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穎


4195c6f02472a6c709c6dd973cdb3b71ce08c1380ba092120b7b1f8c91d7fec4
《誤殺2》由陳思誠監制,有前一部的良好口碑為基礎,肖央、任達華的影帝級表演,以及高潮迭起的懸念設計,讓影片一上映就好評不斷,3天票房就突破3億元。《誤殺2》通過將腐敗現象、特權當道、醫療資源不均和偉大的親情結合起來,構成了或明或暗的脈絡,在犯罪懸疑與情感糾結中實現了人物形象以及影片主題的雙升華。
“劫”可以說是本片的核心詞。影片從劫案出發,以肖央所飾林日朗為給兒子小蟲搶回要移植的心臟,不惜持槍闖進醫院挾持人質為開端。隨著時間推移,才發現這個劫案的背后隱藏著更多的黑色交易。林日朗的劫案之所以發生,恰恰正是因為幕后黑手利用公權力“搶劫”了本來安排給小蟲做手術的心臟。
“爭劫”又稱“打劫”,是圍棋術語,指的是雙方互圍,可以反復爭奪關鍵棋子的過程。影片中用于移植的心臟,恰恰就是林日朗與幕后黑手爭奪的“劫材”,影片中的林日朗作為編劇,已經考慮到背后的復雜關系,用了類似“連環劫”的幾手棋,試圖扳回心臟被搶走的被動局面。
第一手是通過劫人,意圖通過警方來施壓,在一個小時之內將心臟拿回來給小蟲進行手術,否則他將殺死人質。最終他發現,幕后的勢力絕非警方所能撼動,除了任達華所飾張正義會去調查心臟的去向外,包括局長在內的其他警察都漠不關心。
第二手是通過輿論推動,利用當地媒體的直播,將所遭遇的事揭露出來,獲得民眾廣泛的同情,希望通過輿論壓力來逼迫幕后黑手將心臟歸還。然而對手卻棋高一著,李治廷飾演的薩丁出場,不僅調查出衛生局局長“畏罪自殺”,而且拿回心臟安排專業醫療團隊給小蟲做手術,系列舉措很快就平復了民怨。當以為一切圓滿結束的林日朗走出來時,狙擊手的槍聲、小蟲被冷冰冰地放在手術臺上、空空如也的人體器官移植箱讓影片直接反轉,黑暗與無助直接淹沒了所有觀影者。
第三手實際上是林日朗的最后一招,他選擇的是以命相搏,將自己的心臟給兒子,用自己的命換兒子的命。從與幕后的市長博弈的角度來看,可以說林日朗已經是棄子投降,但一個偉大的父親和丈夫的飽滿形象就此建立起來,他最后的信更推動影片達到情感的高潮。他所手書的“有時候死亡也是一種勝利”,實際上更像是一句對命運不公的吶喊,雖無助卻散發出人性之光。
影片的英文名是 Fireflies in the Sun,直譯為“太陽下的螢火蟲”,這和林日朗與小蟲的對話,“為什么燈下的螢火蟲不亮?因為它只有在黑暗的地方才能發光”相互映襯。林日朗可以說為兒子化為螢火蟲,在黑暗中發出了一生最燦爛的光,這種悲情直抵人心,令人淚目。
從法理角度而言,影片中所講述的人體器官買賣利益鏈可能會涉及組織販賣人體器官罪、組織出賣人體器官罪等多種罪名。但市長通過權力影響優先移植他人捐贈的心臟并不屬于相關罪名,因為其本身并沒有販賣、組織出賣的行為,但基于他“劫持”心臟先行移植并可能導致他人傷害或死亡的結果,以及其職務違法犯罪的行為,肯定都要納入刑事追責的范圍。
影片中最殘酷和現實的一句臺詞是:“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不是普通孩子”,這與第一部影片中的“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是禽獸”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披露出權貴階層的肆意妄為。但不同之處在于,第一部的孩子是兇犯,第二部的孩子卻是在權力的干涉下獲得了本不能獲得的優先權。
這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實際上就是不同階層對優質資源的“劫”與“爭劫”,在不公的社會制度之下,難免也會呈現出代際傳承,這顯然與我們主張的實體正義及程序正義相違背。
編輯:薛華? icexue03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