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30歲的李占龍抑郁癥復發,在妻子的支持下,拿著5萬元創業,從事冷門的木頭藝術裝置工作。一開始,妻子只是希望這項愛好能治好丈夫的抑郁癥。萬萬沒料到,自從與木頭為伴,李占龍不但徹底治愈了抑郁癥,還在網絡爆紅,被《人民日報》點贊,被譽為“魯班轉世”,作品火到國際。
擺弄木頭,治療抑郁
2018年,李占龍的抑郁癥復發了。妻子徐云靜除了帶他去看病,不斷寬慰他以外,別無他法。
直到有一天,李占龍和妻子一起看視頻時,看到一個外國人用木頭制作的一臺彈珠機,設計精巧有趣,彈珠可以在軌道上進行復雜的滾動。視頻介紹說,這叫自動木偶機,由“曲柄搖桿+機械結構+表現玩偶”組成,設計極其復雜,需要極其豐富的想象力。因為小眾且難度太大,在國內全職做自動木偶機的人寥寥無幾。李占龍卻認為,這就是他一直尋找的東西,他從小喜歡畫畫、設計和制作小發明,自動木偶機正好綜合了他所有的興趣點。
“你真的覺得我能做到嗎?”李占龍遲疑了。徐云靜毫不猶豫地點頭:“當然,既然不愛說話,那就動手做吧!對于做手工的人來說,性格內向專注力更集中,不僅不是缺點,反倒是優點呢。”
受到妻子的鼓舞后,李占龍開始大量翻閱相關知識,木工、雕刻、物理機械、繪畫建模,等等,每一樣知識都沒落下,他完全陷入了一種癡迷的狀態。為了學習制作自動木偶機,他可以一個星期不出門。
不過,因為這個行業太偏門、難度太高,因而缺乏系統性的資料和課程。除了看書,李占龍還查閱各類視頻,不斷推敲別人每件作品的結構、搭配和運作方式。他一連分析了幾百件作品,并由此整理出一套獨一無二的理論機械知識系統。這時的他,完全沒有想過,以后這套理論大有可為之處。
辭職創業,魯班轉世
李占龍把自動木偶機的相關理論和前人的作品都鉆研透徹后,作了一個重要的決定——辭職創業,全職制作自動木偶機。他的父母首先提出反對,覺得這件事沒前途,只能作為愛好。徐云靜卻無條件地支持丈夫,因為丈夫自從開始鉆研自動木偶機后,臉上的笑容多了,抑郁癥減輕了不少。
2019年,李占龍正式動手制作第一件自動木偶機彈珠機。前前后后忙活了近兩個月,但成品還是有點粗糙,彈珠時常會滑出軌道。李占龍便給它取名為《失敗之母》。
調整好結構后,李占龍又做了一臺改良版的彈珠機。這一次,他成功了。李占龍稍加思索,給作品起名《先驅》,還拿著它去參加比賽了。當時,參加比賽的多半是傳統木工作品,而《先驅》卻是一臺復雜靈巧的彈珠機,讓評委們眼前一亮,遂把第一名給了《先驅》。
自從作品得了大獎,李占龍更有干勁了。他做了一個又一個充滿樂趣的作品,還把作品發布在微博、B站等平臺上。每一件木偶裝置,都花費了他不少心血。一件作品需要用到數百個零件和木頭板塊,高難度作品往往還需要至少一個月的時間來搭建拼裝,就算是相對簡單的作品也要花2~5天的時間才能搭建完畢。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李占龍不滿足于做只有娛樂性的木偶機,他希望做一些能發人深省,具有哲學性的作品。如此一來,受眾會更廣泛。
不久,李占龍便打造出《掩》這個具有深意的作品。啟動機關后,人偶會先將微笑面具拿下來,過了一會兒,又緩緩戴上:拿下來是因為心太累,想做回自己;重新戴上,則是因為人情世故,不得不偽裝自己。
緊接著,李占龍又制作了《謎》《野味飯店》等一系列相似類型的作品。果然,這類作品得到了很多人的肯定,他也陸續有了訂單。
眼看著事業正朝著更好的方向邁進,李占龍的制作卻遭遇“滑鐵盧”了。他一連創作了30多件作品,均以失敗告終。他的心情低落到谷底,忍不住對徐云靜說:“最近,我失敗到懷疑人生!”徐云靜卻柔聲說道:“別做了,來菜園拔草吧,換換腦子。”
李占龍放下手中的工作,跟妻子一起拔草。他一邊拔,一邊感嘆:“上一次拔草,好像是在小時候了。”說起童年,李占龍立刻想到了宮崎駿,就是宮崎駿的動漫陪他度過整個童年時代的。他靈機一動,打算用作品回歸童趣,他要做一個《移動森林》,致敬宮崎駿的《哈爾的移動城堡》。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李占龍把作品發布到網上后,沒多久便沖上了微博熱搜,有關《移動森林》的視頻創下了數千萬的播放量。李占龍就這樣爆紅了,大量網友開始關注李占龍,關注這個冷門卻讓人驚嘆的行業。
