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莉
今年28歲的杜國王,濃眉大眼、英俊帥氣,不知情的人都以為他是新疆人,其實他是貴州六盤水市盤州市竹海鎮珠東鄉走出來的一名大學生。
2017年7月,杜國王從貴州理工學院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畢業,分配到了貴州盤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土城礦開拓區,擔任開拓區機電技術員;兩年后,2021年9月,杜國王已是土城礦打鉆二隊隊長。
在開拓區誰都知道,打鉆隊任務重,每月打鉆要達1萬米以上,而且工作環境相對艱苦,打鉆隊的部分職工常有換崗位的想法。
面對困難,杜國王沒有退縮。他每天很晚才升井,因為他深知,打鉆工作本來就復雜,稍微操作不當,鉆桿就會卡鉆,一棵鉆桿20塊錢,如果鉆桿掉進巖石里,就意味著隊員們要賠錢,搞不好一天掙的錢還不夠賠。“擔任隊長比技術員的責任大得多,這就是我每天升井很晚的原因,我必須守在現場,督促大家規范操作鉆機,人手不夠時,我還能頂上去,要不工作推不走。” 杜國王說,“大家都關心地問我累不累?說不累是假的,但勝在自己年輕,這點累算不上什么。”
在杜國王擔任打鉆二隊隊長之前,157東翼的瓦斯主管濃度一直持續在30%左右,杜國王不斷探索總結,通過處理積水漏氣,鉆孔上管封孔注漿,狠抓打鉆下管封孔注漿質量,硬是將157東翼瓦斯主管到地面的濃度提升到50%以上,保證了150314回風巷的正常掘進。
為了提高打鉆效率,2021年10月,杜國王參與組裝了一臺6500型鉆機,這是土城礦唯一一臺高效率鉆機,該鉆機扭矩大、力量大,能大幅度提高打鉆進尺。剛開始投入使用時,鉆機運行不正常,杜國王不服輸,一遍又一遍地翻閱說明書,一次又一次地現場請教機電區長,鉆機很快就能正常運行,發揮了作用。
2021年11月中旬,杜國王帶領隊員們在157東翼改裝分流器管道、鉆場龍門架,從早上9點一直忙到晚上8點半。他剛到地面洗完澡,回到家端起飯碗,調度就打來電話稱,要盡快將4500型鉆機運到迎頭打鉆,讓他組織爬鉆機。就這樣,晚上10點半,他又換上工作服下井,帶頭爬鉆機,直到第二天中午11點,終于解決了迎頭打鉆問題,看著鉆機運行正常,他才放心升井。
同事們總調侃杜國王,整個土城礦就他的工作服最臟,衣服上有膠水、油漆、煤灰等斑斑點點,大家都勸他換一套,杜國王也總笑著說,“不換,在工作面干活總要弄臟,等穿爛了再換。”
“干一行,愛一行,既然選擇了就要干好!”杜國王正用實際行動,履行著自己這一句樸實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