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代英
節奏,指音樂中交替出現的有規律的強弱、長短現象。課堂教學的節奏,一般指課堂教學過程中的進度及規律的變化。實踐證明:凡是課堂教學效率較高的教師,必定善于控制教學節奏。
在語文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更應該提倡向課堂40分鐘要效率,有效控制好語文課堂教學節奏,為教學改革服務,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應該怎樣去控制課堂教學的節奏呢?筆者認為不妨如此嘗試一下:
一、根據內容,適當掌控
一般來說,教材的重點和難點,節奏宜緩,緩而不松,疏而不虛,讓學生有充分時間去動腦筋思考,理解消化;教材中淺易的內容,教師可以簡略地引導學生,節奏宜快,還可以“跳躍”,讓學生不覺得拖沓,不感到厭煩。有些長課文,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目的擇要精講,速度快些,做到長文短教;有些短課文,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自身能力,適當引導學生結合自身實際,對教材進行挖掘、想象、創造,速度放慢些,使學生學得深刻一些,做到短文深教……這樣的教學節奏,高低起伏,張弛得當,有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
筆者在教授《第一次真好》時,就既充分考慮了其教學重點,又切實考慮了學生的知識、心理、生活等實際情況。適當地拓展了課堂教學節奏,使學生真正學有所悟。
首先,我讓學生不用急著翻開書,而是把“第一次真好”這個標題寫在黑板上,啟發學生思考:看了標題,你能想到自己的哪些“第一次”,你覺得那些第一次好嗎?學生立刻熱烈地談論起來,爭相舉手發言,訴說自己的第一次及其“美好”的感覺。說啥的都有,感受也是多種多樣,諸如好奇、喜悅、興奮、留戀不已之類,都體現了學生們童年、少年時光里第一次的“好”。這樣,學生的學習情緒一下就被調動起來,課堂氣氛也瞬間熱烈開來。然后,我再引導學生朗讀課文,思考作者主要寫了哪兩方面“第一次”的經歷,并獲得了怎樣的感受。學生潛心閱讀,讀寫結合,深入到課文中去,經過細讀、深思之后,這個問題就變得很容易了。接下來,我向學生提問:你們未來最想擁有的“第一次經歷”是什么?學生們暢所欲言,有的說考上重高,有的說當上班長,有的說得到老師、父母的表揚,有的說長得再帥些,有的說變得漂亮,有的想發財……同學們誰都沒有笑,獨獨笑了那個“想發財”的學生。我告訴學生,發財有啥不好呢?只要通過正當手段發財,還可以多為國家交稅呢,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只有大家都發了財,我們祖國才會變得更富強,請讓我們為這位同學的“前瞻性夢想”鼓掌!最后,我又啟發學生:同學們,剛才我們討論的所有這些“第一次”,其共同點是什么?同學們略一思忖,異口同聲地說:“都是好事!”“那么,什么樣的‘第一次不能嘗試呢?你能舉例說明嗎?”很快,學生們就總結出了一些答案:偷竊、犯罪、吸毒等。因為這些小而言之是害人害己,大而言之是危害社會和國家。于是,我讓學生立刻提筆行文,任選一個角度,寫下自己學了本文的感想。學生們正值胸有“塊壘”,不吐不快之時,寫起來自然酣暢淋漓,效果也可想而知了。
按正常教學節奏,這篇短文用不了40分鐘即可完成。這樣一擴充,雖然花了兩節課,但筆者覺得實在是值!因為這樣既完成了學習任務,又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潛力。
二、觀察反應,區別控制
在語文課堂教學上,教者必須隨時注意觀察學生的課堂反應,并據此控制課堂教學節奏,使教與學都有的放矢。
一般來說,課堂教學節奏以緊張一些為好。畢竟比較緊張的節奏,有利于學生集中注意力,讓學生處于興趣盎然、情緒高漲、思維活躍的狀態,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那么,課堂教學效率是否就一直這樣緊張下去,而無須調節呢?非也!教者要善于觀察學生的注意力,根據學生在課堂上的反應而有區別地調節課堂節奏。如果不少學生因過分緊張而顯得疲憊,教者就要舒緩一下節奏,采取適當方法調節一下課堂氣氛。如果不少學生因熟悉正在講析的教學內容而表現出松懈情緒,教者就要加速節奏,讓學生振奮精神,集中注意力。如果不少學生因聽不懂教學內容而憂心忡忡,愁眉苦臉,教者就要放慢教學節奏,甚至回頭引導學生再次學習、思考那些難以理解的內容。
三、方法多變,靈活調控
凡是比較好的課堂教學,其教學節奏必定是波瀾起伏、新鮮活潑、張弛得當。這就要求恰切靈活地運用各種教法、學法,如朗讀思考(想象、感悟)法、讀讀寫寫法、討論法、質疑法、發現法、導學法、懸念法、情境再現法等。一般情況,一堂課可以運用多種不同的教法、學法,或兩三種方法交叉使用。有的方法,可使教學節奏緊張快速一些;有的則可使其松弛舒緩一些。
如教學《春酒》時,筆者便嘗試使用了其中的一些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一開始,我就為學生拋出了一個“懸念”:同學們,你們小時候過春節時可曾喝過八寶酒?同學們笑著說:“沒有。”“可是,我們的作者卻有這種口福哦,你們想知道是什么滋味嗎?”“想!”“那就一起走進《春酒》的世界,去領略領略吧!”懸念的設置,較好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后又使用了朗讀思考(想象、感悟)、質疑、發現、討論等方法,讓學生思考、體味本文的民風美、人情美;尋找、討論文中的比喻、細節等手法,感悟語言的生動傳神等。
課堂教學節奏優良與否,對語文學習效率是有很大影響的。不過,以上三個方面也不是孤立進行的,需要因地制宜,協同操作。當然,這也只是筆者多年從事初中語文教學以來所摸索出的點點淺陋之見。如果操作得當,相信亦會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