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琛(杭州市上城區人民政府凱旋街道辦事處公共服務中心)
城市化的快速推進,使得城市交通網四通八達,私家車的保有量在近幾年急速攀升,老舊小區停車位配比嚴重不足,多數小區無地下車庫,實行停車包月——先到先停的做法,小區整體停車由社區自主把關,社區財務負責停車費登記匯總及發票領用,社區物業人員、保安人員實行一線收費管理。在電子化道閘信息系統未十分普及的情況下,精準把握停車收費存在很多弊端,甚至出現了部分社區利用停車收費私存小金庫的現象,對社區廉政治理帶來了重大隱患。希望通過對社區停車收費現狀的多角度剖析,對當下的城市社區停車收費運營管理提供實質性建議,達到進一步規范城市社區內控管理和經濟效益雙贏的目的,也為打造城市清廉社區提供有效的經濟管理參考模式。
城市社區停車收費主要存在兩種經濟管理模式,一是有專業物業管理,停車收入歸屬專業化物業公司,與社區賬務相分離;二是無專業物業管理的社區,由社區自主核算,一般采取社區與物業合并管理的方式,社區指定專人負責收費登記、上繳、停車發票領用,社區物業人員如保安、內勤從事一線停車收費,部分社區在包月車輛上已經實現電子化操作,但臨時停車主要實行人工管理。
老舊小區雖然已實現并安裝停車道閘系統,但系統本身發揮的作用不大,信息系統與實際停車收費情況不核對,人工介入頻繁,智能化管理欠缺。
為進一步提升街道轄區市政形象和風貌,街道相關部門多次對社區停車收費進行專項整治。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供需不平衡、環節不嚴謹,導致部分社區在操作上仍存在管理效果差、管理制度松散等諸多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通過實地走訪發現:社區對停車收費收入的整體監管和重視不夠,負責停車收費登記的人員隨意性大,相關包月收費的登記臺賬手寫字跡潦草,涂涂改改,無完整翔實的電子化備份,抽查發現以前年度的臺賬缺失、丟失等現象嚴重。
根據相關停車收費管理部門的相關規定,無論對停車收費實行何種形式的價格管理,經營者都需認真執行明碼標價制度。在停車位醒目位置設置明碼標價牌,公開發布服務內容、收費標準及依據、計價形式、免費停車時間、投訴電話等內容,并接受社會監督。然而部分社區缺乏收費標準公示和投訴電話等內容,導致信息不對稱。
通過數據比對發現:社區負責停車收費發票領用的財務人員,對發票的申領、繳銷存在不嚴謹的情況,沒有根據實際情況申領,沒有按照使用時間去繳納,往往以工作便利等借口,大量申領,滯留使用,延后繳銷。
從社區服務中心財務處比對領用票根情況發現:由于社區申領量較大,相關科室的財務對申領發票與實際入賬的金額核對也不是很及時,即使比對數據也不完全吻合,查實后發現存在物業保安、物業財務甚至是社區財務結報員滯留現金未上繳的情況。
通過核查臺賬發現:社區對停車收費的臺賬管理不到位,各社區對停車收費的登記五花八門,無固定格式表格,部分社區手工隨意填寫,電子化備份數據覆蓋往期數據嚴重,導致臨時停車收費核對資料不全,臨時停車無法核對,對收費收入的準確性和真實性存在質疑。
1.臺賬數據真實性欠缺
臺賬登記冊是記錄停車包月收費的基礎數據,是對比財務入賬金額的重要依據,而在實際內審中發現:社區停車包月登記臺賬無規范統一的格式及要素,很少有注明車主詳細具體信息的情況,社區對實際保有停車位不清,導致夜間停車占用大量空地,甚至是消防通道。
2.收費登記職責未分離
社區財務結報員不僅負責收費臺賬登記,而且負責匯總現金收入;物業內勤、保安不僅負責停車發票的開具,而且負責臨時停車費用的收取。以上兩種工作模式,存在嚴重的監管漏洞,內審發現:部分社區在現金繳款居民不需要停車發票的情況下,不開具也不撕毀相應金額的定額發票,導致社區內部二次利用已繳銷發票,數目巨大,這種情況為社區自存小金庫、隱匿現金收入提供了便利;保安人員在臨時停車收費上也存在只收現金不給發票的情況,甚至每月只固定使用定額發票數量,隱匿其余收入,完全不按照實際停車費用收入上繳。
3.現金收入保管不合理
社區停車收費多以現金、支付寶、微信轉賬等形式繳納,在收取過程中由社區收費人員把握,多數是管理停車片區的物業內勤人員、保安人員、社區財務結報員,工作中存在收到現金未及時上繳、留存私人賬戶、留存社區保險柜、公款私用的情況。
盡管社區對停車收費定額發票的領用量較大,但為了確保資金安全,必須做到月清月結。主管科室的財務作為社區財務的管理人員,必須對每月各社區領用登記的發票與實際繳銷的發票進行票根及數量的整體核對,避免社區滯留現金收入。
與此同時,必須將當月銀行入賬收入信息與實際繳銷的發票數量進行核對,再次確保收入全額上繳。
審查發現在停車收費量較為集中的年底年初,跨年度之前收取的停車收入往往會影響到下一年的收入,必須將每年度停車收費登記的臺賬與當年的停車收入進行比對,避免歷年結余充斥本年收入、本年收入隱匿延后入賬。
現就實際內審過程中的典型案例作如表1分析:

