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雅靜
破題之鑰
熟悉日記格式
注意日常搜集材料
行文時合理地安排材料
作文題目
請以“回首剛剛那過去的時光”為題寫一篇日記,訴說你的心語。
文題解讀
“語文為王”的時代,中考語文成績成為中考總成績重要的區分度。近幾年來,中考語文的確發生了許多變化,內容多元化,注重考生的主觀體驗。語文試卷不僅容量上有了比較大的增加,試卷的難度也有了明顯的變化,作文又占據著語文試卷的“半壁江山”。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第四學段(7-9年級)“表達與交流”中明確指出:“能就適當的話題作即席講話和有準備的主題演講,有自己的觀點,有一定說服力”“寫作要有真情實感,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感受、體驗和思考,力求有創意”。
2022年山西省中考作文題目以新課程為引領,緊扣教材要求。一道寫日記,一道寫演講稿,都具有鮮明的課程意識,落實了教材“讀寫一體化”的理念。兩道題題面都比較樸實親切,能較好地把學生帶入教材場域和生活現場,引導學生真實而有創意地寫作。同時引導語文教師,寫作教學中要回歸學生真實的“交際語境”,回歸到寫作教學的基本規律上來,充分利用好教材序列扎扎實實地教,扎扎實實地練。
筆者認為,日記寫作應該成為學生的一種生活和習慣,讓日記成為學生關注生活、思考生活、發現生活的一扇窗。八年級下冊“活動·探究”單元,如果教師能夠引導學生“讀”了、“寫”了、“賽”了,真正“做”扎實了,學生在考場上自然就多一分從容了。
技法點撥
今年山西省中考作文的兩道題目都是情境性很強的應用類文體寫作,其中題目一“回首剛剛那過去的時光”,要求寫成一篇日記,訴說考生的心語。對于孜孜勤學的初三學子,考生一定積壓了太多美好的回憶值得回首,日記也是常見的應用文體,寫起來難度不大。
這里值得注意的是,日記體往往有利于主觀抒情,不利于客觀敘述,考生倘若能跳脫出日記體的主觀限制,講出一個相對比較客觀的精彩故事來,一定可以在考試中大放異彩。
“回首剛剛那過去的時光”,初中生生活體驗有限,記憶庫可調動的素材相對而言,不是那么豐富,這就對考生有一個知識層面的硬性要求:所選素材要有可寫性,注重詳略得當等文學基本功。
體裁要求寫一篇日記,同樣是基本功的考察,同時注重的是學生初中階段的閱讀和寫作積累。日記一般分成生活日記、觀察日記和隨感日記三種。“訴說你的心語”很明顯是側重于隨感日記。
生活日記和觀察日記適宜低段學生。
隨感日記要求要高一些,就一篇文章、一本書、一部電影或生活中的某一件事情,抒發自己的感想。
日記中應以議論為主,敘述是為了議論,甚至整篇日記都是寫自己的感受。
要寫好隨感日記,要注意以下幾點:
1.重點要寫“感”
隨感,就是在讀了一本書或一篇文章,看了一部電影,經歷了某一件事后,自己的感想。因此重點應該放在“感”字上。至于書本內容,電影情節,事情經過,都不能以人作為重點來敘述。
2.寫“感”要實事求是
有的同學寫“感”,喜歡用表決心或空喊口號的形式來代替“感”,而且還脫離實際,任意拔高要求。人家看了很別扭,顯得不真實。其實“感”不在高,而在“真”。有什么想法,就寫什么感受,即使是一些暫時想不通的問題,也可以實事求是地寫出來。
3.記自己的所見所聞,記自己的思想認識和感情變化
在學習和生活過程中,每一個人都會產生一些思想,原來沒認識到的,現在認識到了;原來不是這樣想的,現在這樣想了。在成長過程中,每個人在感情上也會發生變化,原來對某人感覺不大好,現在好起來了;原來對某件事總是有點煩,現在感覺不怎么煩了,而且漸漸喜歡做了。這些,都可以用夾敘夾議的方式把它記錄下來。還就某一件事、某一個問題根據自己的看法和掌握的知識可以發表議論。
4.記事件的感受不要牽強附會
每個人都會對身邊發生的事產生一些感受,都會有自己的想法。在記敘過程中,可以穿插自己的感受。但這種感受一定要真實,自己是怎么想的就怎么寫,不要老是考慮這個想法對不對。有些學生,在自己的日記中也搬用套話大話,說一些違心的假話,這種心理是很不好的。
日記的形式是比較自由的,它不用審題,表達方式不論。有的內容比較集中,也可以有標題。總之,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都可以寫進自己的日記。
但還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要格式正確。一般在第一行寫清楚某年某月某日,如果是連續記日記,在進入新的一年時,要寫清楚是某年,之后便可以只寫某月某日,然后寫星期某,天氣情況。寫正文要另起一行空兩格。正文要寫當天內最有意義的事或某種深刻的感受,并且是自己見到、聽到或親身經歷的事。
其次,注意搜集材料。日記的材料從哪里來?從日常生活中來。材料可長可短,剛寫時有時可能不知所言,但只要每天寫點、每天觀察,慢慢就能把你的文章寫得有血有肉,活起來了。
最后,要合理地安排材料。如果具體地描寫幾件事或一件事,就應該分段寫,做到層次清楚,段落分明,條理清晰,詳略得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