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
從小在農村長大的我轉眼已在武漢這個城市生活了十多年,正如那句話所說,故鄉容不下肉身,他鄉容不下靈魂,為了生存兩點一線的生活日復一日,無聊到了極點。雖然現實不允許我追求詩與遠方,但是養點花充實充實精神世界還是可以的,于是,四年前開始了我的陽臺養花生涯。
和許多剛養花的新手一樣,剛開始是感性的狂熱狀態,恨不得把所有喜歡的植物都買回來,仙人球、風雨蘭、鐵線蓮、酢漿草、景天科多肉,我甚至還在陽臺種了黃瓜、草莓、番茄……折騰一陣子后被現實調教成了冷靜的理性狀態,分析了自己的實際情況和環境后最終保留了仙人球、酢漿草、風雨蘭這三種易管理占地少的植物,而時至今日,我對仙人球和酢漿草的熱愛絲毫未減,今天就來說說我的最愛之一——酢漿草。
不了解酢漿草的花友第一反應大概就是 “不就是綠化帶常見的紅花酢漿草嗎,這有什么好養的?”別急,先來看看四年前吸引我愛上酢漿草的幾個品種吧(圖1-5)。
怎么樣?是不是對酢漿草了有新的認知?四年前優秀的園藝品種相對比較稀缺,時至今日,在國內花友的努力下優秀的新品種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經不起誘惑的我錢包更加捉襟見肘了,哈哈。
其實,我喜歡酢漿草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收種球。看看我首次養酢漿草時收獲的部分種球吧(圖6),是不是很有趣?當你親手一串串扒下種球時既解壓又會有巨大的成就感,簡直太幸福!
酢漿草花量大、花色豐富、花期長、株型緊湊矮小(占地少)、易管理(幾乎無病蟲害),可以說幾乎沒有缺點,唯一算不上缺點的缺點是對陽光要求比較高,至少需要有沒什么遮擋的南向陽臺才能養出比較好的狀態,有全日照露養條件是最好的。光照不足不僅株型差、花量少,而且種球產量極低,我曾經嘗試過用大功率植物補光燈養酢漿草,雖然效果媲美陽光,但是買燈和后期消耗的電費實在太貴,完全有違養花的初衷,所以我覺得根據自己的環境來養植物才是最理想的狀態。
酢漿草這種占地少的植物對“陽臺黨”無疑是很友好的,盆土肥等養護成本也特別低。由于它們大部分品種都有“一球爆盆”的能力,通常一個酢盆(口徑12*12厘米的酢漿草專用花盆)種1~3個種球就能開“爆盆”(圖7)。通過搭小花架或盤壓枝條的方式能進一步縮小冠幅,一平米的地方種上50盆綽綽有余,是不是特別省地方?如果種球多、地盤夠大,可以用條盆種大盆的,花開爆的時候非常驚艷(圖8)。總之,小盆小爆,大盆大爆,都非常容易養出滿意的效果,相比較養景天科的多肉年年收獲空盆無數的那種挫敗感,養酢漿草更有動力把養花這個愛好堅持下去。
酢漿草多為一年生球根類植物(綠化帶的塊莖酢漿草是多年生),花朵授粉后能結種子,但種子繁殖可能會變異,通常以種球為主要繁殖方式。酢漿草分為春植和秋植兩類,春植類3~4月種植,秋植類9~10月種植。春植酢漿草目前各方面都遠不及秋植酢漿草,品種也單一,觀賞價值不高,曾經短暫地種過幾個品種后就全部淘汰了。
秋植酢漿草又分為早花和晚花兩大類,早花類一般種下種球20天左右開始零星開花,30天左右就可以達到爆花的狀態,花期一般持續2~3個月左右,早花的葉片一般是窄長的,大部分品種有明顯木質化的細莖稈(圖9),特別是種球發芽過早或者前期缺光徒長后莖稈會長得很高,可以利用這個特征搭配合適的盆器種出垂吊或棒棒糖效果,這是晚花類沒法比的。
晚花類種下種球后會有3~4個月葉子生長期,直到葉片長的滿滿一盆才開始零星開花。比如10月初種下種球,2月左右開始開花,3~4月爆花。晚花類的葉片一般為類圓形、心形、蝴蝶形等等,葉片的觀賞價值比早花類的要高(圖10),花量也很大,株型更緊湊矮小,對通風要求更高,沒有早花酢那樣明顯的木質化莖稈。晚花酢的品種更多更豐富,但是不同品種開的花相似度很高,種球很小收球容易遺漏,所以現在我很少養晚花酢,基本以早花酢漿草為主。雖然這樣一來冬天沒花觀賞,但更加方便統一管理。
