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市財經商貿職業學校是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自2011年起承擔民族班教育任務,為新疆培養眼視光專業緊缺型技術技能人才。近年來,該學校堅持立德樹人辦班方針,在民族班教育管理中凝練出“植入愛國情懷”“融入文化內核”“嵌入專業技能”的協同育人模式,收到顯著效果,實現每屆民族班畢業學生對口實習率100%,就業率100%,成為新疆眼視光行業高度認可的中堅力量,為邊疆人才培育作出突出貢獻。
植入愛國情懷
鑄牢思想根基,為民族班學生植入愛國情懷。學校以思想政治課為主渠道,共編寫800多堂思政課,著力培育和踐行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突出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牢固樹立五個認同、四個自信思想,引導學生自覺踐行報國之志和強國之行。通過班會課和“疆仔說”特色校本課,從微觀層面生動展現愛國者的感人事跡和榜樣力量,激發起最廣泛和最濃厚的情感共鳴,引導同學們自覺地向榜樣學習、做忠誠的愛國者,從而為愛國主義提供最強勁的精神動力。近年來共舉辦了200多期“疆仔說”,引領學生將個人職業生涯規劃與新疆經濟社會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樹立心有大我、肩有大任的奮斗目標。
以民族班學生為主體,圍繞國旗國歌、國家安全、民族團結、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等月主題教育,將德育活動系列化,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校內外拓展實踐活動,增強同學們對祖國和民族的認同感和忠誠感,為新時代愛國主義提供著力點和落腳點。以“三全”育人為導向,分階段對民族班學生進行思想上的引導、心理上的疏導和生活上的指導。安排黨員教師或優秀教師擔任學生在校期間的導師,實行一對一結對子,學校100多名黨員教師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言傳身教,引導學生聽黨話、跟黨走。
融入文化內核
促進文化交融,為民族班學生融入文化內核。學校在民族班開展多元文化交融,筑牢共同體意識,以文化人,動靜態融合形成多元的文化教育氛圍。結合實際建設民族團結文化墻,激發和熏陶學生對中華民族文化的熱愛,理解中華民族文化的豐富內涵和時代意義,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形成勤奮努力、積極向上的民族團結文化教育氛圍。定期開展古詩詞吟誦、探尋廣府文化等文化活動,增長學識,美化心靈,提高修養,加強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全面實施粵疆兩地學生“同學”“同宿”“同餐”等“三同”工作,增進各民族學生思想文化、學習、生活之間的交流交融,讓黨的民族政策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以學科文化為基礎,整合校內外教育文化資源,深入挖掘傳統文化、民族文化、校園文化中的育人元素,不斷提升學生人文素養,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促進多元文化共融。學校將嶺南文化、產業文化、粵商文化、企業文化等元素融入商道文化長廊、專業實訓室和民族班學生生活區,學生在融多元文化于一體的校園文化環境中耳濡目染,增強文化認同感。通過精彩紛呈的購物節,體驗文明禮儀、誠實守信和團隊協作的商道文化內涵;活力四射的體育節,展現自我風采;博采眾長的技能節,培育工匠精神;百花齊放的藝術節,感悟多元文化魅力。由此逐步完成文化融合的自我構建。
嵌入專業技能
把握教育規律,為民族班學生嵌入專業技能。學校緊緊把握職業教育規律,實施一年級“職業體驗”、二年級“入崗見習”、三年級“頂崗實習”的“嵌入式”人才培養模式。確定“集中實習、統一住宿、統一要求”頂崗實習工作思路,制定合作醫療單位的遴選標準,實施導師兩地聯動管理與實訓指導,確保實習安全與質量。
“嵌入式”工學結合培養,新生入學第一周,安排“職業體驗”。學生到企業進行輪崗觀摩體驗,由企業派出導師進行工作流程示范,讓學生對職業的工作流程、方法、工具、環境、職業形象等產生整體認知,培養職業興趣,明確生涯發展目標。
第一、二學年的暑假安排學生進行為期6至8周的“入崗見習”,了解行企業文化、體驗企業規章制度、在見習過程中發現問題,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學習動力,推動學生校內學習的積極性。
“頂崗實習”階段由眼視光與健康系負責統籌,指導學生開展實習工作。學校基于校企協同育人理念,創新“嵌入式”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體系,在頂崗實習前夕,持續9年開展為民族班學生義診配鏡的專業見習項目,服務達1000多人次,在真實具體的工作任務中培育工匠精神。從企業遴選、上崗實習、評價反饋實行集中實習、集中住宿、集中管理全程“嵌入”管理,班主任、內派老師、專業老師、企業導師“四導師”全方位護航、陪伴成長,有效提高學生在當地頂崗實習的培養質量,實現高效的實習管理。實習質量較好,擦亮了學校的品牌形象,實習生受到新疆眼視光行業的青睞。自2015年起,學校陸續與新疆多家三甲醫院簽訂校企合作協議,集中安排學生到優質視光醫療機構頂崗實習,從醫院聘請業務骨干擔任實習指導老師,在業務流程、操作規范、技術技能等方面給予臨床指導,標準化考核,使學生實現了從新手到熟手,再到能手的較快轉變。
(廣州市財經商貿職業學校?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