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人類。”
“為了我們的下一代。”
“人類延續地,刻不容緩!”
聯合國火星開發署地火廣場的游行示威口號不知不覺從指責各國政府的不作為變成呼吁通過“人類延續地”提案。這次游行示威有星火燎原的趨勢,不到半個月時間,各國首都相繼爆發相同主題的游行示威,一部分受重整災難影響較為嚴重的國家甚至發生了暴動,這讓本就風雨飄搖的國際局勢變得岌岌可危。
沒人知道游行示威隊伍的信息源是哪。無論是新一輪重整災難的消息,還是作為提案理論上只有火星科學委員會才知道的“人類延續地”,都是沒有對外公開的重要信息,結果卻變得人盡皆知。面對記者的采訪,游行隊伍嘗試統一口徑,只說信息來自內部人員,其他的一概不多說,但耐不住人多口雜和名利攻勢,隨著越來越多人爆料,信息源最終確定為“中國某位火星研究工作的內部人員”。
就在世界媒體準備將目光焦點投向中國時,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突然發出緊急通告:新一輪千萬級海嘯即將爆發,受影響區域共有三十三處。
其中包括廣東!
那天逃難時張浪看到的畫面應該會伴隨他一輩子。過去重整災難導致沿海地區高空氣流紊亂,飛機航班早早的成為了沿海地區的歷史記憶,但為了人民群眾安全撤離,政府派遣了三十二輛航天級重型飛機進行救援。自科學在人類社會誕生,科學工作者總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特權,張浪被分配到第一批救援名單中。他一只手拎著塞滿了《人類延續學》內容文件的包裹,另一只手被何遺一緊緊抓著,在不斷熵增的隊伍中擠進了飛機。
千萬級海嘯比預期來得早了,事實上災難監控機構的預測命中率不到50%,并不是尸位素餐的緣故,而是重整災難根本無法準確預測,事實證明人類科技對大自然的任何測算都與盲人摸象沒有區別。
艙門關閉,飛機升空,張浪透過機窗看到了壩墻外邊的景象……其他乘客也都注意到了大海的異常。洶涌的海面倒映的不再是天空的藍,而是烏云的黑。無規律的海風不停歇的推動海水制造海浪,再讓海浪相互沖撞不斷擠壓,導致的結果是海面迅速上升……上升,形成滔天巨浪。張浪不知道海浪究竟有多高,他甚至不覺得這是海浪,這應該是由海水組成的島嶼才對。
“千萬級海嘯……”
張浪從未親身經歷過千萬級海嘯,現在他能理解為什么經歷過千萬級海嘯的難民們都有心理疾病了。壩墻在千萬級海嘯面前就是小孩玩具,整座城市和沙灘上捏出來的城堡沒有區別。浪來了,一切都該呈現其被摧毀的樣子。
第一批被救援的人們在飛機機艙里眼睜睜的看著海浪越過壩墻,看著房屋、車輛、地木廣場的地球和火星石雕被淹沒,看著排隊登機的人群在一瞬間無影無蹤。整個城市被海洋沒收,只有殘缺的壩墻證明人類嘗試掙扎過。
之后很長時間張浪都在努力忘記今天看到的畫面。收留火星模擬實驗所成員的是一家負責火星礦產再加工業務的國際公司,其實這家公司希望的是張浪等人可以“知恩圖報”,利用火星研究工作者的身份制造社會輿論,向政府施壓,讓政府放松對火星開采相關大宗商品的管控。可是張浪每天都把自己灌得酩酊大醉。醒了他就一頭扎進女人堆,鶯歌燕舞,醉了就一頭往下扎,燈紅酒綠。實驗所的其他人有的自殺,有的辭職,有的被送進精神病院,剩下正常的也成不了氣候。
“這不是我第一次經歷千萬級海嘯,上一次是十五年前。”
已經不知道是何遺一第幾次把醉得不省人事的張浪背回家,那天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召開新聞發布會,向全球人民道歉的同時也宣布新一輪重整災難提前爆發的消息。具體有哪些災難,受影響區域有哪些,救援方針是什么……但唯獨媒體最關心的“人類延續地”,發言人卻沒有正面回應。
“難怪你沒受影響。啊,不對,你的精神早就出問題了。”
“張大哥,你說‘人類延續地的事有希望嗎?畢竟這是你提出的方法,我是為你著想。”
“別總想著用輿論綁架這綁架那,該來的會來的。”
全球再次進入災難救援期,金融股市、商業貿易、民間交流,乃至衣食住行……自上一輪重整災難結束后好不容易恢復的正常生活再次按下暫停鍵。由于這次重整災難連內陸地區都受到嚴重影響,糧食供給成了巨大問題,不少國家使用計劃經濟盡可能保障民生。然而實際情況和一百年前第一輪重整災難爆發時一樣,除了中國,其他國家的政府組織能力根本無法在災難中維持社會秩序。不知道多少國家的政權被顛覆,不知道多少場局部戰爭在醞釀,不知道多少人打著宗教旗幟對同胞做出反人道行為。
人類不知道,人類能不能抗住這一次重整災難。
從新聞上得知中國通過《人類延續地計劃》時,張浪正在辦公室批改學生們期中考試的數學試卷。特殊時期的特殊性表現在正常時期混日子的人都必須務實地干事。張浪排了好長的隊才終于憑學歷找到在小學當數學老師的工作。
走廊傳來跑步聲,何遺一出現在辦公室門口,她激動地說:“張大哥,國家開始建設人類延續地,你知道這件事嗎?”
張浪目光從正在播放新聞的手機挪開,瞥向何遺一。他說:“知道了。這是好消息,待會你多拿幾張糧票換糧食,今晚我們吃好點,慶祝一下。”
“啊,以后不夠吃怎么辦?”
“不會的,糧食很快就不缺了。”
第一輪重整災難時沿海地區淪陷,為了保證糧食充足,基因工程有不錯進展,實現了農作物短周期培育,再加上成熟的人工智能技術,農業和畜牧業很早便實現了智能化生產。但是第二輪重整技術波及的區域是農業和畜牧業及相關產品生產制造的重點地區,這才導致糧食問題供不應求。
所以糧食問題不是技術問題,技術是有的,底子也是有的,問題是如何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