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吉寶
(青海省玉樹州人民醫院 青海 玉樹 815000)
臨床數據顯示,高血壓病合并心房顫動已經成為發生率較高的疾病之一,這種疾病的病情進展迅速且病人結局普遍較差,患者的生活質量會因為疾病發生顯著的下降,對患者本身的身心健康以及患者家庭造成沉重的打擊。考慮到我國高血壓病合并心房顫動的患者具有較大的人群基數,構建出良好的臨床治療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臨床上對這種疾病的治療依舊處于合并治療水平,并沒有特效藥以及效果優異的治療方案。大部分患者會同時接受多種藥物聯合應用的治療方案,但是這種聯合必須考慮到安全性,建立一種兼顧治療效果和安全性的藥物治療方案,是臨床工作者研究的熱門問題。
目前,ARB類藥物以及CCB類藥物都被認為可應用到高血壓病合并心房顫動的臨床治療中去,但是每種藥物都具備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統一地應用到所有的患者中,因此,以兩種藥物為核心構建兩種不同的給藥方案是目前看似合理的一種選擇,但是這兩種不同的藥物方案是否具有理想的療效和可接受的安全性具備一定的爭議,同時這兩種方案之間的差異也值得探究。
因此,為了進一步討論ARB類藥物以及CCB類藥物各自作為核心構建的兩種不同的藥物治療方案在高血壓病合并房室顫動的臨床治療中的效果和安全性以及二者之間的差異,本研究納入了64例符合標準的病人,分別對其應用這兩種藥物治療方案,對比兩個組別患者的治療效果和預后情況,初步肯定了氨氯地平和坎地沙坦這兩種藥物所具備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且二者之間不存在顯著差異。具體內容記錄如下:
本研究選取2018年10月到2019年10月之間在我院進行住院治療的64例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我院確診為高血壓合并房室顫動。對患者進行綜合評估,確定患者對兩種藥物的耐受程度,從而進行組別分配。可接受ARB藥物治療的患者分配到常規治療組,可接受CCB藥物治療的患者分配到優化治療組。對比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確定二者之間的差異十分微小(P>0.05),可以進行比較。
兩組患者均使用胺碘酮來治療心律失常,常規治療組患者停止使用ACEI類藥物,開始使用ARB類藥物坎地沙坦進行治療,每天的劑量在4mg以上16mg以下。如果單一藥物不能達到理想的降壓效果,可以使用其他降壓藥物進行聯用,但是不能應用CCB類藥物。常規治療組患者停止使用ACEI類藥物,開始使用CCB類藥物氨氯地平進行治療,每天的劑量在4mg以上16mg以下。如果單一藥物不能達到理想的降壓效果,可以使用其他降壓藥物進行聯用,但是不能應用ARB類藥物。
對兩組患者接受藥物治療前后的心動圖各項參數指標進行檢測并比較結果;對患者進行為期12個月的隨訪,記錄隨訪過程中患者的恢復狀態以及健康狀況。統計出現房室顫動復發以及左心室肥厚并發癥的患者人數,對于其他的心血管不良事件以及在預后情況評估中表現為不良預后的患者人數進行統計,對比兩組患者各項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在為期12個月的隨訪中,對患者該期間的住院次數進行統計,同時統計量足患者的收縮壓和舒張壓檢測值。
SPSS 19.0軟件系統進行處理,計量資料t檢驗,計數資料X2檢驗。
對兩組患者接受藥物治療前后的心動圖各項參數指標進行檢測并比較結果,可以發現,在治療之后,氨氯地平和坎地沙坦均使患者的左室重量(LVM)、舒張末期左 室內徑(LVD)、室間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PWT)水平發生了下降,這種下降與初始值之間的差異十分顯著(P<0.05),提示氨氯地平和坎地沙坦均可以確切改善患者的疾病狀態。但是,兩種藥物在下降幅度上的差異十分微小,認為二者不具備統計學意義上的差異(P>0.05)。具體數據統計于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超聲心動圖各項參數指標比較
對患者進行為期12個月的隨訪,記錄隨訪過程中患者的恢復狀態以及健康狀況。統計出現房室顫動復發以及左心室肥厚并發癥的患者人數,對于其他的心血管不良事件以及在預后情況評估中表現為不良預后的患者人數進行統計,對比兩組患者各項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可以發現,優化治療組和常規治療組患者均出現了以上所描述的事件,但是人數相對來說較少,且兩組患者的各種不良事件的發生率上并不存在顯著的差異(P>0.05)。該結果提示氨氯地平和坎地沙坦在保證較為良好的治療效果的前提下,具有可接受范圍內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具體數據統計于表2.

