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剛


白山市渾江區十分重視區域內各學校的信息化建設,在上級部門的指導下,積極推進學校信息化教學環境建設,發展“互聯網+教育”,加強“三個課堂”的建設與應用,促進了區域教育均衡發展。
加大資金投入 創設基礎環境
為保證“三個課堂”的資金投入,保證專遞課堂的輸出端和輸入端學校全覆蓋,按計劃投入建設,讓“三個課堂”按時駛入快車道,白山市渾江區政府召開部門聯動會議,前期撥付資金100萬元用于“三個課堂”的項目建設,建立區域級云平臺用于“三個課堂”教研教學活動的管理,同時為四個試點校安裝配套設備和校級平臺。之后,渾江區追加項目資金88萬元,助力區域內11所學校的“三個課堂”項目建設任務,最終完成全部30所學校的建設。
渾江區制訂了《渾江區推進中小學“三個課堂”應用實施方案》,各試點校、學科基地校和名師工作室也分別制訂了各自的實施規劃,還成立了以渾江區教育局局長為組長,教師進修學校和試點校校長為組員的工作領導小組。
渾江區前期在兩個大學區建設了四所試點校,分別為小學輸出端的渾江區第二實驗小學,聽課端的渾江區八方希望小學;中學輸出端的白山市第十六中學,聽課端的白山市第十八中學。創建了兩個學科基地:中學道德與法治學科基地和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基地。打造了兩個名師工作室:小學數學名師工作室和音樂名師工作室。建設了渾江區“三個課堂”教育資源區域平臺。在形成初步經驗和成果后逐步推進,拓展到其他五大學區的所有學校和全學科基地校,以及全學科名師工作室。
巧借樹勛特色 搭建聯盟模式
為打破地域限制,促進渾江區教師教研能力和信息素養的提升,帶動薄弱校的快速發展,為“三個課堂”應用后續工作的推進打下良好基礎,渾江區聯合長春市南關區樹勛小學開展了教學觀摩學習活動。渾江區教育主管部門要求各學校負責“三個課堂”的人員觀摩學習樹勛小學的線上集備和專遞課堂授課活動。本次專遞課堂授課活動按照“一拖三”模式進行,實現了教學與教研的四校聯動。樹勛小學還帶領三所協同校在完成線上集體備課后,依托錄播設備多次進行教學準備及課程研磨工作。
為使渾江區教師在“三個課堂”項目實施中更好地運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渾江區組織開展了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全員培訓,培訓分為線上培訓和線下培訓兩部分,其中,線上培訓1426名教師,線下培訓104名教師。通過這次培訓,參培教師不僅學到了電子白板的交互應用、課堂工具的使用、課件的制作、微視頻的剪輯以及授課思路等方面的知識,更深入了解了專遞課堂的授課模式及通過網絡進行教研的新模式。
引進優質資源 提質鄉村教育
渾江區教師進修學校還與清華大學簽訂了“清華大學鄉村振興遠程教學站”的合作協議,協議生效后,渾江區師生可利用清華“雨課堂”免費接收清華大學提供的各種高端課程資源。另外,有近50名教師參加了清華偉新英語、美術、音樂教師培訓。優質教育資源的引進,為鄉村中小學教師專業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充足動力。
與此同時,由清華大學的專家、學者帶來的科普課程也豐富了偏遠鄉村學校的社團活動,渾江區的科學教師也不失時機地把科普講座和學科課程有機融合,有效帶動了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截至目前,渾江區師生已經聆聽了30節科普講座,講座涵蓋了三至九年級的內容,聽課師生超過3.6萬人次。
另外,渾江區還組織鄉村學校的14位校長參加了清華偉新教育扶貧學校信息化建設專題研修班,校長們在研修班中邊學習邊探討,學以致用,形成新的信息化建設構想。通過參加各類專項培訓,渾江區各中小學校長的管理水平及薄弱學科、美育學科教師的教學能力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渾江區將構建在“三個課堂”的道路上繼續深入探索和積極實踐,為促進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