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婷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于2021年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舉行。對于樓市,會議繼續強調“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同時提出“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
12月20日,黑龍江省住建廳召開調度會議,部署全力沖刺房地產業增長工作。會議要求要想辦法促銷售,落實購房補貼政策,提振市場信心。這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后,全國首個省級政府提出提振房地產政策。在此之前,桂林、晉江、蕪湖、荊門、衡陽等20個城市拿出“真金白銀”,以發放購房補貼、消費券、人才補助等方式促進樓市成交。
降價,無疑是一個比任何營銷噱頭都有效的動作。惠州多個樓盤打出零首付、哈爾濱松北區有樓盤低至7折起售、買房送車位送家具送家電等活動層出不窮。這場價格促銷戰為購房者帶來窗口期,也將更多青年推向十字路口。
房價不漲的日子里,站在大城市向下望的年輕人,似乎開始擁有買房自由。開發商的無效降價再也撩撥不了購房者;買房不用湊齊錢款匆忙買房,可以選地段選樓層選品質;買房也不再是唯一選擇,原本被擱置的興趣終于可以提上日程。當年輕人不再趕路上車,生活的底色才得以漸漸顯現。
來得及、等得起
從購房者搶房到開發商搶客,深圳樓市冷暖反轉只用了一年時間。最嚴調控期之下,購房者逐漸奪回主動權,進入買房冷靜期。
除了個別新盤“日光”,大部分新盤則陷入打折促銷的“內卷”。例如位于羅湖的獨樹陽光里項目近期開盤,海報宣傳價格在5.8萬元/平方米起,比備案的最低價6.8萬元/平方米便宜了1萬元。
開發商“打起來”了,李耿樂見其成。畢業來到深圳這些年,他已經存下了一筆錢,雖然離目標房子的首付還有一點距離,但他覺得自己還年輕,也處于事業上升期,如果深圳房價能這樣穩住,過兩年再上車不成問題。
對于未來,李耿覺得雖然當下樓市的投資屬性減弱了,但在他的心目中依然是比較靠譜的理財方式。
當樓市回歸平穩,李耿的心態也從過山車著陸,不再恐慌。“這兩年新房這么多,怕錯過了,我要咬牙買還是繼續等?”當李耿在購房群里發出問題時,群友齊刷刷回答道:等!
“貧窮打工人”又可以了
當我們在談論房子時,我們在談論什么?有人說是價值,買對一套房子可以少奮斗數十年;有人說是家庭,城市萬千燈火里該有一盞燈屬于家人;而在周星怡眼里,房子代表安全感,更意味著自由。
32歲的周星怡,與所有相信愛情的女孩一樣,在3年前辭去工作,走進家庭。后來因為男方賭博輸掉了所有身家,周星怡離婚后凈身出戶,還背了點債。
獨居生活總是一地雞毛,換燈泡、修管道、扛行李等小事,無一不在消磨著她的信心。每次大包小包地搬家時,她都想要有個屬于自己的家。
于是,在還清債務后,周星怡在電腦建了“買房”文件夾。一個文檔記錄著日常開支,逼迫自己消費降級;另一個文檔則記錄著當地的最低購房門檻,細化稅費、中介費、裝修費等購房開支,計算自己與房子之間的距離。
去年年初,周星怡向親朋好友借了首付,踏上了買房之路。3月,她看中廣東小城揭陽的一套二手房,但因別的買家能全款買房而被買走;4月,她相中另一套二手房,但因不滿5年需要承擔高額稅費而棄購。
周星怡沒想到的是,此前種種關卡竟然成為最終上車的助推器。去年下半年以來,房企相繼爆雷,開發商為促銷量,打折力度沒有最狠只有更狠。進入第四季度,銀行下調房貸利率、放款提速,剛需購房者迎來春天。
10月,周星怡看中了一套小兩房首付1.5成即可,剩下的首付由開發商墊付,可在2年內分期還清。這一次,她幾乎沒有猶豫就下了單。11月初面簽、交定金、放款,整個流程順暢得出乎意料。如今,周星怡已經成為還貸大軍的一員。
“貧民窟”女孩也有買房的希望,這是周星怡此前不敢想的。現在,周星怡的“買房”文件夾已經升級為“安家”,規劃著該購置的家居。看著購物清單逐日增加,周星怡覺得自己又可以了。
調控高壓期,這是對開發商而言最差的時代,卻是對購房者最好的時代。
據媒體不完全統計,去年11月全國房地產調控政策次數繼續高位,單月高達56次房地產調控,年內累計房地產調控次數高達586次。開發商在去化壓力之下相繼讓利,購房者得以用更低的門檻和更真實的價格買到心儀房源。更難能可貴的是,購房者可以不必再為了買房而買房,可以為興趣買房、為品質買房、為安全感買房,選擇走向多元。
限購持續升級,壓縮房產的升值空間,也勸退了一批批投資客。剛需買家的對手不再是手握現金的投資客,而是因恐慌而匆忙入市的自己。“房住不炒”,購買者只需直面自己的需求,就可以買到最適合自己的房源。
房貸利率的每一次下調,都是對年輕人錢包的空前解放。2021年12月20日,1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下降0.05個百分點至3.8%,這是LPR自2020年4月以來首次下調。這釋放了極強的積極信號,房貸走向邊際寬松,購房成本不再與日俱增,可以喘口氣了。
隨著樓市調控的推進,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買房路上提前交卷了。買房當然不是人生的唯一選擇,但讓買房成為選擇,讓房子回歸居住,或許是我們期待的調控的終極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