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市第一一三中學陶育實驗學校九年級開展中草藥主題研學活動
在老師家委的組織下,廣州市第一一三中學陶育實驗學校九年級的同學們前往神農中草藥堂,開展了一次豐富多彩的研學活動。
在這個草藥蓊郁的藥園子中,周圍的空氣仿佛浸潤了中草藥的清香。同學們在中草藥堂的老師的專業指導下,認識各種中草藥。“我們懂得了路邊隨處可見的毛茸茸的‘小刺猬是蒼耳;我們見到‘大名鼎鼎的斷腸草;我們親手摸過藥學家屠呦呦提取青蒿素的青蒿……”同學們興奮地發現,中藥材原來“無處不在”。
經過一代又一代中草藥人的研究和發掘,中草藥的各種用途漸漸地被人們了解和運用,中草藥堂的老師為同學們詳細地講解:甘草,可調和諸藥,炙則溫中,生則瀉火;當歸,生血補心,扶虛益損;黃連,味雖苦,卻清熱明眸……在這過程中,同學們不但探索了“中草藥”的秘密,也激發了他們想更多地了解中草藥知識的興趣。
“我們了解到花也能做中藥。梔子,就是其中一種,它能解郁除煩、去火等等,功效可多了。還有像金銀花,清熱解毒、涼散風熱;合歡花,解郁安神、舒氣開胃、活血止痛……不僅是花,毒草也有其特有的藥用價值。斷腸草、一劍封喉、附子……許許多多連聽也沒聽過的草藥集中在這,我們大受震撼。”同學們興奮地分享著自己的見聞,“我們還認識了許多制藥的工具以及精通藥理的中醫藥大夫。從神農到張仲景再到孫思邈,古人用他們的智慧與辛勤研究中草藥,造福老百姓……偉大的中醫藥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同學們還親自動手,用做中草藥印染制作了精美的帆布袋。在老師的帶領下,同學們到中草藥園里取新鮮的中草藥,然后把不同形狀、色彩、氣味的中草藥錘到帆布袋上。活動中,同學們能聞到中草藥特有的香味,還領悟到創意勞動能把中草藥的美留下來。
一天的研學時間雖然短暫,但同學們收獲頗豐。“我們探究中醫理與其他學科的結合;我們認識跨界的中草藥人;我們品讀中草藥里的詩詞;我們學習中藥里的仿生學等趣味內容。通過學習,我們驚嘆中醫藥的博大精深和中醫人無私奉獻的智慧;我們感受到中醫藥文化的大美!中醫藥文化是我國流傳下來的偉大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我們要將其繼承和發揚光大!”參加活動的九年級學生韓雨桐說。
學子微語
九年(3)班? 吳立穎
今天去了百草堂,看了很多的草藥,了解了他們的用處,覺得中藥很是講究,藥性分五味——酸、苦、甘、辛、咸,四診有望聞問切,經絡有五臟六腑,不得不夸贊古人的智慧和力量。
歷史上有這么一批中醫藥人他們通過辛勤鉆研為人類的健康作出貢獻,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范仲淹。小時候,范仲淹問算命先生:“您看我長大后能當宰相嗎?”算命先生回答:“小小年紀,口氣不小。”他便又問:“那我以后能當醫生嗎?”算命先生問他:“為什么兩個志愿相差這么大?”范仲淹回答說:“唯有良醫和良相能夠救人。”算命先生說:“你有這顆心,真良相也。”范仲淹接著說:“不為良相,便為良醫。”果不其然,后來他走入仕途,成為了一名良相。他在《岳陽樓記》里寫道:“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他時刻用這話提醒自己為官要濟世救人,這種精神和良醫精神是一致的。這是令我印象深刻的故事,感嘆范仲淹心懷天下蒼生,為天下人幸福而無私奉獻的精神!這次學習,也感嘆中草藥的博大精深,記憶深刻!
九年(3)班? 尹翌揚
通過這一次的神農草堂研學活動,我們了解到了傳統中醫中藥的發源和發展過程,從先古以來的神農氏嘗百草到現代中藥治療新冠肺炎,都是開發和采用了中國廣闊土地上的藥用植物。野生的草藥是我們中國藥品發展的堅實基礎。這次活動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正是有了從先古到現在醫學家們的勇敢嘗試與努力,才換來了今天人們的健康生活。他們身上的那種堅強勇敢、開拓進取、堅韌不拔的品質,是我們中華民族最寶貴的財富,正是我們要學習的精神品質!
九年(1)班? 李輕騰
今天游覽了神農草堂博物館,錘染制作的過程雖然錘得手臂酸痛,但這是一種全新的體驗,意義深刻,耐人尋味!我在園區認識了很多草藥,雖然看上去平平無奇,但每個都有豐富的藥用價值,如:活血化瘀、清熱解毒、涼血消斑、清熱散結等。這次親臨其境的體會到了中醫藥文化的博大精深,大家應該弘揚中醫藥文化,讓中醫藥文化淵遠流長。
九年(2)班? 馮玉彤
研學活動讓我了解了許多歷史上的醫學名人和中醫藥文化,如炎帝是醫學界的開山鼻祖,他無私地為人們看病,為解決人們的病痛疾苦,他還一次又一次地親身嘗試藥草,最后不幸吃了斷腸草,中毒而死。聽老師講解著炎帝的生平故事,不禁覺得炎帝是一個勇敢無畏、無私奉獻之人。
張仲景在任長沙太守期間,每個星期坐診一天,他熱情地接待并細心診治求醫之人,后因為應接不暇,把診所搬到長沙大堂,公開坐堂應診。
這次研學活動讓我了解了世界上許多品格優秀的醫學名人,同時也讓我學習了不少中醫藥文化,對中醫藥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九年(4)班? 張? 朵
參觀神農草堂讓我了解了許多關于中醫藥的文化,比如,各種中草藥的形狀、藥效,有的中草藥有劇毒等,中醫藥有陰陽之分,我們還動手用中草藥設計了美麗的圖案,我覺得這次活動很有意義,收獲頗多。
九年(2)班? 林致燊
通過本次活動,我了解到了許多中醫藥相關的文化,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醫藥故事便是關于扁鵲的故事。有人曾詢問扁鵲,在他們家中誰的醫術最高明,扁鵲回答道:第一是他的大哥,第二是他的二哥,第三才是他,之所以他的大哥、二哥不出名,是因為他的大哥是在病人的病還未發作時就治好了,他的二哥是在病人病得不是很嚴重時就治好了病人,而扁鵲自己是在病人快不行的時候把對方治好,所以大家總是認為扁鵲可以起死回生,故而出名。
除了這些有趣的故事以外,我還了解到了類似算盤般的九宮格和古人的陰陽調和的說法,同時還欣賞到了很多沒見過或少見的藥材。我感覺這次活動非常有意義,讓我開拓眼界的同時,了解到了中華中醫藥學的傳統文化。
九年(3)班? 張睿桐
通過這次研學體驗,我了解到許多中醫文化,“神農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正因為一代又一代中醫藥人像神農一樣鍥而不舍地鉆研中草藥的藥理,如今的中醫藥技術才如此發達。
我還了解到中草藥具有“跨界”作用,例如,啟發科學家設計魔術貼的蒼耳,縱綠叢中一點白的貓須草,葉莖和葉片上長滿刺的兩面針……還了解到了它們的種子,例如蕨類植物背后的孢子,像海膽中金黃的“膏”,一粒粒的。
當然,讓我感受最深的還是捶染活動,讓我體會到了團隊的力量是強大的,兩人一組相互配合,齊心協力也是一種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