每年5~6月植株會逐漸枯萎休眠,這就是激動人心收獲種球的時期了。不同的品種收獲的種球大小也不同,一般早花的種球大,晚花的要小很多。除了品種原因外,播種的母球大小和種植水平也會直接影響種球的大小和產量,播種時的種球越大,枝葉越茁壯茂密,開花量也越大,枝條的抗性越強,后期生長的種球也越多越大。
收球后一般用小紗袋或者盒子裝起來,放到通風干燥沒有陽光直曬的地方保存。種球在高溫環境下會持續休眠,直到氣溫穩定在25℃左右后會蘇醒發芽,早花類的很多品種6~7月就會蘇醒發芽,這時不用理會這些芽或者把芽掐掉即可。晚花類種球蘇醒的遲些,基本要到9~10月才醒。到了適合種植的時間,不管種球有沒有發芽,直接種下就好。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夏季如果房間開冷氣會提前打破種球的休眠,合適的氣溫使得種球瘋狂地長芽,大量消耗了種球貯存的養分,不利于后期生長,應盡量避免這種情況。
如果想要種球的收成好,不論早、晚花酢漿草,我都不建議密植,酢盆大小的盆子一盆種一顆種球是最好的。低密度的種植讓枝葉充分吸收陽光的同時也增強了通風,大大減少了冬季和春季陰雨天得灰霉病的幾率,只要植株安全越冬,絕收的概率非常非常小。
記得剛養酢漿草時賣家再三叮囑不能用園土,也不能地栽,地栽不會發芽,我一個陽臺黨也無地可栽,也就無從驗證這個說法了。至于園土,我曾經浪費了不少的錢買山土、園土和所謂的沙壤土,確實也有品質很棒的,但十分不穩定,而且土中蟲卵和雜質非常多,為了省心最終全部改用以泥炭土為主的介質。通過前幾年的各種豪華配方土試驗,得出了一個結論,大部分植物完全不需要那么復雜的培養介質,特別是酢漿草的配土,很簡單,泥炭土和輕石(或珍珠巖)按3比1左右的比例混合,輔以適當比例的有機底肥或者緩釋肥就能茁壯成長,十分省錢!
不論早晚花,酢漿草的生長適宜溫度大概是18~25℃左右。低于零度要做好防凍措施,早花類耐短期-5℃左右的氣溫,連續低于-5℃可能會凍傷凍爛種球。晚花較早花要稍微耐寒一點,但因為枝葉更茂密、更容易感染灰霉病,所以防寒的同時還要密切注意通風和空氣濕度。氣溫過高則生長緩慢、黃葉落葉、還可能會僵球爛球,新枝葉也有被強烈的陽光曬干枯的風險,拉遮陽網則枝條嚴重徒長,影響株型。以武漢為例子,每年9月中旬至10月初是理想的種植時間。
今年8月中旬氣溫驟降,我朋友見種球的芽萌發得太長就全部種下了。我知道后告訴她種的時機不對,氣溫還會回升,但既然種了也只能順其自然。果然,后面氣溫飆升到37℃,直接把她的酢漿草葉子曬死了,接下來種球萌發新芽后又被曬死,如此反復,直到10月左右才有所好轉。我今年種得很晚,10月中旬才種下,比朋友晚種整整兩個月,大部分品種11月中旬開始爆花,11月底大量爆花,但因為11月氣溫以低溫為主,還是有部分品種沒能達到爆花狀態,我朋友的酢漿草則一直都是零星幾朵地開。可見,種植種球的時機非常重要。
至于底肥,我買過發酵好的有機肥,也嘗試過自己用EM菌發酵餅肥,但都會招來很多蟲子,特別是自己發酵餅肥,過程繁瑣周期長,氣味真的超級難聞,所以最后還是用了奧綠A2緩釋肥當底肥,很省心,唯一需要注意的是用量不能過多,用多了一樣會燒苗。話說回來,如果不介意蟲子的問題,我覺得還是有機底肥見效更明顯,價格也要更實惠些。
整個生長期我都沒有停止追肥,差不多一周左右追肥一次,前期以氮肥為主磷鉀肥為輔,花期以磷鉀肥為主氮肥為輔,美樂棵、花多多這些都可以,稀釋比例大概是千分之一左右,追肥還是遵循薄肥勤施的原則比較保險,灌根施肥后有噴壺的最好再噴施一遍葉片效果更佳。
