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娜
在新的課程標準下如何在教學中發展學生的主體性?創造各種適宜的、開放的情境,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潛力和實踐潛力,明確方向,促進教學。
在教學工作中,我努力根據學生的實際狀況,采取有效的措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引導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在教學過程中,還存在以下不足之處:對教材的鉆研深度還不是很透徹,對教學工作還缺乏經驗,對學生的年齡特點、知識掌握規律還不是很明了,對學生的要求還不是很到位,學生的學習成績還不夠理想。因此,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我將努力逐步樹立素質教育的觀念,透過課堂教學主渠道去實施,以期為學生今后的發展服務。要做到:
一、用心落實素質教育
要堅持正確的教育思想,樹立與素質教育相適應的教學觀念,改變“以知識為本”的傳統認識,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新觀念,緊緊圍繞學生的探索與創新活動展開,呈現出“樂、實、活、新”的教學情境。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解放學生的眼睛、嘴巴和雙手,創造讓學生操作、實驗的機會。
二、以課堂教學為核心
要認真鉆研教材、教參,對學期教學資料做到心中有數。學期中,著重進行單元備課,掌握每一部分知識在單元中、在整冊書中的地位、作用。思考學生怎樣學,學生將會產生什么疑難,該怎樣解決。在備課本中體現教師的引導,學生的主動學習過程。充分理解課后習題的作用,設計好練習。創設各種情境,激發學生思考。提高學生的興趣,用心參與,對學生的回答采取“揚棄”的態度,從而打破了上課發言死氣沉沉的局面,使學生敢于回答問題,樂于思考。使學生經歷了教材由“薄”變“厚”,再變“薄”的過程,這樣既構成了知識網,又學到了方法,使學生產生學習遷移,給學生的創新、實踐帶來可能。對后進生,在教學中注意降低難度、放緩坡度,允許他們采用自我的方法慢速度學習。注重他們的學習過程。在教學中逐步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自信心。一節成功的課堂教學,不僅要教學生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創造一種和諧愉快的氛圍,讓學生能夠從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獲得成功的喜悅,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課堂上,師生的雙邊活動輕松和諧,師生們展示的是真實的自我。課堂上針對老師提出的問題,同學們時而竊竊私語,時而小聲討論,時而高聲辯論。同學們爭相發言,有的居高臨下,提綱挈領;有的引經據典,細致縝密。針對同學們獨具個性的發言,老師不時點頭贊許,對表達能力較差的學生,老師則以信任鼓勵的目光和話語激活學生的思維。學生自然敢于講真話、講實話,個性得到充分的張揚。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教學工作苦樂相伴。我將本著“勤學、善思、實干”的準則,一如既往,再接再厲,把教學工作搞得更好。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課堂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沒有學生的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就不能取得任何效果。人們常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教師就像一個指揮官,只有充分了解了各方面的情況,對事情的發展有較為準確的預見,才能有針對性地制定有效的方案,力求不斷地有所創新。總之,課堂教學技巧除了自己在平時的教學實踐過程中自己總結之外,同事之間互相交流互相學習也非常重要,此外,還要注意加強學習,如果這幾個方面都做得很好,相信我們的教學藝術會越來越高。
改變教育觀念,明確教育是為學生今后的發展服務的。思考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實踐潛力的方法和途徑。“走出去,請進來”。到其他學校聽課,上公開課,大家交流、討論。在教育教學的路上我們都需要勇氣,一次次去面對各種挑戰!美國著名科學家加波普爾說:“科學與知識的增長永遠始于問題。”而“問”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以學生為主體的“主體藝術”。為此,老師必須認真學習理論,深入鉆研教材,只有教師熟練地掌握課堂提問的技能和技巧,在課堂上提問做到巧妙。才能做到“投出一粒石,激起千重浪”,從而真正達到提高課堂提問有效性,讓提問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更好地發揮效用,為我們的教學生色,使我們的課堂更活躍,教學更富有魅力。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