“你以一己之力帶火了整個行業,真了不起。”妻子總是不遺余力地夸贊李占龍,是他的頭號粉絲,讓他倍感暖心。
李占龍再接再厲,一個月后,從宮崎駿的《天空之城》得到靈感,打造了木偶機作品《天空夢想家》。但他沒有采用宮崎駿電影中的任何角色和細節,僅僅是傳達了電影里人們追求美好和自由的勇氣。作品完成后,李占龍開心地向徐云靜一一描述。他說:“開船的老頭是老年的我,希望老了以后還能做自己喜歡的事,還能去環球旅行。”徐云靜被丈夫的作品深深打動,覺得非常有想象力。
作品發布后,不僅再次登上微博熱搜,還被《人民日報》報道,受到中央電視臺的采訪和播報。網友們更是覺得李占龍的作品令人嘆為觀止,說他是“魯班轉世”。
克服社恐,火到國際
李占龍火爆網絡后,越來越多的媒體記者前來采訪他,他的工作室也接到了許多單子,再也不用擔心賺不到錢了。
可面對鏡頭和客戶,李占龍總是特別局促緊張。記者問一句,他答一句,絕不多說一個字。徐云靜知道丈夫是“社恐”,便盡量幫他回答問題和宣傳介紹產品。
等到屋里只剩下他們一家三口時,徐云靜才笑呵呵地對李占龍說:“藝術家,我都成你的經紀人啦。”李占龍也笑:“這樣挺好的。”
完成了一系列客戶下單的跟童話童趣有關的作品后,有一天,李占龍在觀看介紹中國傳統文化的節目時,忽然有了靈感。他若有所思地說:“雖然自動木偶機看起來很現代化,但我完全可以加入傳統文化的元素。”妻子認同他的想法,傳統與現代的結合是一個很棒的創意。
于是,李占龍思索一番后,做了一套名為《變臉》的作品。當啟動裝置后,木頭做的“川劇演員”就會隨著扇子的開合,不停地表演變臉絕活。
原本出于對傳統文化的情懷,才制作了這一套木偶機。怎料,作品發布后,大受歡迎。很快就售罄了,一些買不到的人還提出要預訂。
不僅如此,隨著李占龍的名氣越來越大,深圳、上海等多個地方的博物館和陳列館,紛紛向他拋出橄欖枝,請求展覽他的部分作品。由于他技藝精湛,一些博物館還向他定制作品。
經過展覽后,李占龍的作品驚動了清華大學。校方主動聯系李占龍,邀請他協助架構自動木偶機第二課堂的相關課程,并請他到清華大學上課,給學生們講授自動木偶機的知識和技巧。
李占龍受寵若驚,不知所措地詢問妻子的意見。妻子溫柔地說:“這幾年,在制作木偶機的過程中,你的抑郁癥早就痊愈了。就是還有點‘社恐’,害怕跟人打交道。但我覺得,你要講的是你最感興趣,也是令你最有自信的事情,你完全可以勝任。”妻子還表示,李占龍已經做到國內自動木偶機的頂尖水平,有責任去發展和推廣這門藝術。
李占龍被妻子說服了,便答應了清華大學的邀請。萬萬沒想到,以前鉆研自動木偶機理論知識時,自己整理出來的那套理論系統,竟有一天會在跟清華大學合作時用上。而在給清華學子授課時,李占龍一說到自己鐘愛的木偶機便滔滔不絕,完全不怯場。
幾節課下來,李占龍激動地打電話告訴徐云靜:“老婆,我覺得自己克服‘社恐’了!”妻子自然替他高興。
自動木偶機帶給他的驚喜還不止這些,2021年年底,李占龍憑借天馬行空的出色作品,火到國際,深受重視。有一天,他接到了一個特別的電話,受邀成為國際行業刊物《自動木偶機雜志》唯一中國籍專欄作家,通過文字與更多的人分享自動木偶機的知識和創作,以及他跟木偶機之間的故事。
2022年6月,李占龍在接受采訪時,談到全職做木偶機,微笑著說:“人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位置。能做自己喜歡的東西,還能靠它生活,我覺得這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同時,他面對鏡頭,第一次深情地說道:“想對徐小姐說,謝謝包容。如果沒有她的支持,我不可能全職做木偶機,更不會有今天的成就。”他會一直在這個行業深耕,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