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影
(吉林市結核病醫院 吉林 吉林 132506)
肺結核是一種常見呼吸道傳染疾病,患者痰檢結果呈陽性說明存在明顯傳染性,需要進行積極治療,由于病情具有傳染性,患者承受巨大壓力,病恥感、自卑等情緒較為強烈,影響患者整體狀態,加大患者心理負擔,尤其對于初治患者,其對疾病相關知識存在誤區,治療依從性不佳,影響整體治療效果[1-2]。因此針對初治痰陽肺結核患者,在積極治療過程中配合科學護理干預服務意義重大,但是常規護理重視疾病干預,且多數護理工作缺乏科學規范的指導,患者對健康知識知曉不佳,且依從性不理想,護理工作也存在規范性不佳問題,因此找尋更為高效的護理措施尤為關鍵[3-4]。本文分析了臨床護理路徑在初治痰陽肺結核護理中的臨床效果,報道如下:
從2019年9月-2021年8月本院接收的初治痰陽肺結核患者中取76例,利用信封1:1抽簽法分2組。對照組(n=38)男20例,女18例,年齡區間為26-62歲,平均(44.23±3.89)歲,病程2-31個月,平均(16.03±2.19)個月,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13例,高中15例,大專及以上10例;試驗組男21例,女17例,年齡區間為27-63歲,平均(44.65±3.74)歲,病程3-32個月,平均(16.65±2.32)個月,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12例,高中17例,大專及以上9例。兩組上述資料均不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可比性較高。
納入標準:符合肺結核痰陽診斷標準患者;臨床資料完整患者;神志清楚且語言交流能力正常患者;
排除標準:合并肺部腫瘤患者;合并肝腎嚴重功能障礙患者;有藥物過敏史患者;合并血液系統或自身免疫系統疾病患者。
對照組:常規護理;(1)護理人員指導患者遵醫囑合理用藥,說明痰陽肺結核病情狀況,告知患者日常注意事項,向患者發放健康手冊,向患者傳播健康知識;(2)心理干預,護理人員監測患者情緒狀態,對存在焦慮和抑郁等負性情緒患者進行疏導,強調良好情緒狀態的重要性,對于患者情緒持續不當情況,引導患者學會放松情緒,掌握情緒管理方法;(3)做好隔離干預,告知患者疾病具有一定傳播性,向家屬做好相關說明,強調日常注意事項,做好個人防護和隔離工作,并強調做好防護工作能夠有效預防傳染,叮囑家屬不要過度恐慌;
試驗組:臨床護理路徑,基礎護理同上,配合如下措施:(1)成立臨床護理路徑小組,護士長擔任組長,全部組員均具有肺結核護理經驗,組織全部組員參與培訓,培訓內容以臨床護理路徑為主,考核通過后入組工作;(2)制定臨床護理路徑表,組織召開小組會議,小組成員對既往工作進行回顧分析,并對患者資料匯總,分析患者臨床特征,明確患者實際情況,結合臨床護理路徑執行要點,制定臨床護理路徑表。護理人員按照路徑表開展工作,并將路徑表發放至患者手中,向患者進行簡單說明;(3)執行路徑表,具體如下:入院當天,收集患者基本資料,引導患者進行系統檢查,幫助患者創建電子檔案,并根據疾病檢查和治療情況,及時更新檔案資料。同時進行環境干預,保持濕度和溫度適宜,并定期通風換氣,叮囑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禁止隨地吐痰,并做好隔離消毒工作;入院第2d,重點與患者及家屬進行溝通,評估患者情緒狀態,進行心理疏導,叮囑患者在情緒波動時可進行深呼吸訓練,保持情緒穩定,同時睡前可以聆聽舒緩音樂,保持良好的睡眠質量;此外重視起初護理,說明服藥要求,并強化肺部感染預防護理,強調按時按量服藥的重要性,并監督患者服藥;在入院第3d到出院前1d做好飲食干預,患者需要均衡營養,增加維生素、蛋白質等攝入量,患者需要規律飲食,每天都要做好隔離護理,幫助患者調整舒適體位,做好背部叩擊,預防呼吸道阻塞,定期進行痰檢,評估患者病情恢復情況;出院當日,進行出院指導,說明出院后病情恢復注意事項,介紹肺功能和呼吸功能訓練方法,叮囑患者務必嚴格遵醫囑用藥,遇到不適情況及時就診。
