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娜,徐惠芳,盛文紅,涂超麗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作為早產兒常見疾病之一,其多因肺表面活性物質(pulmonary surfactant,PS)缺乏導致,容易導致患兒進行性呼吸困難、肺泡萎縮等,嚴重可能會出現呼吸衰竭[1-2]。據報告,NRDS是早產兒病死首要原因之一,且患兒胎齡越小、體重越輕,NRDS發生風險越高[3]。目前,臨床多采用PS治療NRDS,以促進肺泡發育,改善患兒呼吸功能,其中固爾蘇作為常用PS,其可分布在肺泡表面,減輕肺表面張力,且可維持肺泡穩定性,利于改善通氣功能,促進氧合[4-5]。但固爾蘇不同給藥方式應用效果存在差異,研究指出,常規氣管內給藥可能會引發患兒咳嗽反應,導致藥物噴出,且可能會影響患兒通氣[6]。密閉式氣管內給藥器是一種新型給藥裝置,其整體呈“Y”型,連接氣管給藥的同時無需斷開呼吸機,利于穩定患兒血氣指標[7]。鑒于此,本研究旨在觀察密閉式氣管內給藥器在NRDS患兒氣管內給藥中的應用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經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選取本院2018年4月—2021年5月收治的89例NRDS患兒,隨機分為對照組45例、研究組44例。對照組男24例,女21例;胎齡27~36(31.42±0.68)周;出生體重936~2 874(1 916.44±243.25)g;分娩方式:陰道分娩7例,剖宮產38例。研究組男24例,女20例;胎齡27~35(31.26±0.67)周;出生體重943~2 876(1 918.57±244.24)g;分娩方式:陰道分娩8例,剖宮產36例。兩組上述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選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NRDS符合相關診斷標準[8];②胎齡<37周;③患兒家屬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合并先天性心臟疾病;②伴有肺出血;③合并先天性畸形;④合并羊水、胎糞吸入綜合征;⑤合并肺炎或其他肺部疾病;⑥其他原因導致的呼吸窘迫;⑦治療期間病死。
1.3 方法 兩組均于患兒出生12 h內予以固爾蘇(Chiesi Farmaceutici S.p.A.,國藥準字HJ20181201,規格為1.5 mL:0.12 g)治療,首次給藥劑量為100~200 mg/kg,若患兒病情嚴重可在給藥6~12 h后再給藥100 mg/kg,或間隔12 h追加100 mg/kg,注意藥物最大劑量300~400 mg/kg為宜。對照組經常規氣管內給藥,先將患兒擺放至合適體位,清理其口鼻分泌物,并將固爾蘇預熱至37 ℃,用無菌注射器吸取預熱的固爾蘇備用;再將患兒體位調整為仰臥位,常規氣管插管后,將胃管置于導管內,置入深度超氣管導管約1 cm,然后將無菌注射器內藥物經胃管內注入,注入結束用球囊正壓通氣3~5 min,再連接呼吸機繼續通氣。研究組經密閉式氣管內給藥器給藥,常規氣管插管后,連接呼吸機通氣3~5 min,通氣同時將密閉式氣管底部接口連接在氣管插管接口,然后將給藥器頂端接口PVC軟塞取出,經給藥口注入固爾蘇,給藥期間呼吸機持續通氣。兩組給藥期間均做好護理工作,密切觀察患兒生命體征,并嚴格按照無菌操作給藥,避免感染,同時通氣后觀察通氣情況,確保呼吸道通暢,避免管路脫開、彎折等。
1.4 觀察指標 ①心率(heart rate,HR)與血氧飽和度(oxygen saturation,SaO2):記錄兩組插管前、給藥后5 min HR、SaO2。②康復指標:記錄兩組通氣時間、用氧時間及總住院時間。③并發癥:記錄兩組用藥后藥物反流、面色發紺等并發癥發生情況。


表1 兩組患兒插管前和給藥后5 min HR與SaO2比較

表2 兩組患兒康復指標比較

表3 兩組患兒并發癥情況比較 單位:例(%)
PS作為肺發育重要物質,其缺乏會導致肺表面張力增加,肺泡萎縮,引發缺氧、酸中毒等,且會增加肺毛細血管通透性,影響肺泡通氣功能,從而引發NRDS[9]。報告指出,我國NRDS發病率為1%,而早產兒發病率高達5%~10%[10]。固爾蘇作為NRDS常用治療藥物,其主要成分為磷脂與特異性蛋白質,可減輕肺表面張力,擴張肺泡,從而可改善肺部通氣功能,但不同給藥方式療效不一[11]。
常規氣道內給藥是將呼吸回路斷開,直接經氣管內給藥或經氣管內置入胃管給藥,此方式雖可有效將藥物置入,但斷開呼吸回路可能會影響患兒血氣指標,且會影響呼吸回路密封性,增加氣道污染風險[12]。密閉式氣管內給藥器作為新型給藥裝置,其可直接連接氣管給藥,無需斷開呼吸回路,且氣管呈“Y”型,既具有給藥功能,可利于吸痰,具有較好應用效果[13]。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給藥后5 min HR與SaO2高于對照組,說明NRDS患兒經密閉式氣管內給藥器氣管內給藥利于改善 HR與SaO2。分析原因在于常規氣道內給藥,給藥期間受多因素影響,患兒可能會出現缺氧情況,導致HR、SaO2降低,經呼吸機輔助通氣一段時間后方可維持正常;而經密閉式氣管內給藥器給藥,先連接呼吸機通氣,更利于穩定患兒心肺功能,且給藥時無需斷開呼吸機,從而更利于提高HR與SaO2[14]。在康復指標方面,研究組通氣時間、用氧時間、總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說明經密閉式氣管內給藥器氣管內給藥利于促進NRDS患兒康復。分析原因在于,常規氣道內給藥時,部分自主呼吸較強的患兒可能會出現咳嗽反射,導致藥物噴出,從而影響整體療效,而經密閉式氣管內給藥器給藥時,呼吸機吹出的氣流可將藥物直接吹入患兒肺內,更利于藥物彌散,從而更好地改善肺通氣功能,促進患兒康復[15]。此外,本研究還發現,研究組藥物反流、面色發紺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說明經密閉式氣管內給藥器氣管內給藥利于減少NRDS患兒相關并發癥發生。究其原因在于,經密閉式氣管內給藥器氣管內給藥期間不斷開呼吸回路,可穩定患兒心肺功能,避免HR與SaO2降低,減少面色發紺現象,且利用呼吸機氣流,利于藥物進入肺部,從而可減少藥物反流發生。
綜上所述,NRDS患兒經密閉式氣管內給藥器氣管內給藥利于改善HR與SaO2,促進患兒康復,減少相關并發癥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