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惠偉
【摘要】教師要善于結合教學內容,展現人工智能應用生活場景,挖掘人工智能的價值,有效地服務于信息技術課堂。
【關鍵詞】人工智能;信息技術;小學課堂
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工作中引入人工智能技術,可以為教師的教學工作提供一定的便利,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在人工智能技術的幫助下,讓學生更了解信息技術,也便于學生在學習與生活中更好地應用信息技術,實現可持續發展。
一、認識人工智能,強化學生認知
教師應在課堂上帶領學生認識人工智能、了解人工智能,轉變學生對人工智能的刻板印象,讓學生真正了解和接觸人工智能。要想在信息技術課堂中應用人工智能技術,第一步一定是強化學生對于人工智能的認知,激發出學生對于人工智能的興趣,讓學生對人工智能產生一定的好奇。在這樣的驅動下,才能夠順利開展人工智能輔助下的信息技術課堂活動。教師需要帶領學生發現生活中的人工智能技術,并且為學生講述該技術的優勢,讓學生在了解這項技術的前提下進行信息技術課堂的教學工作。
如在小學信息技術“用鍵盤打字”一課的教學中,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教會學生打字,并強化學生對鍵盤的熟悉程度。在使用輸入法打字的過程中,輸入法往往帶有智能關聯詞語的功能,這就屬于一種人工智能技術。在課堂上,教師可以把人工智能技術作為課堂導入,詢問學生印象中的人工智能技術是什么樣子的;之后再引入課堂內容,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告訴學生:“今天老師教大家打字的時候,就有人工智能技術的幫助,同學們一定要好好感受,找一找人工智能技術到底藏在哪里。”這樣的課堂導入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帶著問題上課,全面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信息技術課堂中,教師可以帶著學生體驗人工智能存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讓學生對人工智能有更加深刻的認知,才能夠更好地在信息課堂中靈活應用人工智能技術。以身邊的人工智能案例入手,讓學生對信息技術課堂產生好奇,從而帶領學生走入信息化的世界。
二、結合課本內容,展現智能應用
作為信息技術課堂的輔助道具,人工智能技術在課堂中的應用必須與課本知識相結合,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的便利性,提升信息技術課堂的教學成果。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向學生傳達信息技術課堂中的重點內容,智能化的教學方式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理解,也能夠將重點知識以更加生動、鮮明的方式展示給學生。在人工智能技術的輔助之下,信息技術課堂的教學工作將會更加簡單、更具針對性。人工智能技術下的信息課堂改變了原本單調乏味的課堂氣氛,可以帶給學生更好的課堂氛圍。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甚至可以帶領學生體驗人工智能技術下的課件制作過程,讓學生在實踐中加深教材內容的印象,提升信息技術課堂的效率。
如在小學信息技術“初識‘WPS演示”與“編輯幻燈片”這兩課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原本教師在教學時就可以利用多媒體課堂為學生制作相應的幻燈片課件并播放,讓學生看到WPS演示的應用效果,了解幻燈片的編輯方式。但是在人工智能技術的加持之下,教師也可以改變原來的教學方式,讓學生也嘗試制作一次幻燈片課件。教師可以在上一堂課結束后為學生布置復習作業,讓學生在復習中鞏固課堂上教師講過的知識點,并安排學生以上堂課的主要內容來編寫“教案”,讓學生也充當一次課堂上的小老師。之后教師需要為學生挑選一個合適的幻燈片編寫軟件,在課堂上為學生演示如何操作,并讓學生親自動手,結合之前所寫好的“教案”,在人工智能軟件的引導與幫助下,完成一個幻燈片課件的制作。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讓學生親自動手制作精美的幻燈片課件,并且能夠讓學生去自主了解教材中的重要知識點。學生必須熟讀教材并認真復習,才能夠制作出優秀的課件,這樣既可以提升學生的實操能力,又能夠鞏固知識點,為信息技術課堂順利推進提供了幫助。
在教學中,人工智能技術能優化教師的教學模式,也能夠讓學生見識到身邊的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技術與多媒體課堂的結合,可以充分提升信息技術課堂中的互動性,打破傳統信息技術課堂的局限,帶領學生了解人工智能、領會人工智能,真正感受到信息技術的魅力。
三、借助生活場景,提高學生興趣
教師可以從生活中常見的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入手,借助趣味化的生活場景,提升信息技術課堂中的趣味性,將原本較難理解的內容形象化,提高學生對信息技術課堂的探究欲望。
