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捷
為了電力保供,國家電投集團貴州金元股份有限公司黔西電廠走過的煤路數不勝數,體會過遭遇艱難險阻后的沮喪,也品嘗過滿載而歸的喜悅,就這樣一步一個腳印,一刻也不停歇,“保供難過關關過”的尋煤之路仍在繼續。
盯牢
位于貴州省畢節市黔西花溪鄉耿底村耳海河畔深谷處的耳海煤礦,地勢偏僻、路途顛簸,進礦只有兩條路,一條是小車行駛,需從貴畢公路(素樸鎮出口下)經太來鄉、沙寨等地,一路沿陡峭的山坡下行。其中最難走的是當地人口中的“九道拐”,5公里長的山石路坡度達40多度,最寬處3.5米,還有9道彎,司機在最窄處拐彎時,要倒一把方向才能拐過來。
“聽礦上人說,這條路被稱為‘懸崖路,很多司機把車開到半山腰處,死活不肯再往下開,有的司機送完貨后,連聲說給再多的錢也不來了。” 黔西電廠副總經濟師兼燃料部主任李露搖著頭說。
另一條路則是陸路—水路—陸路,運煤要通過一條長15公里的泥濘山路,由卡車運至金沙地界耳海碼頭,再從碼頭卸煤到渡船,經烏江水運8小時以上,抵達息烽永安碼頭卸貨,再從永安碼頭通過汽運走高速130公里左右,最終才能抵達黔西電廠。因此,運輸成本居高不下。
“耳海煤礦在貴州乃至全國,煤質十分優良,屬于高發熱量、低硫優質的無煙煤,按照現在國家電力保供疊加節能減排要求,不管運輸路線如何復雜、運輸成本如何高昂,我們也要全力‘拿下耳海煤礦。”黔西電廠董事長、總經理易平說。
2022年一季度,黔西電廠積極統籌、多方協調、主動聯系,全力以赴開展電力保供工作,以耳海煤礦為例,緊緊“盯牢”不放手。
速搶
“耳海復產,速拿速拿!”2022年4月底的一天,一條來自耳海煤礦的信息撥開了黔西電廠燃料部副主任黃建軍腦海中的那一層陰云。“到了嘴邊的肉,絕對不能讓人叼走。”事不宜遲,黃建軍立馬帶上行頭,迅速趕往耳海煤礦。一到煤礦,實地考察煤礦存煤后,望著一堆“烏金”,黃建軍再也挪不開眼光。
“這可是緊俏貨,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了,哪怕是搶也要搶到手。”煤場如戰場,來不得猶豫、講不得謙讓,黃建軍說干就干。匯報請示、方案擬定、商務接洽、合同談判……經過緊張的工作,黃建軍代表黔西電廠順利與耳海煤礦談成礦方存煤、產煤優先黔西電廠長協供應,緩解了電廠的儲煤之急。
“耳海煤的轉運過程復雜,我們必須眼不離車、煤不離人。”黃建軍對黔西電廠駐礦員徐殿洪說,“為什么我們的保供工作能在嚴重的缺煤情況下仍有序供應?正是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在全力以赴!”
“在電力保供工作中,離不開采購、調運、接卸、存儲、摻燒、檢修、維護、運行等各個環節的協調配合,一個都不能少,一個也沒有少,我們全廠上下齊心協力,每一噸煤都飽含著全體電廠人的心血與汗水。”易平說。
堅守
想盡辦法減少運輸時間,做到快速進場、裝車、轉運,這是駐礦員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情。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冬天捆成肉粽子……“保供必須爭分奪秒,駐礦員不是在調煤,就是在趕往調煤的路上。” 徐殿洪說,“我每天的任務就是積極協調礦方,確保我們廠的電煤優先運輸,并主動與裝載機司機、煤場管理員、磅房計量員溝通交流,保證電煤順利出廠。”
早上7點首趟車進礦,進場10分鐘、裝車15分鐘,采樣5分鐘、出礦到碼頭30分鐘、礦邊碼頭到卸貨轉運碼頭8個小時……通過環節細化,時間量化,徐殿洪再一次順利完成任務。“只要能讓運輸車輛在礦上‘跑得快一些,保供工作也就更順暢一些。” 徐殿洪說。
2022年5月13日,李露一走進辦公室,就看到了兩眼通紅、布滿血絲的徐殿洪。顧不及回復李露的關切話語,徐殿洪單刀直入匯報起工作,“李總,昨天我跟著耳海煤車一同回廠,結束了這段時間的駐礦工作。如今礦上的人慢慢接受了我們,我們在那邊開展工作也越來越順利……”守在飲水機旁等水燒開的李露接過話匣:“近期耳海煤礦的長協煤都按時到廠,這都與你們的努力密不可分,辛苦你們了!”李露邊說邊將手中泡好的茶水遞給徐殿洪,一并遞過去的,還有對徐殿洪等一批駐礦員的致敬與肯定。
目前,黔西電廠電力保供的難度還在不斷升級,盡管如此,該廠“跑煤人”越是艱難越向前,全力以赴堅守在電煤采購第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