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客觀分析了聲樂專業的專業性質和特點,從演唱專業水平和演出實踐的關系、教學水平和演出實踐的關系、高校聲樂教師演唱水平及教學水平現狀三個方面論述了演出實踐、高校聲樂教師專業水平和聲樂教學能力之間的關系,最后得出結論:演出實踐是高校聲樂教師提高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
[關鍵詞]演出實踐;聲樂教師;聲樂演唱水平;聲樂教學能力
一、聲樂專業的性質和特點
(一)從聲樂發聲體本身角度來看,聲樂具有物理性和抽象性兩重屬性
1.物理屬性
首先,聲樂本身是人體經過訓練才能發出藝術性的聲音的,是人體的呼吸器官、發聲器官和吐字器官(語言器官)協調運動的結果,可以看作是人聲的器樂化訓練。從對聲音要求的本身來看,學唱者必須在規范吐字的要求下,運用呼吸支持作為原動力,震動聲帶發出基音,然后將基音在歌唱者身體的共鳴腔中產生共振,獲得藝術化的聲音。所以這個歌唱過程和歌唱原理無一不是符合物理聲學原理的。
2.抽象性
除了具有物理屬性外,歌唱發聲的過程還是一個抽象性的存在。所說的抽象性是指,盡管歌唱發聲是人體的呼吸器官、發聲器官和吐字器官(語言器官)協調運動的結果,但是按照演唱規則和方法的要求,發出藝術化的聲音實在是一個抽象的問題,可以說具有一定的神秘性。首先,我們的歌唱器官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如何讓這些器官按照思維要求全部協調參與運動,這是我們無法計算也無法按照什么步驟去具體測量、擺放的,另外,聲音也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我們只能通過思維、意識和感覺調動身體,來慢慢接受、尋找、接近并得到它。
(二)從學科的角度,可將聲樂分為聲樂理論和聲樂實踐兩個方向
嚴格的講,這兩個方向是密不可分的,理論是對實踐結果不斷地進行科學總結,而科學總結的聲樂理論反過來又可以指導聲樂實踐,這是符合辯證規律的,是我們高校聲樂教師和所有從事聲樂職業工作的人,包括正在學習聲樂的學生都明白的一個道理。目前在高校音樂系開設有聲樂發展史課程,有的學校師范類聲樂專業還開設了聲樂教學法課程,等等。
聲樂界也有很大一批人在從事著聲樂理論研究工作,但無論如何,從事聲樂理論研究,尤其是從事聲樂演唱技術理論研究的人,都應該是在聲樂本專業上很有成就的專家、學者,他們同時也應該是歌唱家。否則,聲樂理論的研究就會是淺顯的、錯誤的,甚至會出現很多意想不到的問題,會誤導很多初學者。當然,我們也經常會在市面上發現一些低劣的聲樂理論刊物和書籍,這就需要我們具有較高、較成熟的歌唱水平和理論水平對其加以辨別,進而免受其害。
(三)從應用的角度可將聲樂分為聲樂表演與聲樂教學兩個部分
聲樂表演與聲樂教學二者也是密不可分的,這里所說的聲樂表演指的就是以聲樂演員作為培養目標,以登臺演唱為專業方向的部分。所有的聲樂演員都是聲樂教學的結果和產品,從這一點上來看,二者確實是密不可分的。目前,很多在國內外舞臺上演唱的優秀歌唱家,到了一定年齡后都會告別舞臺,回國或者留在國外音樂院校從事聲樂教學工作。但是,由于學科和社會需求的關系,我國目前的聲樂教育從業余音樂素養培養的校外培訓機構、中等職業院校、中等專業院校、高等職業院校,綜合高等院校,師范類大學到專業音樂院校都開有聲樂專業教育。可謂是多等級、全方位,非常全面,因此,中國每年都有大量的聲樂專業畢業生一走出大學校門就從事聲樂教學工作,甚至畢生都在學校聲樂教學崗位上。
二、聲樂演唱水平和演出實踐的關系
演唱專業水平在這里不用過多的解釋,指的就是學習聲樂專業的人在某個特定階段的綜合演唱能力,也叫歌唱技術能力。這里說的演出實踐主要指的是舞臺演出實踐,通俗來講,就是登臺演唱。
學習聲樂專業的人都知道,聲樂學習的方法和過程有兩個基本部分,簡單的總結就是:一個是學,一個是演。也就是說,在教室里完成的聲樂學習和在舞臺上演唱的實踐,是聲樂學習的兩個不同的階段,二者又相互交叉,相互融合,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聲樂演唱水平的高低和舞臺演出實踐的多少在正常情況下是成正比的,聲樂學習到了一定階段,就必須進入舞臺實踐環節,因為每一次努力的結果都要在舞臺上展示出來,所以課堂學習和舞臺實踐是統一的。