如在小學信息技術“玩轉微信交流”一課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將微信的使用與信息技術結合起來。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解微信中應用的人工智能技術,如微信掃碼支付、人臉識別系統,以及在疫情影響下應運而生的“健康碼”等,都是生活中常見的人工智能技術。教師需要帶領學生深入了解微信這個軟件,結合人工智能技術的講解,讓學生知道微信除了聊天以外還有什么樣的功能,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與好奇心。
可見,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將課堂與生活結合起來,讓學生在生活中感受到信息技術與人工智能給生活帶來的變化,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產生自主研究的興趣,由此推動信息技術課堂的高效開展。
四、引導實踐操作,設計合作課堂
小學生思維的跳躍性較強,且處于活潑、愛玩的年紀,教師的教學工作只有從學生的興趣點入手,才能夠真正提升學生在課堂中的專注度。當前信息技術課堂的教學內容越發豐富,教師可以結合教材與學生的實際學習進度,適當調整教學順序,為學生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與課堂實踐方式進行教學。例如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結合人工智能軟件與智能編程軟件的使用進行教學,讓學生在人工智能技術的輔助之下,親自動手,完成簡易程序、軟件的開發工作。
游戲制作通常是小學生比較喜歡的環節,但游戲制作還是具有一定難度的。通過利用人工智能,就可以讓學生在簡單的操作之下設計一款游戲。教師在進行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帶領學生學習智能編程平臺的使用,讓學生嘗試在人工智能技術的輔助之下設計一款游戲。在制作游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合作課堂,以3人~8人為一組,合作完成智能游戲的開發。在一個開發小組中,應當進行游戲內容設計、策劃、編程開發等不同的崗位分工,教師可以根據對學生個人能力的了解,分配不同的工作內容,促使學生在合作中完成任務。這個時候教師需要注意觀察不同小組的制作進度,并關注學生的操作,若發現問題應及時進行糾正。當游戲制作完成后,教師讓不同小組交換已經制作好的游戲,并進行體驗試玩,交流探討對方小組游戲制作中出現的漏洞。這樣的方式能夠更好地提升學生對信息技術課堂的興趣,強化了學生的合作能力,鞏固了信息技術課堂中的重點知識,并提升了學生的實踐能力。
在引導學生實踐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以鼓勵與引導為主。在合作實踐課堂中,教師并不是課堂的主體,而是應該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任務的引導者。教師需要讓學生在完全掌握智能編程平臺的使用之后再進行實踐操作,讓學生理解抽象的知識與概念,真正強化信息技術課堂的教學成果。
五、體會人工智能,鍛煉編程能力
編程本身具有極強的技術性,對于小學生來說難度較高,這時適當運用人工智能編程平臺,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編程能力。以較為簡單的操作方式帶領學生感受編程的魅力,降低學生學習編程的難度,避免學生因編程知識難度較高而失去學習信息技術課堂的興趣。
如在小學信息技術“初識Scratch”一課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在教材的指導之下,帶領學生理解Scratch圖形化編程的實際意義,通過Scratch圖形化編程的教學,提升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編程本身難度較高,且較為枯燥,想要真正提升本堂課的教學有效性,教師就得設置相應的趣味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設法降低編程教學的難度,讓學生通過更容易理解的內容掌握這項技能。教師需要帶領學生認識編程機器人,并指導學生操作編程機器人,在這個過程中強化學生的編程思維,引導學生在智能編程機器人的幫助之下完成Scratch圖形化編程。
總之,人工智能技術的全面應用已經是未來必然的發展趨勢,將該技術應用到信息技術課堂當中,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對于這門學科的興趣,同時降低教師教與學生學的難度,從而展示信息技術課堂的教學成果,推動當前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有效落地。
【參考文獻】
[1]莫光琪,陳少懷.基于核心素養下小學信息技術課堂的教學評價與實踐思考[J].新教育,2017(10).
[2]查德清.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評價探析[J]. 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