦分娩期間,全程導樂陪伴,遵照人性化護理流程,積極預防并發癥的發生,降低并發癥發生率。(3)產褥期護理:產后2h,予產房觀察,了解孕婦子宮、膀胱、陰道出血等情況。同時,針對Uu感染或胎盤早破孕婦,由于存在宮腔感染可能,故應遵醫囑使用抗生素[9-10]。孕婦應呈半臥位休息,以促進陰道、宮腔內液體流出。此外,還需保證會陰部護理工作,維持會陰干凈衛生,做好孕期保健護理工作,積極預防產后子宮內膜炎[11-12]。
綜上所述,圍生期孕婦支原體感染與產后子宮內膜炎的發生存在正相關關系,應加強圍生期孕婦護理工作,保證母嬰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