演和學的最終目標是表現和演繹聲樂作品,聲樂作品的藝術美不僅僅只停留在作詞、作曲這個階段,這只是聲樂作品藝術創作的開始,接著還有配器、伴奏的創作部分,這兩個部分完成以后,就到了演唱這個終極部分了,這才是重頭戲。作詞、作曲、配器、寫伴奏最終都是為聲樂演唱服務,這時,演唱技術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了聲樂作品的演繹藝術效果的好與壞。為了更好地表現聲樂作品,需要有高水平的演唱技巧,而高水平的演唱技巧正是由高水平的聲樂教學和舞臺實踐得來的。另外,聲樂作品演出時的舞臺音效、光、色彩效果等同樣是聲樂藝術作品演繹效果不可缺少的部分,而這些必須依靠舞臺才能完成,從作品演繹的角度看,高水準的聲樂演唱也離不開舞臺實踐部分。[1]
很多學習聲樂的學生在學習提高的過程中都會犯一些最基本的錯誤,出現一些共性的問題。比如演唱緊張,以至于忘詞、跑調,節奏不穩,這些都是因為缺乏舞臺實踐經驗的原因,經常聽到很多同學說自己本來在琴房和課堂上唱得不錯,結果一上臺就全錯了,由此很多學生產生了懼臺、怯場心理,也有一部分學生因此拒絕登臺,這部分學生最后的結果就是永遠告別舞臺,離開了這個專業。這是令人遺憾的事情。
為了切實提高聲樂教師的聲樂教學水平,高校聲樂教師們應該盡一切可能,尋找一切能夠保持甚至提高聲樂專業水平的途徑。參加各種演出實踐是保持和提高專業水平的重要途徑之一。不過,最好不要總是為了賺錢而進行各種低層次的商業演出。從某種角度上說,即使是低層次的商業演出,去唱也比不唱好。不斷參加演出實踐的優點是:每次接到演出任務前,歌手一定會至少提前半個月就開始做演出的練習準備,我們姑且不去看演出的結果如何,單單演出的練習過程就實實在在是認真實踐練習的過程,在演出前的練習過程中,歌手一定會認真地把歌曲的曲譜、伴奏、樂譜速度、力度、情緒記號及歌詞逐字逐句的仔細推敲,仔細演唱,并反復多次的練習和錄音,自認為達到自己本階段的最佳效果,才能拿到舞臺上去演唱,每次演出都盡量演唱不同內容的聲樂作品為好。無數次的登臺演唱,背后就是無數次的練習實踐。
進棚錄音也是最好的聲樂演出實踐之一。不過,進棚錄音和登臺現場演出對專業的要求略有不同,進棚錄音要求聲音保持得好就行,影響歌手演唱的因素會少很多;現場登臺演出則要求歌手駕馭舞臺的綜合能力較強,必須更加全面,二者各有側重。
參加聲樂比賽無疑也是較好的舞臺藝術實踐形式之一。相對于商演和義演,聲樂比賽的性質和目的則有所不同,越大型、越專業性的比賽越鍛煉歌手,好處不必多說,最直觀的就是能夠在現場看到、聽到不同水平的聲樂家同臺競技,通過比賽往往能夠迅速找到自己的不足和缺點,同時現場向高手學習,機會難得,太多在琴房和書本上看不到的、平時沒有的信息和資料,只有在這里才能學到。
古語說:“業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毀于隨”,這句話完美地揭示了人類所從事的所有行業和專業其中蘊含的道理和發展規律。作為一位聲樂教師,要想保持住良好的歌唱水平和演唱狀態,經常參加舞臺演出實踐無疑是非常重要的途徑。
三、聲樂教學水平和演出實踐的關系
舞臺聲樂實踐課應該是聲樂教學不可分割的部分,長期以來,舞臺演出實踐環節一直不能夠引起足夠的重視,大家普遍認為聲樂專業舞臺實踐可以少一些、差一些,甚至可有可無。實際上,高校聲樂教學與舞臺表演實踐的關系十分密切,二者是相依相存,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研究這兩者的關系,對于二者的繁榮與發展,既具有重要的理論思考價值又具有重要的實踐參考作用。聲樂教學源于并面向舞臺表演實踐,舞臺表演實踐支撐并促進聲樂教學,聲樂教學與舞臺表演實踐有機結合,完美統一。[2]
(一)高校聲樂教學目標之一是服務于舞臺實踐