雖然酢漿草品種豐富花色美,也沒有什么明顯的缺點,但我建議還是多看多了解,確定適合自己的環境后買幾個最喜歡的品種就好,不建議當品種控,養得太多對財力、物力、精力都是極大的考驗。
最后,種下種球前期要注意防老鼠和鳥,特別是剛剛長出幾片嫩葉的那段時間,老鼠會把整盆的種球吃得干干凈凈,我剛養酢漿草那年就被老鼠吃掉了很多種球,迫于無奈買了金鋼網做了個籠子,晚上把酢漿草搬進去早上再搬出來,直到酢漿草枝繁葉茂后才基本安全了。還需要注意的是為了避免連續陰雨天植株感染灰霉病腐爛,花期盡量及時清理掉殘花,避免堆積至盆土中。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經驗心得,最后給大家推薦些我養過的覺得優秀的早花酢漿草品種吧。(上文四種也推薦,其中‘櫻桃石是晚花酢漿草)。
下面這些品種適合稍微密植種垂吊或者棒棒糖效果,他們都有半木質化的枝條,不管前期枝條長到多長,后期靠近頂端的枝條上會萌發很多芽點,每個芽點都能長出一小叢葉片然后開出很多花。在氣溫還較高時種下種球后放在缺少光照的地方給足水,枝條很容易徒長到想要的長度(圖11-16)。
橘黃橘紅色系中我養過‘橙纖細‘淘寶紅‘九妹和‘閃光橙,到目前為止,我覺得‘閃光橙和‘九妹是這個色系中最好看的,是明亮醒目充滿活力的橙色。‘淘寶紅花色最深,最淺是‘閃光橙。我覺得‘淘寶紅的花色太深了,不是大紅色,是深橘紅色,花喉顯得沒靈氣,‘九妹和‘閃光橙的花色恰到好處。‘閃光橙是這個色系中花朵最大的,也是‘三色腎的加強版。
‘三色腎目前有四個版本,圓瓣(最初的原版)、窄瓣、卷瓣和淺三色。窄瓣、卷瓣版應該是通過播種繁殖后產生了變異導致的,文章開頭放的那張圖片就是窄瓣版本的,我還是覺得圓瓣最好看。淺三色則是人為培育出來的新品種,我今年還只有一個小球,開了三朵花就不放圖片了,有點像‘三色腎和‘閃光橙的結合體,但是淺三色的花瓣會褪色,褪色后卻是另一種美。
‘玫紅三色也叫‘美杜莎,是繼‘三色腎之后培育出的新品種,擁有‘三色腎所有的優點,花色更加艷麗。因為我今年種得太晚,完全沒有發揮出它的優點,主要參考花色就可以了。
‘日珥‘月暈‘極光是三姐妹,不仔細對比很難區分,所以我只養了‘日珥。‘糖霜‘西柚和‘日珥都為粉色系花,主要是花瓣的形狀和花喉色不同,花色區別不大,挑其中一個養就夠了。
以下品種適合密植才容易達到理想效果,但同時要考慮花期后的通風問題(圖17-19)。
‘冰淇淋系列除了‘紅雙色以外還有‘粉雙色和‘藤雙色,它們的花朵正面都是白色的,美就美在花瓣背面一側有一抹紅色或粉色背紋,起到了點睛之筆的效果,透過陽光從正面看若隱若現的那一抹紅顯得十分生動可愛。‘藤雙色因為花朵更小又沒有其它區別所以淘汰了,‘粉雙色和‘紅雙色中養一個就可以。
‘櫻桃圣代是‘雙色冰淇淋的后代,也是近年的新品,種球比‘冰淇淋系列大很多,枝條的分枝也略多,可以適當降低種植密度。氣溫高的時候能開出近似大紅色的花色,密植后十分惹人喜愛,我的最近才開,但因為氣溫很低,開出來的花色偏淺,有點接近玫紅色。
‘鮭魚紅玫瑰酒窩感覺花量比前面那些早花酢漿草要略微少一點,但也有可能和我種得晚有關系,密植效果很壯觀,所以先歸類為適合密植。這個品種花色真的超級美啊。
最后就是花量大、株型緊湊矮小、能輕松一球爆盆的品種了,這類品種不需要密植,一般一個酢盆種1~2球足夠(圖20-25)。
‘糖果盒系列目前增加到了十個左右,可以說這個系列每個品種都值得擁有。我本身是不太喜歡玫紅色系花的,但‘尖晶石這個品種各方面實在優秀。放在最后的‘紅金和‘薯紅是我目前最喜歡之一的品種,我找不到詞來形容它們的美,靜靜地賞花就好。
在著筆寫這篇文章的第一個周末,我又拍了幾張陽臺酢漿草的近況圖片(圖26-27),看到了嗎?酢漿草已經進棚了,有個簡單的棚至少可以擋風遮雨,我才能安心的上班啊。人養花,花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