(1)生活質量評估,使用生活質量量表(SF-36),滿分100分,分值越高,生活質量越高[5];(2)健康知識知曉率統計,使用調查問卷,卷面滿分100分,分值越高,知曉率越高,3個等級:完全知曉(91-100分)、部分知曉(61-90分)、不知曉(0-60分),知曉率=完全知曉率+部分知曉率[6];(3)服藥依從性統計,根據4個問題評估:忘記服藥;癥狀緩解后即停止服藥;自覺癥狀更壞時停止服藥;偶然不注意服藥。1項不滿足為完全依從,1-3項滿足為部分依從,4項均滿足為不依從,依從性=完全依從+部分依從[7];(4)護理滿意度,使用調查問卷,滿分100分,分值越高,滿意度越高。分3個等級,非常滿意(91-100分)、滿意(61-90分)、不滿意(0-60分),滿意度=非常滿意率+滿意率[8]。

兩組護理前生活質量評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的生活質量評分均提高,P<0.05,組間比較試驗組的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組間差異明顯,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
試驗組和對照組健康知識知曉率各為97.37%(37/38)、84.21%(32/38),則試驗組的健康知識知曉率明顯更高,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健康知識知曉率比較[n(%)]
試驗組服藥依從性(94.74%,36/38)高于對照組(78.95%,30/38),P<0.05,組間差異明顯,詳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服藥依從性比較[n(%)]
試驗組護理滿意度(97.37%,37/38)高于對照組(81.58%,31/38),P<0.05,組間差異明顯,詳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n(%)]
初治痰陽肺結核患者病情具有一定傳染性,給患者帶來巨大身心壓力,患者疾病相關健康知識匱乏,存在服藥依從性不佳,患者病情恢復較慢,不僅影響患者健康狀況,也會導致患者生活質量降低,影響患者整體狀況[9]。因此針對初治痰陽患者,采取科學規范的護理服務工作意義重大,但是具體護理模式選擇尚無統一意見與標準,需結合臨床實際情況做進一步探究。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同時試驗組依從性、健康知識知曉率、護理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說明臨床護理路徑利于初治痰陽肺結核患者病情恢復。原因分析如下:臨床護理路徑是一種高效規范的護理模式,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制定臨床護理路徑表,根據路徑表內容開展工作,路徑表以時間為橫軸,縱軸包括入院指導、用藥服務、健康教育等護理內容,以此形成規范的護理方案。在初治痰陽肺結核患者護理中,臨床護理路徑優勢明顯:(1)能夠提高患者依從性,護理人員將路徑表發放給患者,患者對護理工作內容提前知曉,且護理工作重視健康教育,患者對疾病知識知曉程度不斷提升,提高了患者的主觀能動性,促使患者積極配合醫護工作,嚴格遵醫囑用藥;(2)能夠提高患者滿意度,護理人員提前告知患者臨床路徑表內容,向患者進行講解,解答患者疑問,同時護理人員嚴格按照路徑表內容開展工作,避免由于主觀疏忽導致的護理不當情況,為患者提供更為高效和科學的護理服務,因此護理工作質量得以提升,患者滿意度更高;(3)能夠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在整個住院期間,患者接受了系統護理服務,且具備專業的住院指導,保證患者在恢復過程中獲得專業指導,涵蓋用藥、飲食、環境等健康知識,保證了護理工作的整體性,促進患者整體生活質量提升[10-11]。
綜上所述,對于初治痰陽肺結核患者,進行臨床護理路徑利于健康知識傳播,提升患者依從性和滿意度,促進患者生活質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