一切教學均來源于實踐,教學與舞臺實踐是理論與實踐的關系,理論來源于實踐,反之又指導實踐。實踐是第一位的,課堂教學是第二位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都是舞臺實踐的理論總結和藝術結晶。
聲樂教學和任何一種藝術門類的教學都不相同,表演者和學習者本身是一體,身體既是樂器,主體就是客體客體又是主體,這就是其特殊性之所在。教師在教學時所作的示范又是抽象的,學生只能靠聽覺去感受,然后再通過大腦思維去分析,再去模仿、理解和想象。通過保留學習記憶,然后付諸演唱實踐,必須反復在演唱實踐中去檢驗,求得所學知識正確性的比例。[3]
聲樂教學的理論意義主要是:第一,通過正確的理論觀念和審美來影響并指導聲樂舞臺實踐,第二,讓學生懂得為什么這樣唱或表演是正確的。聲樂教學如果不經過舞臺演唱實踐,只在家里看書、想象,只在教室里教、琴房里練,那是無法得到教學方法和舞臺演唱感覺第一手資料的。許多資深的聲樂教師都特別重視舞臺演唱實踐的機會。因為在每一次的舞臺演唱實踐中,都能夠找出各種各樣的優點和缺點,然后再進行不斷地研究、改進和比較,最后不斷的進步,不斷的走向成熟。“藝無止境”指的就是這個不斷學習,不斷實踐的過程。
(二)舞臺演唱實踐支撐并促進高校聲樂教學
從保持和提高聲樂教師專業水平及教學水平的角度來看,演出實踐中的演唱水平和聲樂教學水平是同向關系,即:要想保持較高的聲樂教學水平,除了進修學習和堅持教學外,應該高度重視舞臺演出實踐,多參加舞臺演出實踐是保持和提高聲樂教師演唱水平及教學水平的重要途徑之一。舞臺演唱實踐為聲樂教學提供了高水平的師資資源。中國一代代著名的歌唱家通過舞臺實踐成長為一代代的聲樂教育家,而他們也全都是出自于高水平的高校聲樂教學。喻宜萱、蔣英、斯義桂等,第二代歌唱家劉捷、葉鶯、彭康亮、王憲林等。
四、高校聲樂教師演唱水平及教學水平現狀
這個群體和其他行業一樣,雖然從業人數眾多,但大多數都是處在中等水平,甚至有一部分教師相對專業水平較低。畢竟權威和專家是少數,任何領域和專業都是這樣。這個龐大的專業聲樂教師群體個人學術水平實際真的是千差萬別。
在公立高校,一些聲樂教師長期忙于教學之外的其他工作事務,甚至是和本職工作根本毫無關系的事務,專業水平很難長期保持在一定高度之上。還有些聲樂教師覺得反正我是公辦教師,是有編制的,只要和領導搞好關系,專業水平低一些也能在學校混下去。
在私立高校,情況會稍微好些,因為效益和教學質量掛鉤,會使聲樂教師更敬業更努力一些,但是,私立院校大多辦學時間短,財力沒有公立院校雄厚,辦學資歷淺,待遇低,支持私立院校辦學的法律法規有些還不是很健全,一些私立高校人事和教學管理很不盡如人意,所以這個專業的很多高水平人才都選擇去了公立高校做聲樂教師。參差不齊,兩極分化,整體水平不高是目前本專業的現狀。
結??論
聲樂教學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了學生的培養質量,所以,提高高校教師的聲樂演唱水平和聲樂教學水平就成為了一個重要的課題。上文說過,要想切實保持并提高聲樂演唱水平和教學水平,有三個途徑是必須要走的。第一,進修學習。第二,堅持教學。大家都明白“教學相長”的道理。第三,舞臺演出實踐。長期堅持參加舞臺演出實踐無疑是最好、最快、最重要的辦法之一。這三個途徑是切實保持并提高聲樂演唱水平和教學水平的最根本途徑。而第三點就是本文討論的主題,長期堅持參加舞臺演出實踐無疑是聲樂教師提高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本文屬個人之見解,只代表本人觀點,可能有不當之處,希望各位批評指正。
注釋:
[1]李玥蒙.藝術實踐對聲樂學習的影響與作用[J].當代音樂,2017(24):46—49.
[2]孫竹婷.聲樂表演實踐在聲樂學習中的重要性[J].戲劇之家,2018(16):69.
[3]舒??曼.簡述聲樂表演實踐在聲樂學習中的重要性[J].黃河之聲,2016(06):71.
[收稿日期]2021-10-12
[作者簡介]白英杰(1874—??),男,泉州華光職業學院教育學院講師。(泉州??362100)
(責任編輯:韓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