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樂樂
好的數學習慣能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數學觀,進行有效學習。但對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而言,由于父母平時工作忙,對他們學習習慣的培養主要集中在課堂上。本文就如何培養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
學習,就是學已經發現的知識,能夠運用這些知識去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樹立健康積極的學習觀,是培養良好數學習慣的基礎。首先,教師需要讓學生知道學什么,為了什么而學;其次,教師要做一個顧問型教師,多給學生自主選擇的機會,讓他們明白不同的選擇會得到不同的結果。外來務工人員大都工作繁忙,因此,他們的子女需要學會自律,學會樹立正確的學習觀。
二、培養學生課前預習的習慣
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需要教師的引導,也需要家庭的協助。有些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由于經常轉學,知識儲備不如本地學生,而課前預習的習慣能彌補他們自身的不足。在教學前,我會給這些學生制訂預習清單,讓他們在沒有家長協助的情況下也能明確預習任務。
三、培養學生認真聽講的習慣
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大都是自己獨立完成作業,如果上課不認真聽講,學習上很大概率會掉隊。培養上課認真聽講的習慣,是幫助學生學好知識的保證。
1.注重實踐活動,以動促思,激勵學生認真聽講
數學知識的教學比較抽象,如果學生聽不懂,那他們就不愿意學。教學時,教師可以創設條件,讓學生感受知識形成的過程。
例如,教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推導時,我先讓學生計算長6厘米、寬3厘米的長方形面積,接著又讓學生計算底6厘米、高3厘米的平行四邊形面積,指導學生借助材料探索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方法。
有的學生通過數方格得出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的面積是一樣的,從而得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可以用6×3計算;有的學生用剪拼的方法,把平行四邊形剪拼成長方形,得出了同樣的結論。接著我引導學生進行思考:6×3中的3跟原來的平行四邊形有什么關系?學生發現它其實就是平行四邊形的高,并得出: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就是計算長和底相等、寬和高相等的長方形的面積,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2.用“成功”激發學生思考,促使其上課認真聽講
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可以增強其對學習的興趣,使其認真聽講,努力學習。例如,向學生提問:如果長方形的長增加的厘米數和寬減少的厘米數相同,所得的長方形和原來長方形的面積相等嗎?我引導學生舉例說明,他們很快便得到了正確答案。學生在思考探索中主動學到了知識,也獲得了成功的快感。
四、培養學生認真讀題的習慣
在批改作業時,我發現一些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在獨立完成作業時,有許多錯誤都是因為讀題不仔細而造成的。因此,課上評講作業時我經常請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讀題,要求他們不能讀錯和讀漏一個字,并說說從題目中知道了什么,理解題意。我還常常將一些容易混淆的題目放在一起評講,讓學生深刻感受“差之毫厘,謬以千里”,明白讀題要認真、嚴謹。
五、培養學生認真書寫的習慣
有些學生學習態度不認真,作業潦草、馬虎,答題過程不完整。而數學是一門嚴謹的學科,因此,培養這些學生養成認真書寫的習慣十分重要。我對他們提出了一些要求,例如:數字的書寫要規范;運算符號要寫清楚;豎式計算時,數位一定要對齊;等等。在完成作業時要學會獨立,遇到不會的題目要盡力思考,如需請教別人,也要在聽懂別人的指導后獨立完成作業;作業完成后,要認真檢查;等等。
總之,培養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擁有一個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是每一位教師的責任和義務,需要大家共同為之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