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歆








摘 要:食品行業是一個多門類的綜合性工業行業,是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民經濟的組成部分。本文選取了43家A股食品制造業上市公司2019年的財務數據,采用因子分析法實證研究各個公司績效評價,挑選出在不同領域表現杰出的企業,并針對現階段食品制造業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建議。
關鍵詞:因子分析法;食品制造業;績效評價
一、引言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文明的進步,人均食品購買力逐年提升,食品市場的需求量實現了巨大的增長。同時食品制造業的生產水平也得到了提高,產業結構不斷升級,品種也更加豐富。在中央和各級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在相關法律和監督機制的保護下,我國的食品制造業現如今發展勢頭良好,涌現出一大批業績卓越的好企業,如伊利股份、元祖股份和桃李面包等等,這些企業的產能既可以滿足國內人民群眾的生活需求,又具有一定的出口競爭優勢。但是,我國食品制造業的發展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在制作工藝和安全意識上,人們的重視程度不夠,不少企業為了謀取利益而忽視食品安全問題。還有一些企業在長期可持續發展的戰略上也不夠重視,比如現金流量、內部控制和風險應對等問題。因此,本文著重討論食品制造業類上市公司的財務績效,以及影響財務績效的因素,以期對我國食品制造業的后續發展提供經驗、借鑒和參考,更好地應對未來的風險和挑戰。
二、相關理論概述
(一)績效評價的定義
績效評價是運用適當的評價方法和量化指標,對照統一的參考標準,按照一定的規范程序,通過定量定性的系統性分析,對企業一定期間內的經營效益和經營者的表現作出的客觀、公正和準確的評價。本文對食品制造業的上市公司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研究,是基于企業財務指標層面的評價分析。
(二)績效評價的方法
20世紀初,這一階段的績效評價主要是以成本為主,其成本評價原理就是通過節省成本使利潤達到最大化。20世紀六七十年代,在績效評價指標方面,先后經歷了以銷售利潤率和投資回報率為主要評價指標的績效評價體系。20世紀80年代后,企業績效評價體系漸漸形成了以財務指標為主,非財務指標為補充的體系。20世紀90年代,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到來,金融工具的頻繁使用和市場環境的瞬息萬變,導致競爭在全球范圍內加劇。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中生存下去,就需要將績效評價與戰略規劃相結合,以此產生了“平衡積分卡”等方法。
(三)因子分析法
因子分析法是一種多元統計方法,基本思路是用少數幾個因子去描述許多指標或因素之間的聯系,即將幾個密切的變量歸為同一類,以最少的因子來解釋最多的觀測事實,是一種很常用的實證分析方法。
三、文獻綜述
近年來,眾多學者采用因子分析法對企業績效進行評價。王清和邱靜(2013)選取當下的朝陽產業文化傳媒行業為研究對象,利用因子分析法實證分析了20家上市公司的財務數據,為投資者做出合理投資提供依據。左元麗(2016)以江蘇制造業上市公司為例,剔除了ST和*ST公司,選擇各項指標數據齊全且正常披露的公司后,最終選取204家企業為研究樣本,在多維度的角度下選取了19個財務指標,應用因子分析構建模型。姚翠紅(2017)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背景,結合當下鋼鐵產業面臨過剩和產業結構需要調整升級的問題,利用因子分析法構建起以各部門為主的評級體系,對鋼鐵行業上市公司的數據進行實證分析,側重點在于環境績效評價。苗雨君(2017)以92家新能源汽車上市公司為樣本,采用因子分析法,以2010年至2014年的部分財務數據的平均值為基礎,實證研究新能源上市公司企業財務績效,并就針對的問題提出對策。鄭欣瑜(2017)以互聯網的普及和廣泛應用為背景,選取了32家互聯網上市公司,將企業并購與因子分析相結合,同時借鑒國外研究學者關于互聯網企業并購的研究思路,對財務績效進行深層次的剖析。汪馨妮(2020)以124家醫藥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選取了9個財務指標,設計出醫藥上市公司財務績效評價指標體系。謝云軒和劉艷萍(2020)通過劃分企業生命周期,研究處于不同生命周期階段的企業應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他們的研究結論有助于企業有針對性地成長和發展。
四、研究設計
(一)樣本選取
我國制造業門類多種多樣,涉及的領域也是十分廣闊。本文的研究對象是制造業下一個小的分支——食品企業,為了避免由于會計準則的差異和公司規模大小導致實證分析結果的差異,本文專門選取在我國上交所和深交所上市的制造業公司。同時,為了研究結果的準確性,排除了部分數據異常的企業,剔除掉ST和*ST公司。結合上述要求,本文選取的樣本數據以我國A股的43家食品制造業類企業2019年的財務數據為標準。
(二)指標選取
為了數據查找過程的便捷,為了研究結果的公平性和準確性,本文主要從四大能力即償債能力、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和發展能力這四個方面中,選取其中關鍵性指標如流動比率、資產負債率、每股收益等進行分析,指標選取情況如表1所示。
