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身造型時尚大氣,左車身和額頭位置印上了色彩鮮艷的鳳凰圖案,進入內部,可見約10平方米的空間內,配有起居室、小廚房、盥洗室等區域,沙發、空調、淋浴等一應俱全……在江門市技師學院汽車工程系實訓基地內部,一輛做工精細,印有學院標志的房車停放在顯眼處,吸引師生駐足觀摩,是近段時間學院內有名的“網紅”,而這輛房車的研制(研究與制造)者正是江門市技師學院汽車工程系的一群師生。
與企業聯動,組建師生團隊全面參與房車研制,這樣的舉措在五邑地區職業教育領域屬于首創,這是江門市技師學院在教學改革過程中下的一步“大棋”,是該學院服務江門市“全域旅游”戰略,優化汽車工程系產教融合模式的創新舉措。目前,這款名叫“泰林號”的輕量化房車已正式“下線”,預計在今年年底通過國家測試和認證后進入投產階段。
通過研制房車,走出“舒適區”
創新,是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引擎”。汽車工程系一直以來都是江門市技師學院創新改革的前沿陣地,近幾年來,該學院引入德國雙元制技術和資源打造的中德合作汽車維修專業班在職業教育領域頗具影響力,培養出大批符合國際認證標準的優秀畢業生,但該學院并沒有因此而滿足,進而把目光瞄準房車研制領域。
談及初衷,江門市技師學院黨委書記、院長王戟指出,在多年的辦學進程中,學院汽車工程系在普通汽車維修方面積累了突出的技術成果,在此基礎上,學院希望走出“舒適區”,探索未知領域,進一步豐富和創新產教融合模式,提升辦學實力。“結合江門正全力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區,以及房車經濟蓬勃發展的情況,我院決定圍繞房車研制做文章。”她說。
探究未知領域,需要企業力量的支持。經過多次調研和磋商,2020年7月,江門市技師學院和廣州國通集團(香港)有限公司達成合作協議,明確通過學院提供場地和主要研制人員,企業提供專業指導和設備的方式,在校內共建“房車項目行業大師工作室”和“房車改裝實訓基地”。“我們的目標是建成集房車技術理論研究、房車研制、房車試制、房車人才培養于一體的高質量平臺。”王戟如是說。
一群“新人”克服重重困難,收獲全新技藝
江門市技師學院汽車工程系主任、高級工程師禹德偉,高級實習指導教師方明海和一級實習指導教師陳卓山是“房車項目行業大師工作室”的教師成員,和他們一起并肩作戰的,除了企業的指導專家,還有10多位汽車工程系學生。
三位教師成員中年齡最大的禹德偉當時已年過50,年齡最小的方明海也年近40,都是普通汽車維修、檢測方面的資深專家,但研制房車并不在他們的“技能包”里,這意味著,年紀不輕的他們都要重新學習。“汽車技術很多方面總體還是有相通之處,而且我們一直以來都十分明確,技校教師要活到老,學到老,因此,我們對自己都有信心。”禹德偉說。
“房車項目行業大師工作室”組建后的第一個任務,就是根據企業要求,研制一款市場定價在20萬左右的輕量化房車。
真正開干后,工作室團隊遇到了不少困難。當時企業為團隊提供了一款小型貨車的底盤和駕駛室車身,要把其變成房車,需要經過外飾玻璃鋼上裝、車架連接、底盤鋪裝、制板雕刻、骨架焊接制作、水電管線敷設、廚衛設施安裝等一系列工序,每一道工序大家都是摸著石頭過河。“這些工序不是通過常規學習和按部就班就可以完成,都要考慮和底盤以及駕駛室車身是否適配,只要有一個細節沒做好,相關功能就無法正常使用。”禹德偉說。
由于研制的房車未來要推向市場,因此團隊成員還需要考慮各個部分的用材是否環保耐用、車身造型是否符合大眾審美等一系列問題,對大家來說既是壓力,也是動力。
人心齊,泰山移。在整個研制過程中,近20位工作室成員表現出強大的凝聚力。白天接受專業指導、深入企業一線學習和調研、開會研究各個工序的完成細節,動手操作,晚上回家后自學理論教材。即便到了晚上11點,團隊微信群也不時會彈出大家熱烈討論的信息。每實現一項技術突破,三位教師都會及時記錄下來,納入教學資源庫。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收獲的不但有房車研制的進度,還有自己身上的全新技藝。
經過大家一年多的努力,該款房車逐漸成型,整體效果收獲企業高度認可,經多方溝通和協調,還成功引入第二家合作企業——泰林模具(廣東)有限公司,該企業今年年初在鶴山建成了房車產業孵化中心廠區,提前為該款房車未來的產業化進程做好準備,該廠區還集房車研制、試驗和人才孵化功能于一體。前不久,首批(兩臺)房車正式“下線”,并被命名為“泰林號”,這對于汽車工程系乃至江門市技師學院而言,都是一項重大的創新成果。
房車賣點足,市場前景佳
談起自己和學生共同研制的“泰林號”房車,陳卓山總是滔滔不絕:“車身軸距長3350mm,配置了6個輪胎,但總質量只有2790kg,充分體現輕量化特點。車身材料很大一部分采用復合材料,因此房車整體具有防腐、保溫、絕緣、隔音、壽命長、維修成本低等優點。車身采用鳳眼式大額頭造型,能有效引導氣流、減小風阻,降低油耗。該房車還可以改型為能滿足社區服務、疫情防控、公安外勤、貨物零售等用途的專用車,很有市場前景。”
成功研制房車,學生是直接的受益者。“剛開始我的視野是比較狹窄的,認為自己的未來定位就是汽車維修。加入工作室后,我參與了車身外觀設計、車身焊接、防水地板安裝等核心工序。一年多時間,每天都在成長,才發現自己的未來有無限可能,未來我會嘗試進入汽車研制領域就業。”工作室學生成員陳賢博說。
研制首款房車只是江門市技師學院汽車工程系改革創新的第一步,接下來該系將以“房車項目行業大師工作室”和“房車改裝實訓基地”兩大平臺為核心,構建全新的課程體系,課程體系會包括學習在底盤加車身的基礎上研制房車,研制不同配置的房車、售貨車、雪糕車和婚紗攝影車等專用車型,同時會深入學習這些車型的總布置設計、電器電路安裝、排水系統安裝等。
“我院將以房車項目的開展為契機,與企業共建校內學習型工廠,校企雙方會合作開展科研和產業項目,力爭實現既為企業研制產品,又為社會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的雙贏局面,更加精準地助力我市‘全域旅游戰略。”展望未來,王戟如是說。
(通訊員? 譚棠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