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霞
(夏津縣人民醫院 山東 德州 253200)
慢性腎小球腎炎在臨床腎內科中的發病率較高,且多發生于青中年男性群體,該病的發生是由于高血壓、糖尿病及急性腎炎等因素所造成的慢性慢性腎臟炎癥反應,因此會導致患者出現蛋白尿、血尿、高血壓及水腫等癥狀,同時還會伴有不同程度的尿頻、尿急及尿痛等癥狀[1],由于該病比較頑固,且易反復發作,因此會嚴重影響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若病情控制不佳隨著病情發展會嚴重損傷患者的腎功能,導致病情加重增加臨床治療難度;當前臨床針對該病主要采取藥物治療,但目前仍缺乏一種最佳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案[2]。為探尋最佳治療方案,本篇文章中對其患者治療期間添加他克莫司膠囊治療的臨床效果進行了詳細分析,詳情已在文中闡述。
現將我醫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期間收治的32例慢性腎小球腎炎患者作為本文中的研究對象,將其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有16例,觀察組男性10例、女性6例,患者年齡均值為(46.5±2.2)歲;對照組患者的男女人數為11例/5例,平均年齡值為(47.0±2.3)歲。組間患者臨床一般資料對比差值顯示(P>0.05)可比性存在。
納入標準:(1)此次研究對象均已通過臨床相關檢查確定符合慢性腎小球腎炎疾病標準;(2)納入的病例臨床資料均完整;(3)語言和智力功能均為正常;(4)所有患者和家屬均已對本文詳細內容進行了解,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1)患有嚴重語言障礙和智力功能障礙的患者。(2)存在嚴重傳染性疾病的患者。(3)伴有嚴重精神疾病無法配合治療的患者。(4)存在惡性腫瘤疾病的患者。(5)存在先天性腎臟疾病患者。(6)對本文使用藥物過敏患者;(7)存在嚴重心腦血管疾病和肝臟疾病的患者。(8)治療依從性較差的患者和家屬。
兩組患者治療期間均給予合理降壓、調理血糖、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和飲食管理等基礎治療。同時給予對照組患者口服來氟米特片30mg,每日用藥1次,服用3日后將劑量調整為每日20mg;醋酸潑尼松片每次口服0.5mg/kg,每日用藥1次,并根據患者的病情隨時調整服用劑量。觀察組患者在以上治療基礎上添加他克莫司膠囊,早晚餐前1小時服用本品0.1mg/kg,并根據患者的臨床指標變化隨時調整服用劑量,兩組治療周期均為3個月。
(1)將兩種患者治療過程中臨床癥狀改善時間和用藥不良反應發生率進行詳細記錄對比。(2)記錄對比治療前后兩組患者體內炎性因子水平和腎功能各指標改善情況。(2)通過發放調查問卷表評定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以及患者對最終治療滿意度,每項指標分值為10分,最終獲得分值越高表示指標越好。
患者通過治療后臨床癥狀徹底消退,體內炎性因子水平和腎功能指標均恢復正常,無任何并發癥和不良反應發生為顯效;通過治療后患者的以上指標均已得到顯著改善,僅出現輕微不良反應則表示治療有效;患者通過治療后臨床各項指標改善程度較差甚至加重則表示治療無效。最終獲得的顯效和有效相加總和為治療總有效率標準。
兩組記錄結果對比表明,觀察組16例患者治療期間高血壓、水腫改善、蛋白尿及血尿等臨床癥狀改善所用時間均較短,其結果分別為(5.3±0.5)天、(5.5±0.6)天、(5.8±0.9)天、(5.0±0.3)天,且數據結果與對照組16例患者以上臨床癥狀數據的(6.6±0.7)天、(6.8±0.9)天、(7.0±1.1)天、(6.1±0.6)天相比占據顯著優勢,兩者差值有統計學意義(t=6.0448、4.8074、3.3772、6.5591,P=0.0000、0.00000.0020、0.0000)。
最終檢測結果顯示,治療前觀察與對照兩組患者炎性因子指標對比差值顯示(P>0.05),而治療后兩組結果比較發現,觀察組患者體內炎性因子水平改善程度與對照組數據相比所在優勢顯著(P<0.05),見下表1。

