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隨著廣州市各區學生返校復課,校園恢復了青春的活力。在青翠欲滴的廣州天省實驗學校(簡稱“天省”)中藥園里,同學們忙碌的身影再現,他們澆水、松土、除草,忙個不停。藥香悠悠,沁人心脾,讓人生出對生活無限美好的向往。
今年,世界衛生組織發布了《世界衛生組織中醫藥救治新冠肺炎專家評估會報告》,明確肯定了中醫藥救治新冠肺炎的安全性、有效性,鼓勵世界衛生組織成員國考慮中國中西醫結合模式(整合醫學模式)。
天省初二(9)班的朱珣慧、馮雯怡和張馨儀是中草藥文化愛好者,經常結伴去圖書館查閱資料,在中藥園移植栽培。博大精深的傳統醫學豐富了她們心靈,也滋養了她們的友誼。
面對反反復復的新冠疫情,三位小姑娘商量:何不做一冊宣傳畫,給大家普及一下中草藥在新冠肺炎救治中作用的知識?說做就做,在生物老師莫海珠、美術老師何敏沂的指導下,三人查閱資料,分工協作,用畫筆和顏料,生動傳神地描繪了法半夏、砂仁、附子、黨參、陳皮、瓜蔞、巴旦木、藿香、山茱萸等中草藥的形狀,并標注上每種中草藥的功效主治。在三人的共同努力下,一本《新冠中醫治療之中草藥介紹》宣傳冊畫順利完成,精美的圖片加上精確的文字介紹,讓人賞心悅目。這本畫冊被評為廣州市“中醫藥傳統文化進校園及社區”科普教育活動云端展示之中醫藥文化進校園學生文化創意作品設計一等獎。
傳統文化包含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生產生活實踐經驗,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智慧,是中華文明的瑰寶。據悉,天省一直倡導用優秀的傳統文化豐富教學資源,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探索和傳承祖先留下的豐厚文化遺產,除了草藥種植課程外,還專門開設了剪紙、書法篆刻等選修課,幫助學生打下扎實的文化基礎,促進學生自主發展。
(通訊員? 閆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