五、食品制造業類上市公司實證分析
在上文選中的12個指標里,有適度指標、正向指標和逆向指標,在進行因子分析之前,要盡量確保指標的方向性一致,這樣才能保證后續實證分析的可操作性和可判斷性。因此,第一步是對所有的指標進行標準化處理,這也是進行因子分析法中很重要的一步。本文采用spss默認的標準化方法z-score法,得到標準化的數據后,接下來按照因子分析法的步驟進行實證分析。
(一)因子適度性檢驗
在進行因子分析法之前,我們首先要確定所選的12個變量之間是否具有相關性,這是進行因子分析法的前提。本文采用KMO和Bartlett球體檢驗來確定變量之間的相關性,KMO是檢驗變量間相關系數和偏相關系數的指標。先將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之后再進行因子分析處理步驟,我們知道,KMO的值越接近于1,意味著變量之間的相關性越強,原有變量越適合做因子分子。表2顯示,本實驗中的KMO=0.607,表明勉強適合做因子分析。巴特利特球形度P值為0,小于0.05,顯著性水平低,拒絕原假設,表明各原始變量間存在線性關系,適合做因子分析。
(二)因子提取效果分析
公因子方差表示每一個變量都能被所提取的公因子解釋,表3顯示,本文選取的12個指標中,所有初始變量共同度取值都大于0.5,說明所有變量所提取的公因子能夠解釋的程度較高,由此進一步說明本文所選取的指標和樣本數據比較適合做因子分析。
(三)提取公因子
總方差解釋就是看因子對于變量解釋的貢獻率,具體見表4。
由表4得出,本文選取的12個指標中,4個主因子旋轉前初始特征值均大于1,且累計方差貢獻率為80.426%,這說明了原有變量反映出來的大部分信息能夠得到較完整的保留,且都可以通過這4個主因子來反映。由此我們得出結論:采用這4個主因子對43家食品制造業上市公司進行財務績效評價是可行的。
再結合各成分的碎石圖,如圖1所示,橫坐標表示因子數目,有12個,縱坐標表示因子的特征值范圍為0到4。從圖1中可以看出,前4個公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第一個和第二個在3到4之間,第三個和第四個特征值在1到2之間,第五個公因子開始往后的特征值均小于1。再觀察曲線的形狀,整個曲線是一個折線形狀,轉折點也很清晰,并且特征值的走勢趨于平穩,由此能夠確定本文選取4個公因子是合適的。
(四)因子旋轉及命名
為了使因子的解釋性更強,本文對因子載荷矩陣進行最大方差正交旋轉變換。根據表5數據顯示,因子分析主要提取了4個因子,分別是償債能力因子、盈利能力因子、發展能力因子和營運能力因子。
(五)算出因子得分
由表6計算出四個主成分因子得分:
F1=0.283X1+0.288X2+0.245X3-0.236X4-0.036X5+0.080X6-0.091X7+0.042X8-0.024X9-0.032X10+0.008X11+0.021X12
F2=-0.029X1-0.059X2-0.042X3-0.094X4+0.317X5-0.112X6+0.071X7+0.293X8+0.294X9+0.278X10-0.042X11+0.025X12
F3=0.004X1+0.008X2+0.008X3-0.032X4-0.432X5+0.005X6-0.116X7+0.046X8+0.059X9-0.033X10+0.516X11+0.439X12
F4=0.073X1+0.140X2+0.022X3+0.200X4-0.189X5+0.647X6+0.439X7-0.077X8-0.022X9+0.068X10+0.011X11-0.114X12
再利用spss和Excel軟件計算出四個主成分因子得分和綜合得分,然后進行排名(見表7),綜合得分的計算方式如下:
F=28.678%F1+25.616%F2+13.800%F3+12.332%F4,其中28.678%,25.616%,13.800%,12.332%分別為四個因子旋轉后的方差貢獻率。
六、研究結果分析
由表7可以看出,綜合得分排在前5的公司分別為桃李面包、安記食品、廣州酒家、金禾實業和花園生物。其中,桃李面包憑借營運能力的突出表現排名第一,其償債能力和發展能力的排名也較為靠前,分別為第3和第6。我們將得分排名前15的公司進行了展示,觀察這些企業的績效得分情況可知,大部分的公司都有著共同的特點,即在某一方面的能力表現突出,在其他領域得分較差,比如安記食品憑借出色的償債能力位居第二,但是其盈利能力和發展能力得分很低;而星湖科技的發展能力排在第一,但是營運能力打分為負數,表現很不理想,整個得分情況呈現出參差不齊的水平。縱觀整個樣本結果我們發現,43家公司中僅有19家公司的績效得分大于0,半數以上的公司得分為負數。綜合來看,我國食品制造業上市公司2019年綜合績效水平整體表現不夠好。
在償債能力方面,償債能力較高的上市公司有安記食品、佳隆股份、桃李面包和愛普股份,但是愛普股份的盈利能力排名靠后,這是由于愛普股份2019年的凈資產收益率和每股收益比較低。償債能力和盈利能力在綜合財務績效評價中占有較高的權重。因此,食品制造業公司需要提升每股的獲利水平,同時提升資產收益效率和質量水平。觀察所有樣本值,償債能力排名第一的安記食品得分為3.1022,排名最后的伊利股份得分為-1.0727,說明我國食品制造業上市公司償債能力呈現兩極分化嚴重的局面,表現不均衡。
在盈利能力方面,本次研究的食品行業上市公司中,得分較高的有中炬高新、伊利股份、金禾實業和廣州酒家。但是中炬高新除了盈利能力的得分遙遙領先,其余的償債能力、營運能力和發展能力的得分排名都不理想,可能與消費環境低迷、競爭激烈和原材料成本上升等因素有關。
在發展能力上,得分較高的包括星湖科技、鹽津鋪子、云南能投、花園生物和蔚藍生物。星湖科技的發展能力較強,是由于它在2019年的營業利潤增長率最高,但總體排名為第11,是公司的營運能力比較差導致的。發展能力在績效評價體系中的權重為13.8%,位列第三,排在償債能力和盈利能力之后,也是影響財務績效的重要因素。
