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劍 晉宇
春節前,家中客廳擺放了一顆碩大的朱頂紅蠟封球。每天關注著它的生長變化,欣喜地看著它出葉抽箭、華麗綻放,直到3月初花兒才逐漸凋落(圖1)。留戀朱頂紅的明媚嬌美賦予的喜慶祥和,更覺得它本身為多年生草本植物不應被當作“一次性”花卉,于是開啟了蠟封朱頂紅栽培復花的首要步驟——花后處理。
蠟封朱頂紅的花后處理主要包含以下幾項操作:
一、修剪殘花
蠟封朱頂紅在生長過程中大量消耗著鱗莖內貯存的養分和水分。修剪殘花的目的在于避免花后結實產生的營養消耗。具體操作為:用醫用酒精對刀具進行擦拭消毒處理,在位于花莖頂部的花梗處剪去殘花(圖2),保留完整的花莖直至它自然枯萎,以避免病原菌的侵染。
二、破除封蠟
厚實密閉而又鮮艷奪目的蠟封層增添了蠟封球養護潔凈便捷、美觀奇特的優勢;對于朱頂紅植株而言,這層封蠟卻猶如堡壘阻礙了根系的生長和水分吸收。破除封蠟的操作如下:選用鋒利的刀具,將刀尖部位嵌入封蠟內4~5毫米,自上而下小心地縱向剖開蠟封層(圖3)。把球體旋轉180°重復同樣的操作,將厚實的封蠟切為兩瓣并完全掰除。最后,拔除蠟封球基部的金屬底座(圖4)。通過以上的操作,打破束縛在朱頂紅鱗莖內外的“枷鎖”(圖5-6)。
三、鱗莖藥劑處理
破除封蠟后,朱頂紅的鱗莖直觀地呈現在了眼前,它較蠟封前的變化顯著可見:原來飽滿緊實的鱗莖已變得蓬松、手感空癟,之前肥厚多汁的約4~5層外層鱗葉變成了深褐色的膜質干枯外皮;此外,因為蠟封前所有根系以及部分鱗莖盤被平整地削除造成了創傷,又由于金屬基座的機械性插入固著,造成鱗莖基部不同程度地存在病菌侵染造成的霉斑甚至腐爛現象(圖7-8)。此時,鱗莖病害防治的藥劑處理必不可少,操作如下:首先,剝除干枯的鱗莖外皮直至露出淡綠色的鱗葉(圖9),并清理附著在鱗莖基部的腐爛物質。之后,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充分浸泡鱗莖2小時(圖10)。藥劑處理完成后,將植株放置于陰涼處瀝干24小時,等待盆栽養護(圖11)。
四、盆栽種植
隔日,采用球根類植物專用基質或者配制疏松透氣、利于生根的基質,將完成病害防治處理后的朱頂紅植株盆栽種植,基質覆蓋至接近鱗莖頂端1~2厘米處的位置(圖12),澆透水后放置于散光通風處促根(圖13),一周后進行正常養護管理。
以上蠟封朱頂紅的花后處理有利于促進鱗莖的根系萌生、營養生長,這是復花的關鍵。此外,它們后續的復花表現還受品種特性等因素的影響。“愛花的人,惜花護花把花養”,就讓我們延續蠟封朱頂紅的美艷芳華(圖14),扮靚幸福美好生活。
小貼士:蠟封朱頂紅生長開花期間無需進行整株噴霧,防止引起鱗莖腐爛,建議擦拭葉片保持葉面清潔即可;也可在養護之初破除球體基部的封蠟,淺埋于基質之內盆栽觀賞,既美觀新奇也利于根系的生長,花后及時修剪殘花、復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