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良 伍海峰 吳小兵

2022年6月19日這天是“父親節”,晚上,西藏軍區昌都軍分區參謀姚茂鑫撥通妻子的視頻通話。當手機屏幕上出現睡意正濃的龍鳳胎小寶貝時,這位堅守高原12年的老兵,烏紫皴裂的嘴角幸福上揚,他親吻了屏幕中的孩子,道一聲“老婆你辛苦了”,幸福感油然而生。
孩子是姚茂鑫心中最大的牽掛,“但是迎接這對孩子的過程卻并不輕松”,姚茂鑫由衷地感慨。
“都30多歲了,怎么還不要孩子?”曾經,這是姚茂鑫最怕聽到的問題,也是他一直以來的心結。“生孩子”,本是已婚夫婦最正常的事情,但對姚茂鑫卻一度是個頭疼不已的人生難題。
2010年7月,23歲的姚茂鑫軍校畢業后分配到西藏,成為一名高原軍人。他經年巡邏在高原雪線上,因工作突出獲得過三等功、嘉獎等榮譽。他的家鄉在貴州一個偏遠小鎮,少不了媒人上門給他這名優秀未婚軍官提親。2015年11月,姚茂鑫回家休假期間,經親戚做媒,認識了縣醫院的護士王玲。約會、訂婚……兩人的感情發展順利,2016年12月領取了結婚證。此時,姚茂鑫已經28歲,小兩口打算盡快要孩子。由于常年堅守在雪域高原,姚茂鑫的身體健康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損害,加之婚后與妻子兩地分居,結婚3年多他倆都未能如愿。
表面上兩人“有娃沒娃順其自然”,私底下也沒少操心。每次休假,姚茂鑫都悄悄到地方醫院檢查、治療,從大醫院到小診所,從進口藥到中醫偏方,醫藥費花了不少,可妻子的肚子仍沒有動靜。
“夫婦異地居住3年以上未能懷孕,滿足軍隊育齡夫婦不孕不育癥常態化診治條件,我建議你報名參加集中診治。”戰友巫堯分管計生工作,熱心給姚茂鑫出主意。2019年9月,姚茂鑫和妻子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乘機飛往重慶的陸軍軍醫大學西南醫院集中診治。
經過部隊生殖專家集中會診,以及一系列調理和治療,2020年3月,王玲出現了明顯的妊娠反應。王玲一直在重慶配合治療,之前返回部隊的姚茂鑫此時再次休假到了重慶。他們拿著化驗單忐忑不安地去找主治醫生,“你不只懷孕,而且還是雙胞胎呢!”醫生的話音剛落,姚茂鑫、王玲夫婦激動得熱淚盈眶,緊緊相擁在一起。
成功受孕后,姚茂鑫重返雪域高原,王玲則回到老家養胎。在歸程航班上,姚茂鑫感覺窗外全部是美不勝收的景色,“那天雪域的風特別溫柔、天格外藍。”
2020年11月24日,姚茂鑫的“龍鳳”小軍娃在家鄉縣人民醫院出生。
“兒子、女兒平安順產。”姚茂鑫33歲終于當上了爸爸,但由于工作需要,他仍在雪域高原,沒能在醫院陪伴妻兒。收到消息,他愣了半天才想起給親朋好友報喜,尤其沒忘告訴重慶的醫護人員幫助他圓了“天倫夢”的人。
自從有了孩子,姚茂鑫心里每天都充滿了陽光,工作更有干勁,用實際行動回報組織的關愛。他的妻子王玲也深切感受到了部隊對軍人家庭的優待與關懷。兩個孩子很健康,都愛笑,見到穿著軍裝的人,還總是要讓“抱抱”……雖然一家人并未長相廝守,但姚茂鑫說,電波中傳來的幸福也讓生活很美。

2021年11月,姚茂鑫的龍鳳胎兒女一周歲生日留影
姚茂鑫求子夢圓是官兵享受部隊政策紅利的縮影。截至目前,昌都軍分區已集中診治不孕不育官兵家庭近百個,已經有30多對夫婦成功孕育愛情結晶。
我部駐地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醫學研究表明,高海拔、低氣壓、高寒多風、太陽輻射強等嚴酷的自然環境,對常年生活在雪域高原的邊防官兵的身體健康有一定的影響。前幾年,昌都軍分區邊防官兵的婚戀、婚育問題引起軍分區領導的重視和關心。為了讓官兵的下一代更加健康,軍分區立足休假政策基礎,遠程咨詢醫學專家建議,制定了有利于邊防官兵身體健康的休假探親規定;一項長遠的“家庭希望工程”計劃,悄然落實。對于晚婚晚育的邊防官兵,軍分區除安排正常探親或休假2個多月、補加晚婚晚育假外,沒有特殊情況,一般不得提前召喚其歸隊,并優先考慮選送他們到院校學習、內地出差和進行療養,恢復健康,優先安排35歲以上的不孕不育者進行集中療養診治……切實把暖心事辦到官兵心坎上。
邊關風雪疾,官兵心頭暖。家庭是軍人的后盾,家庭幸福讓高原軍人更能安心戍邊。
——西藏軍區昌都軍分區人力資源科科長??蘇小軍
(作者單位:西藏軍區)
編輯/朱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