在營運能力上,本次研究的上市公司中,營運能力因子得分比較高的公司包括桃李面包、上海梅林、新乳業、伊利股份和元祖股份。桃李面包的綜合財務績效排第一,但上海海林的綜合財務績效排名比較落后,位于樣本中得第27位,主要是由于較低的償債能力和發展能力。
七、提升食品制造業上市公司綜合績效的建議
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法選取了我國食品制造業類43家上市企業評價其綜合績效,根據前文所得出的結果及分析,現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企業應該關心國家相關政策,抓住國家政策帶來的發展機遇,跟隨國家的步調。比如國家大力支持開展與食品安全有關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并且鼓勵經營者采用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進行規范管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食品安全問題越來越重視,對于企業而言,僅僅依靠社會監督和政策提醒是遠遠不夠的。食品公司經營者應自覺建立一套良好的衛生規范和檢查制度,采用先進的技術水平和管理規范。
制造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制造業企業更應該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打造自身競爭優勢,增強發展活力,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企業良好穩定的發展不僅僅需要自身內在動力,還需要與銷售商、供應商、政府和銀行等利益相關者建立廣泛且密切的社會聯系,這有利于稀缺資源的獲取,也能夠保證核心競爭力不被輕易模仿。因此,企業應主動將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納入發展戰略中來,變被動為主動,將社會對其的壓力轉化為內在需求,堅持“互惠互利”的原則,在保證各利益相關者最大利益的同時,不斷為自身創造價值,實現共贏。
基于前文的研究結果分析,我們發現大部分企業都存在著發展不均衡的情況,有的企業在某一方面的能力特別優秀,但是其他領域卻表現不佳。因此,食品制造業企業要認真分析自身績效短板,尋找出現問題的根本原因。其次,要適當進行同行業不同企業之間的比較、溝通和學習。
食品制造業類企業要注重資產管理,加快應收賬款、固定資產和存貨等的周轉速度,最重要的是加速貨幣資金的回籠。加強現金流的管理,可以保證企業健康穩定的發展和資產規模的壯大,尤其是當企業需要作出一些與未來發展息息相關的重大決策時,現金流所反映出的償債能力、營運能力以及現金的周轉都為這些重大決策起到輔助作用。總之,在金融風險日益增加的今天,企業的現金流管理已經成為影響財務績效的重要因素,企業要想長期保持可持續發展,降低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就必須加強現金流的管理。
參考文獻:
[1] 左元麗.基于因子分析的制造業上市公司綜合績效評價--以江蘇制造業上市公司為例[J].會計之友,2016,(24).
[2] 姚翠紅.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我國鋼鐵企業環境績效評價研究[J].財會月刊,2017,(2).
[3] 苗雨君,薛桂鑫.新能源汽車企業財務績效評價[J].開發研究,2017,(2).
[4] 鄭欣瑜.我國互聯網上市公司并購對公司財務績效影響的實證研究[D].經北京郵電大學碩士論文,2018,3.
[5] 汪馨妮.基于因子分析對醫藥上市公司財務績效的綜合評價[J].中國農業會計,2020,(7).
[6] 何志霞.基于因子分析法的環保類上市公司綜合績效評價研究[J].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21(4).
[7] 何為.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倉儲物流行業財務績效評價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9,41(12).
[8] 鄭培,李亦修,何延煥.企業社會責任對財務績效影響研究——基于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財經理論與實踐,2020,41(6).
[9] 楊磊.飼料上市公司財務績效評價中的因子分析法應用[J].中國飼料,2020,(10).
[10] 王清.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傳媒上市公司績效評價研究[J].會計之友,2013,(10).
[11] 楊姍姍.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基于公司治理角度的分析[J].中國注冊會計師,2020,(11).
[12] 鐘佳頎.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國國有上市公司財務績效分析[J].河北企業,2016,(10).
[13] 謝云軒,劉艷萍.基于生命周期的盈余管理手段分析——以制造業上市公司為例[J].商業會計,20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