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研究目的
一次,我和弟弟去鄉下姥姥家度假,發現姥姥園子里的杏樹出現了嚴重的流膠現象。姥姥說:“杏樹流膠會使樹的長勢變慢,果實品質下降,嚴重時還會使樹枯死。”這該怎么辦呢?
后來,我的胳膊磕破了皮,媽媽為我涂上紫藥水進行消毒,傷口很快便愈合了。由此我產生聯想,為何不用紫藥水防治杏樹的流膠病呢?
我把這個想法告訴了老師,她鼓勵我大膽實驗。于是,我確定了紫藥水防治杏樹流膠病的研究項目。
二、實驗過程
(一)實驗材料
紫藥水原液(甲紫溶液)(山東齊魯制藥廠生產),維生素B6藥片(山東羅欣制藥廠生產),食用香油,保鮮膜等。
(二)實驗方法
供試藥液共2種:紫藥水原液和維生素片混合液;紫藥水原液、維生素片和香油混合液。設3個實驗處理組,對照組不進行任何防治處理。每個實驗處理組為一小片區域,每片區域有3株樹,隨機排列。實驗重復3次。
在刮治前,統計病斑(流膠或腫大)的數量,為后期調查治愈率和復發率提供數據。
(三)實驗步驟
實驗一:紫藥水原液和維生素片混合液防治實驗。
首先,用刀刮去樹干上的膠塊,并將周圍清理干凈,在樹干腫大凸起部位(將要流膠的狀態)縱割幾刀,擠出膠液。然后,進行以下處理:
1.用毛刷將紫藥水原液和維生素片混合液均勻涂抹于病斑處;
2.將病斑用保鮮膜纏繞包扎。
以不進行任何涂抹處理的病斑作為對照。
實驗二:受生活中煮花生米時加香油能保持花生米多日新鮮的啟發,我又進行了藥液加香油與藥液加包扎保鮮膜的對比實驗。
將杏樹流膠部位清理干凈,用紫藥水原液、維生素片和香油的混合液進行涂抹。以涂抹紫藥水原液和維生素片的混合液加保鮮膜包扎的方法作為對照組。
三、結果分析
1.實驗表明,涂抹紫藥水原液和維生素混合液的各項處理對杏樹流膠病都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2.涂抹紫藥水原液和維生素片混合液后,包扎與不包扎保鮮膜的對比實驗表明,包扎保鮮膜的防治效果較好,治愈率達86.3%。
3.紫藥水原液、維生素片和香油的混合液的防治效果最好,治愈率達93.1%。這與香油的保濕、延長藥效的作用有關,且該方法操作簡便、快捷,是防治流膠病的一項有效措施,值得推廣。
綜上所述,防治杏樹流膠病最有效的措施是:在每年雨季發病初期細致刮除病斑,然后在病斑上涂抹紫藥水原液、維生素片和香油的混合液。(指導老師:李海燕)
專家點評
小作者有較強的問題意識,善于發現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并設計科學實驗尋求解決的辦法,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該研究低成本地解決了困擾果農的現實問題,有較好的實用價值。
若能將實驗一和實驗二合并,采用更簡潔的表述方式,會讓讀者更容易理解實驗的思路和方法。同時,建議先將三個實驗組和一個對照組的具體實驗數據呈現出來,再在分析實驗數據的基礎上得出實驗結論,而不是直接進行結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