表1 對比組間患者炎性因子指標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腎功能指標結果對比差值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腎功能指標與對照組相比顯著改善,組間數據差值存在統計學意義義(P<0.05),見下表2。

表2 對比組間患者腎功能指標
判定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最終獲得的治療顯效例數10例、有效例數5例、無效例數1例,總有效率達到總例數的93.8%,而對照組治療后顯效和有效例數的總和僅有10例,無效達到6例,總有效率僅為62.5%,兩組指標對比差值顯示有統計學意義(x2=4.5714,P=0.0325);同時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用藥產生的不良反應均較少,其結果分別僅為18.8%(3/16)例和12.5%(2/16)例,兩組數據差值無統計學意義(x2=0.2370,P=0.6263)。
觀察組和對照組16例患者治療前的生活質量評分結果分別為(5.3±0.5)分、(5.2±0.3)分,對比差值顯示無統計學意義(t=0.6859,P=0.4980);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得分明顯提高,且治療滿意度評分也較高,其結果分別為(9.2±0.8)分、(9.5±0.5)分,而對照組患者生活質量和治療滿意度結果分別僅為(8.5±0.7)分、(8.4±0.4)分,兩組指標對比差值有統計學意義(t=2.6340、6.8716,P=0.0132、0.0000)。
慢性腎小球腎炎在臨床上的發病率較高,該病具有發病率高、起病慢及治療周期長等特征,若病情遷延不愈及反復發作會嚴重損傷患者的腎臟功能,且隨著病情發展以及炎癥反應的加重,最終引發腎小球濾過功能衰退,最終會導致腎臟衰竭和尿毒癥的發生,因此會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3]。目前臨床針對該病主要通過藥物治療,氟米特聯合醋酸潑尼松片是臨床常用的治療方案,來氟米特屬于一種免疫抑制劑,患者用藥后能夠使體內炎性因子水平得到良好改善,對淋巴細胞增殖與活化起到抑制作用,并且能夠調節免疫系統[4];而潑尼松可抑制結締組織增生,降低炎性滲出以及毒性物質分泌,兩種藥物聯合應用能夠使患者臨床癥狀得到改善,降低尿蛋白水平;但在臨床治療中發現,以上兩種藥物應用后患者產生的不良反應較多,而且用藥后的穩定性相對較差,因此無法獲得最佳理想效果[5-6]。為更好的提高該病治療效果,本文中對其患者在常規治療基礎上添加了他克莫司膠囊。并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治療效果。他克莫司膠囊屬于一種鈣調神經磷酸酶抑制劑,具有強烈的免疫抑制和保護腎臟功能的作用[7],該藥可與胞漿蛋白結合,干擾鈣依賴性信號的傳導路徑,抑制T細胞的活化增殖,從而能夠達到發揮免疫抑制、降低炎性因子水平、降低蛋白尿、改善腎小球濾過率及保護腎功能的作用,同時配合臨床常規方案治療,能夠更好的提高臨床治療效率,使患者的臨床癥狀在短時間內得到改善,降低疾病的危害性[8]。本文研究結果也已顯示,與采用常規治療方案的對照組數據比較,通過添加他克莫司膠囊治療的觀察組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所用時間明顯縮短,患者體內炎性因子水平和腎功能指標均得到顯著改善,治療期間發生的不良反應也較少,最終獲得的治療作用效率較高,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和對護理滿意度評分均較高。
以上結果表明,在慢性腎小球腎炎患者治療中添加他克莫司膠囊,可使臨床治療效率得到顯著提升,盡早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控制病情發展,減輕疾病的危害性,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