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南京明孝陵博物館拾級而上,抬頭便可看見“金文大師云錦藝術館”的巨大logo。“這是我們自己設計的一個品牌標志,由四個‘金字堆疊在一起組成,中間的云朵代表了云錦這一概念。同時,‘金字的上端是‘人工的簡筆畫形式,寓意云錦由手工制作而成這一概念。”金文介紹。
作為國家級云錦工藝美術大師,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云錦)代表性傳承人,剛剛獲得2021“中國非遺年度人物”榮譽的金文,一身T恤加牛仔褲的簡單裝束,身上有種謙謙君子的淡雅。
潛心學習研究,成為新中國“龍袍制作第一人”
“年年機杼勞役,織成云錦天衣。”南京云錦,以其美如云霞而得此名,和四川蜀錦、蘇州宋錦并稱為“三大名錦”,是人類最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40年前,金文被分配到云錦研究所云錦車間。在那里,他遇上了十來位云錦老藝人,知道了很多瀕臨失傳的技藝。金文將這些技藝一筆一畫記錄下來,潛心學習研究。同時,他也利用業余時間學習云錦相關的考古學、織物組織學、絲織學等知識。
1979年,云錦研究所接到任務,要為北京定陵復制一大批包括龍袍在內的明代皇宮云錦。金文告訴記者,復制龍袍最難的就是對章。一件龍袍左右中縫由四幅拼成,所有紋樣都要銜接對章。“如果兩邊的紋樣最終不能完全對接起來,弄不好不僅是一年的功夫白費,十幾萬的金線、銀線織進去也就再抽不出來了。”尤其是氣候對云錦織物的影響也特別大,春夏秋冬,刮風下雨都直接影響織物的縮力,織造時都要把這些因素核算出來,沒有刻苦鉆研的工匠精神,是很難做成的。
挑戰就是機遇。經過一年多的努力,金文成功復制出明萬歷皇帝龍袍,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第一位龍袍制作者。他還一口氣復制出了三件龍袍,獲得當時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最高獎“珍品金杯獎”。其制作的龍袍,還被國家科委作為中國古代科技成果,送展日本筑波國際博覽會,享譽海外。
講好云錦故事,讓“失落”的云錦引領時尚潮流
耀眼的金線、五彩的蠶絲、斑斕的孔雀羽毛……云錦作品雖然精美絕倫,但更多時候卻被“束之高閣”。一方面是貴,動輒數萬元,消費者難以承受;另一方面是慢,木機妝花技藝不能被機器取代,必須使用大花樓機,兩個熟練工忙碌一整天,也只能生產四五厘米。
如何讓“寸錦寸金”的云錦走進普通尋常百姓家?金文著手市場化轉型,從動輒數千上萬元的屏風、服裝、包包,到百元內的口罩、絲巾、胸針,南京云錦正以全新的面貌融入人們的生活當中。
今年是虎年,他便將虎的元素融入云錦作品中來。“這幅作品名叫《虎嘯福來》。正中間是一只正在上山的虎,取步步高升之意,因為老虎上山則遨游三山五岳,步步登高而順風順水。老虎回頭一笑,‘笑和‘嘯同音,也就是聽到老虎的嘯聲,福氣就來了。虎的一側是三朵牡丹,牡丹是云錦中表現大富大貴的標志性圖案,三朵牡丹也就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寓意千千萬萬的富貴。虎背后的青山長城則是祖國壯麗山河的風景線,寓意祖國富強、國泰民安和繁榮昌盛。”金文告訴記者,《虎嘯福來》是一個桌面擺件,小巧易攜,可以自己收藏放置于家中展示,也可以作為伴手禮贈送親友,進而擴大云錦的傳播力和影響力。
“云錦的制作先是設計,其次是意匠挑花,然后才是織造。云錦的創意很重要,作為非遺傳承人,我們要做的就是講好云錦故事,并通過市場化的方式,讓更多人看到云錦、了解云錦、愛上云錦,讓‘失落的云錦文化能夠回歸現代生活、引領時尚潮流。”金文說。
與時代接軌,打開傳統手工藝市場的大門
“云錦的制作先是設計,其次是立意,它首先要成為一個故事。最后才決定怎么去做。”如今,金文的作品已不只局限于復刻古代織錦,在西方文化的滲透下,他還創作出一系列抽象派當代作品,如“錦繡前程——中國當代織錦、刺繡藝術展”中展出的云錦《湯莎會》。
莎士比亞誕辰400周年時,金文攜此作品去英國參加藝術節。作品里中國的《牡丹亭》劇主角杜麗娘和英國《羅密歐與朱麗葉》劇主角朱麗葉,背后站著兩位劇作者——同時代出生的湯顯祖與莎士比亞。周邊場景為第一次演湯劇的“黃鶴樓”劇場和一直演莎劇的“環球莎士比亞劇院”,展現了中西經典文化的碰撞與融合,色彩明快,虛實相映,層次分明,又賦有現代感。
《萬象太平》乃造型時尚的現代云錦,用“視錯”藝術風格創作,只用一個紋樣,無縫穿插貫通,變象豐富。象的疊加成萬象之勢,“萬象”意指“景象”,有“氣象萬千”之意,“太平”是指象的頭上戴有平安花,鼻子卷著如意,即太平如意之意,合意指現在正處在太平盛世,萬象太平也就是盛世太平。作品從不同角度觀看呈現出立體效果。
此幅作品的創意來源于熱門歌曲《傳奇》中的一段歌詞,由金文女兒設計。作品反映了一個人單相思時的心理路程,從作品實物底部角度可看出歌詞的藝術字呈現效果,“想你時你在天邊,想你時你在眼前”,展現出一種夢幻般的美好思念瞬間。將歌詞的內容隱意地融在時尚圖案里,像絲絮一樣捉摸不定,有一種理還亂的感覺。
談及傳承問題,金文表示,女兒現也在工藝美術領域中學習,給予他很多符合當代年輕人的審美創作靈感,希望她未來可以將這門手藝傳承下去,也希望有更多的人愿意來了解、有興趣學習云錦織造。所謂“傳統工藝,現代表達”,即是將老手藝與現代審美喜好相結合,方能打開傳統手工藝市場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