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小檔案
姓名:羅藝晨
學校:長沙市開福區北雅中學
年齡:13歲
愛好:繪畫、手工制作、攝影、玩滑板、打籃球、做美食
最喜歡的電影:《長津湖》
最想做的事:挑戰自己
個人作品:超能呼吸面罩,爆管、漏水衛士(自動關閉系統),公私一體筷,卡車防盜油箱蓋,高速公路隔離帶氣流(風力)發電系統。
曾獲榮譽:第73屆德國紐倫堡國際發明展金獎,第二十五屆全國發明展覽會銅獎,第17屆中國青少年創造力發明展鐘南山創新獎金獎,第9屆校園發明創意大賽金獎,第四屆長沙市創客節發明金獎,第37、38屆長沙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等。
暢想未來的科技與生活:科技會讓人類越來越健康,壽命也會更長。未來,地球之外也有我們的家園。
他是同學口中多才多藝的“晨哥”,會玩滑板、打籃球、攝影、射箭、玩航模;他是父母眼中的貼心小“暖男”,會主動幫忙做家務,最擅長做的美食是炸雞腿;他是電視新聞報道中的“小小發明家”,獲得過多項國家、省、市級科技創新類獎項;……他就是長沙市開福區北雅中學初一學生羅藝晨。
這位年僅13歲的青春少年,立志用行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疫情期間,因為不忍看到醫護人員臉部被口罩勒紅的畫面,他發明了“超能呼吸面罩”;為節約資源,響應國家“使用公筷”的號召,他發明了“公私一體筷”;看到新聞報道中有人偷盜汽油,他便發明了“卡車防盜油箱蓋”。
“發明家也是雜家,既要懂得各學科知識,也要會畫畫、寫作、演說,最重要的是‘行動’?!绷_藝晨笑著說。如果你也想成為像他一樣的發明達人,就來聽聽他的故事吧!
記者:你為什么喜歡發明創新?
羅藝晨:我的爸爸是學設計出身,從小家里就有一個工作間,里面配備了很多工具。爸爸會教我和弟弟制作一些簡單的物品,從最開始的剪剪貼貼,到后來的拆卸安裝,再到畫圖制作,慢慢地,我的想法越來越多,制作的作品也越來越多,對發明創新的興趣也越來越濃。
記者:還記得你制作的第一件作品嗎?
羅藝晨:我的第一件作品是三年級時用冰棒棍、廢舊塑料瓶和馬達制作的一只電動船。這只電動船比我之前做的要更“高級”,因為它能動。我還用相機記錄了制作電動船的過程及試航畫面。
記者:上初中后自己最大的變化是什么?
羅藝晨:學習時間更緊了,雙休日沒有更多的時間進行科技創新,但有了好點子會先記下來、畫出來,等有時間后再制作。
記者:在你制作的作品中,你最滿意的是哪一個?為什么?
羅藝晨:我最滿意的是“爆管、漏水衛士(自動關閉系統)”。因為這個作品讓我收獲了第73屆德國紐倫堡國際發明展金獎、第38屆長沙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第二十五屆全國發明展覽會銅獎、第17屆中國青少年創造力發明展鐘南山創新獎金獎等多個獎項。
記者:能詳細說說這個作品的創意來源和制作過程嗎?
羅藝晨:一次,爸爸公司衛生間里的一根水管因水壓過大爆裂了,滿屋子都是水,幸好發現及時,才沒有漏到樓下。于是我想,要是有一種裝置能識別家中是否漏水,一旦漏水就會自動關閉入戶總水管就好了。
通過在網上、圖書館查找相關資料和一段時間的思考,我利用雨水感應器和常開閥實現作品功能,并繪制出設計圖。在修改了多次后,我最終成功了。為了讓別人直觀地看懂設備原理,我和爸爸一起制作了一個迷你衛生間的模型,我還用彩泥捏了一只企鵝,讓它成為衛生間的主人。
記者:你獲得過很多獎項,你是如何看待這些榮譽的?
羅藝晨:這些獎項是我自己不斷努力才獲得的,我格外珍惜它們。它們提醒著我不要因此而驕傲,因為一旦驕傲,就無法做出更好的作品。
這些榮譽也讓小伙伴們知道我在做什么,當他們有興趣時,我也會把我知道的教給他們。今年1月,我還舉辦了一次分享會,有了我人生中的第一個8人粉絲團。
記者:作品的成功離不開其他人的幫助,你能舉例說明嗎?
羅藝晨:首先要感謝父母為我營造了輕松的學習氛圍,尊重我的興趣,讓我有不同的體驗。當我遇到困難了,他們會一直鼓勵我。其次還要感謝我的弟弟,我們倆經常一起去圖書館查找資料,一起討論,在拍攝制作視頻時也互幫互助,他制作作品時我幫他拍攝,我制作作品時他幫我拍攝。
記者:你擅長攝影,也拍了不少科學微視頻,制作這些作品離不開手機或電腦,你是如何利用這些電子設備的?
羅藝晨:我認為只要合理利用電子設備,它就會成為輔助學習的工具。我的自覺性很強,使用手機或電腦時主要是搜索一些有用的知識,比如怎么拍攝、滑板怎么玩、怎么編程等。
記者:能跟大家分享一下你的發明小訣竅是什么嗎?
羅藝晨:多動手,多幫助他人。在生活中遇到問題和困難時要觀察記錄、跨界思考。
記者:未來你想成為什么樣的人?
羅藝晨:我想成為像愛迪生那樣偉大的發明家,做出許多能真正幫助他人的作品,造福人類。
記者手記
走進羅藝晨的“創造天地”,像是打開了百寶箱,屋子里手工制作工具、電子器械、畫畫材料等應有盡有。陽光灑向這間明亮、寬敞的屋子,仿佛也照亮了羅藝晨的創客之路。
采訪期間,羅藝晨的父親向我們介紹了自己獨特的教育方法,他希望孩子能全面發展,因此提出了“畫家+文學家+演說家+物理學家+實干家=發明家”的理念,這種理念也影響著羅藝晨的成長,讓他在擁有快樂童年的同時掌握了多項技能——繪畫、攝像、做美食、維修電器……
隨著“雙減”政策的進一步落實,希望更多學生能像羅藝晨一樣,在生活中找到愛好,在成長中感受快樂,在創造中實現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