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商務部發布了一則通知:“鼓勵家庭根據需要儲存一定數量的生活必需品,滿足日常生活和突發情況的需要……”很多人發出疑問:“是不是該囤菜了?”
什么是“突發情況”?所謂的“突發情況”主要是指疫情防控。萬一遇上小區封控,家里有菜會更踏實。不過,也不要一次買太多蔬菜。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來推算,我們每周需要攝入七八斤各類蔬菜。如果一次性采購這么多蔬菜還想保持新鮮,就要講究策略了。
這幾種菜很能“放”
耐儲存的新鮮蔬菜有大白菜、包菜(卷心菜)、花菜、西蘭花、蘿卜、冬瓜、南瓜、蓮藕、土豆等,這些蔬菜儲存時間相對較久,可以有選擇地多買一點兒。此外,紫薯、紅薯、山藥富含維生素,并且儲存時間也長,也可以買一些。
蔬菜干制品如香菇、木耳、筍、海帶、黃花菜、干豆角、花菜干、筍干等,味道好且短時間內不用擔心變質,同樣也是囤菜的必選。
此外,蔬菜冷凍后,營養流失可以忽略不計。我們可以在超市買一些冷凍好的豌豆、玉米粒、胡蘿卜粒等,節省時間,效率更高。
買菜時需要注意,先買常溫貨架上的商品,最后買需要冷藏或冷凍的食品。生肉、家禽、魚和海鮮一定要和蔬菜等食物分開放。
這樣存放蔬菜,保鮮更長
新鮮蔬菜儲存時間不宜超過3天,在4℃密封條件下儲存,能夠延緩亞硝酸鹽含量增長和維生素C含量下降的趨勢。有人把買回來的蔬菜全部塞進冰箱,其實這是錯誤的做法。不同蔬菜對溫度的要求不同,分類保存才能讓蔬菜長久保持新鮮,不易腐爛。
綠葉蔬菜保鮮,關鍵在于鎖水。絕大多數的綠葉蔬菜可放在冰箱保鮮層儲存。在放入冰箱前要摘掉已經腐爛和發黃的葉子,用保鮮膜或保鮮袋包好后放一張紙巾,再放入冰箱。這樣處理后,綠葉蔬菜起碼能放3天。此外,綠葉蔬菜不要貼近冰箱內壁,避免凍傷。
根莖類蔬菜如紅薯、土豆、蘿卜、洋蔥、蓮藕、山藥、芋頭等,要晾干存放在陰涼干燥的地方,也可以給它們包裹上一層報紙存放在陽臺避光處。只要保持低溫和干燥,根莖類蔬菜一般可以儲存半個月。像香菇、杏鮑菇等新鮮的菌菇類,買回來后可以放在通風處先把水分晾干一些或用廚房紙巾吸掉多余水分,再放入密封袋冷藏保存。值得注意的是,溫度高于5℃,土豆會發芽產生一種叫龍葵素的有毒物質,千萬不要吃。
茄子、黃瓜、西葫蘆等茄果、瓜類蔬菜放在陰涼干燥的地方即可。青椒、番茄不要用水洗,一旦沾水會爛得快,買的時候盡量挑表皮完好無損的,擦干裝進保鮮袋,再放進冰箱冷藏。像蔥、姜、蒜、辣椒等配菜類直接放在室內陰涼通風的地方即可,保存前同樣不宜清洗,要保持干燥。
先吃哪種菜有講究
蔬菜食用講究先后順序,才能吃到最新鮮的蔬菜。
首先,吃綠葉蔬菜。隨著時間推移,綠葉菜葉部從土壤中吸收的硝酸鹽會轉化為亞硝酸鹽,存在致癌風險。因此,綠葉蔬菜最好在3天內吃完。
其次,吃茄果、瓜類蔬菜。它們保存的時間稍長一些,但維生素會隨著存放時間不斷下降,盡量在4至5天內吃完。
最后,吃根莖類蔬菜。它們保存的時間最長,營養也很少流失,可以放到最后吃。需要注意的是,根莖類蔬菜淀粉含量比較高,吃的時候應適當減少主食攝入。
此外,大家一定要根據家庭實際需要合理采購蔬菜,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