表1 某社區2020年1-12月停車收費明細 單位:元
一月至四月期間,臺賬登記收入是57000元,停車包月收入銀行入賬65000元,多繳存的8000元為上年年底收入的滯留繳納;
五月至七月期間,臺賬登記收入是70000元,停車包月收入銀行入賬40000元,少繳存的30000元,存在本年度收入的延遲繳納現象;
八月至十月期間,臺賬登記收入是0元,停車包月收入銀行入賬45000元,多繳存的45000元,來源不僅有本年收入更有上年收入,滯留繳納情況明顯;
十一月至十二月是年度停車收費包月集中繳納月份,臺賬登記收入是122000元,停車包月收入銀行入賬45000元,少繳存的77000元,存在本年度收入的延遲繳納現象;
從整年收入看,臺賬登記本年收入是249000元,而銀行存款包月入賬僅195000元,差額54000元。
從以上的財務收入分離數據分析可以看出該社區存在歷年結余充斥本年收入、本年收入隱匿延后入賬的情況,在突擊檢查社區保險柜的時候發現了滯留的5萬元現金收入,而其余的現金存于社區財務人員私人賬戶,這種真實的案例再次警示:停車收入微腐敗不可小視。
隨著城市未來社區場景化應用的不斷升級,停車服務在老舊小區未來社區建設過程中應當作為首要改善項目進行創新。在凱旋街道轄區范圍內的未來社區建設中率先啟用文化廣場改建深挖與地下停車庫建設結合的方式,為城市老舊社區增加了地下停車泊位。也可以嘗試對公共綠化空間等場所再創造引入立體停車庫等項目,真正意義上緩解居民停車難。通過科技信息化管理識別手段減少人工操作干預,加大數智生活場景提升居民幸福感。結合電子化道閘系統的智能設置強化監管社區停車收入來源,系統設置過程中必須做到權限合理分配,相互制約,相互監督,減少人工修改的功能,關閉一線操作人員修改金額、停車車牌、停車時間等要素的權限;建議電子化采集的數據由第三方軟件公司實時監控,每周反饋相關科室,財務處比對銀行入賬情況,從源頭監控收入隱匿的現象。
停車位作為收費的資源應當采取與固定資產管理的模式進行備案登記。街道應當對社區層面包括小區內部、外圍、地下、立體停車等區域的停車位作統一的測繪及編號梳理,集成式的檔案歸類各社區的停車位資源。對于包年包月停車位的收費標準、臨時停車要求、臨時停車收費標準等相關價格體系進行統一指定公示,將社區停車資源的底數做數據整合和全面管理。結合未來社區大融合的趨勢,嘗試打通多個臨近小區停車資源等模式為居民的停車提供便利,同時對打通社區與社區之間管理上的壁壘,盤活停車位資源提供有效途徑。
各社區必須對停車位的底數進行全面清查上報,街道相關科室做好備案核對,全面掌握社區可用收入車位的情況,有利于核對全年停車包月收入。各社區必須對停車收入登記臺賬實行手工、電子雙向備份,由社會事務科牽頭統一格式,規范管理,定期檢查,備案存檔,有利于停車收費信息的準確核查和年度收入的往期對比。
加強不相容崗位相關人員職責相分離的工作原則,確保關鍵性工作人員的設置相互獨立:社區負責停車定額發票申領繳銷的工作人員應當與現金收款人員相分離;社區負責停車包月登記的工作人員應當與現金收款人員相分離;臨時停車收據金額采取電子化數據,臨時停車電子化數據應當避免人工錄入;社區領導班子應當重視停車收入的監督與管理,確保停車收入資金安全性、真實性。
社區停車要制度化,規范化,停車收費管理工作應當納入清廉社區考核,強化社區書記第一責任人職責意識。街道相關科室的財務人員應當重視停車發票繳銷的時效性和準確性,把社區停車收入、銀行入賬情況與實時申領的發票數量進行比對,也可以通過相關系統軟件做大數據排查整合模塊,盡早發現異常情況,避免資金的滯留和挪用。街道內審部門應當發揮好事前、事中、事后的監督作用,并結合社區行風監督檢查、專項費用審查,以及聯合社區樓道小組長、社區黨員等群眾性隊伍對所在社區停車費工作的日常開展情況進行監管和監督,從源頭上杜絕微腐敗苗頭出現,把真正屬于社區人民利益的資源優勢充分發揮、有效利用,全力推進社區基層治理的完善和進步。
伴隨經濟和社會的跨越式發展,私家車的擁有量與日俱增,與城市停車的矛盾已經迫在眉睫,停車收費的問題關系到家家戶戶,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以及居民投訴的焦點。同時,城市社區停車收費收入是社區作為基層民非企業正常運轉的重要經濟來源,停車收入的長效化管理有利于健全社區基層治理體系,停車收費的穩定運營有利于有效轉化其經濟效益,而社區停車運營中確實存在諸多不足,更是基層管理部門應當思考的重中之重。為此,本研究對社區停車收費的問題進入深層次的調研,掌握了城市社區停車服務收費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針對此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對策建議,以期形成合理系統的收費管理方案,為居民及社會帶來雙重有力保障,為城市社區停車管理及停車收費監管工作提供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