表2 兩組治療后預后情況比較[ n(% )]
在為期12個月的隨訪中,對患者該期間的住院次數進行統計,同時統計量足患者的收縮壓和舒張壓檢測值。對比結果可以發現,兩組患者的年住院次數均較低,收縮壓和舒張壓水平也在正常范圍之內,氨氯地平和坎地沙坦治療后,兩組患者在這三項指標上的表現處于同一水平,并不存在顯著的差異(P>0.05)。這提示,氨氯地平和坎地沙坦均具有良好的降低血壓的效果,這種治療效果穩定且長久,患者的預后情況處于良好水平。具體數據統計于表3.

表3 兩組年住院次數、血壓指標比較
房室顫動是一種十分常見的心律失常疾病,臨床上常見房室顫動合并高血壓病人,這種疾病的發病率較高。房室顫動合并高血壓會引起多種嚴重的并發癥,容易發生栓塞等疾病,給患者的生命健康帶來威脅。在心腦腎病變鏈條中,房室顫動和高血壓疾病被認為是引起該病變鏈條的重要誘導因素,這種合并疾病會引起多種重要器官的損傷,一系列連鎖反應會導致疾病的產生以及各種程度不同的并發癥,房室顫動合并高血壓的患者基本喪失生活自理能力,不具備完整的社會功能,不能從事生產工作,對于其生活以及心理狀態產生十分沉重的打擊。隨著疾病的進展,患者會逐漸走向死亡。大部分患者都會采用住院治療的方式,但是這種合并類型的疾病不能采用手術的方式進行干預治療,通常采用藥物治療的方式,患者接受藥物治療后雖然可以得到一定的病情緩解,但是這種效果并不穩定和長久,大部分患者在出院后不久又會復發,因此房室顫動合并高血壓的病人具有較高的重復住院率,這對于患者本身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以及患者的家庭帶來十分沉重的負擔。
據現有的臨床數據進行統計,我國目前患有房室顫動的患者數量已經超過了500萬,而且這個數字還具有逐年上漲的趨勢,由此可見,房室顫動已經成為了嚴重影響我國居民身體健康以及社會穩定的疾病之一。
臨床上對于房室顫動合并高血壓疾病的治療通常以控制心房顫動為主,同時使用降血壓的藥物。通過基礎研究結果,研究人員發現ARB類藥物有潛力成為房室顫動的候選治療藥物。房室顫動最顯著的病理特征,就是心房的重構,ARB類藥物可以有效地逆轉這種病理特征,同時這種藥物還可以顯著地降低P波的離散度,從而抑制房室顫動的發生。但是,對該藥物的臨床應用進行進一步研究后發現,ARB類藥物并不能普遍地應用于所有發生房室顫動合并高血壓疾病的病人,醫護人員需要充分結合患者的病情進展程度以及身體健康狀況來選擇實際的用藥方案,對每位患者的治療方案進行個性化設計以及優化修改,從而達到較為理想的治療效果以及預后情況。
對于房室顫動合并高血壓疾病的患者,臨床上通常使用胺碘酮來治療心律失常,除此之外使用其他的藥物例如ACEI類藥物、ARB類藥物或者CCB類藥物進行輔助聯合治療。最新臨床研究表明ARB類藥物有可能成為改善房室顫動合并高血壓疾病治療效果的潛力藥物,但是考慮到這種藥物具有一定的應用局限性,所以本研究采用了兩種不同的方式對患者進行治療,并結合治療效果開展了一項平行對照實驗。適用ARB藥物的患者適用ARB類藥物坎地沙坦進行治療,不適用ARB類的藥物則使用CCB類的藥物氨氯地平進行治療。通過對比這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心動圖參數、預后情況以及血壓情況等,可以發現,這兩種治療方案均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的病情,給予患者較為良好的治療效果以及預后情況,兩種方案的治療結果之間不存在顯著的差異,基本可以認為,ARB類藥物與CCB類藥物對于房室顫動合并高血壓患者的臨床治療具有一致的良好療效和安全性。
理論上來講,制定個性化的診療方案可以有效地提升復雜的合并類疾病的治療效果,并且給予患者較為穩定的預后情況,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以及治療后發生不良反應以及并發癥的概率也相對較低,本研究結果提示,在現代化醫療水平不斷上升的背景下,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的治療是十分必要的,這對提升醫院總體乃至社會總體的醫療水平來說是十分關鍵的一步。
綜上所述,對于不同疾病特征以及健康狀況的房室顫動合并高血壓患者,ARB類藥物坎地沙坦以及CCB類藥物氨氯地平可以成為較為良好的藥物選擇,它們均可以使患者的疾病得到顯著的改善,對于治療效果的維持能力較強,患者普遍預后較好,同時,這兩種藥物的療效和安全性之間并不存在顯著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