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偉
每到凜冬,湖南省植物園內的蠟梅總是最先盛開,梅園入口處的數十株蠟梅用一抹清香向游人祝福新年。
蠟梅,也稱為黃梅、寒梅,但最常見的一個名字是臘梅,因其開花時間多在臘月前后而得名。唐代以前,蠟梅常與梅花混淆,現在還有不少人認為蠟梅就是梅花。但蠟梅非梅,它是蠟梅科、蠟梅屬的落葉小喬木或灌木,而
梅花是薔薇科、李屬的小喬木或灌木(最新植物分類學中梅從杏屬分到了李屬)。直到清代,我國園藝學家陳淏子所著的《花鏡》中才系統記載:“蠟梅俗稱臘梅,一名黃梅,本非梅類,因與梅同放,其香又近似,色似蜜蠟,且臘月開放,故有是名。”
在植物分類學上,這兩種看似相近的植物甚至都不是一個科的,或許就是因為兩者太過于相似以至于筆者對蠟梅和梅花總幻有著一段“姊妹情深”的異想畫面:“臘月里,蠟梅前,梅花后,一姐一妹形似同。”可異想總歸是異想,還是回歸現實細品園中蠟梅獨特風韻吧。
一韻:濃香馥郁臘月蠟
蠟梅香氣清幽,經常未見其花,但聞其香。空氣中總是氤氳著沁人心脾的蠟梅香。臨近農歷春節,買幾束蠟梅插在自己家中,簡單裝扮,滿室生香。在這香氣中來來去去,春節便一天比一天近了。更有老一輩的人說:農歷臘月,蠟梅飄香的時候,正是家家戶戶忙著灌香腸、熏臘肉的時節,空氣中除了梅香,還有臘肉香,混織在一起,便是春節的味道了。
二韻:金黃瑩潤蠟為衣
蠟梅不僅花香襲人,還是我國傳統名貴觀賞花木。蠟梅的花色金黃或鵝黃,飽滿瑩潤。初放時,花心的幾枚雄蕊是打開平展的,而開到后來,雄蕊反而全部收攏起來了,植物學上稱之為雌雄蕊異熟。正因為這個緣故,蠟梅的花可保持在枝上一個月不凋。
而蠟梅最別致當屬其不僅色如高品質的蜜蠟,花瓣的蠟質感也很足。在南宋詩人謝翱的名句中就提到過:“冷艷清香受雪知,雨中誰把蠟為衣?蜜房做就花枝色,留得寒蜂宿不歸。”
三韻:無畏寒冬傲骨花
最凜冽的寒,配最冷傲的花,蠟梅普遍盛開在最寒冷的冬季。它比梅花開得稍早一些,當湖南省植物園里的梅花開出一兩朵時,蠟梅已大片盛開了。
在古代,無畏寒冬的特性也使得蠟梅成為古代文人墨客筆下的常客,常常賦予它孤高絕俗、貞潔自愛的君子情操。尤其到了宋代,生活在塵世中志不得伸的詩人們更與它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們看到在寒霜季節盛開的蠟梅,傲雪耐寒、獨放清香,便常常有感而發。其中北宋詩人李廌的這句“底處嬌黃蠟樣梅,幽香解向晚寒開。”就非常巧妙地寫出了蠟梅無畏寒冬的特質。
但并不是所有的蠟梅都只在寒冬綻放,《中國植物志》中就有記錄,在“蠟梅家族”中有些成員是在炎炎夏日開出淡雅美麗的花朵,例如湖南省植物園藥用植物專類園中的柳葉蠟梅就是在夏末秋初的季節綻放。
目前湖南省植物園開花的蠟梅大多是早花品種,通常情況下,葉子差不多掉光后開始開花。但去歲入冬以來,一場突襲的大雪,導致氣溫驟降,促使蠟梅提前開花,出現了“花葉同枝”的動人景象。
“隆冬到來時,百花跡已絕,惟有蠟梅破,凌雪獨自開”。此時,漫步園中,循香探幽,令人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