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機器人輔助腹腔鏡膀胱陰道瘺修補術的最佳實踐:來自歐洲泌尿外科協會機器人重建外科分會工作組的共識報告
背景:在發達國家,膀胱陰道瘺(VVF)的發生多為醫源性膀胱損傷造成;在發展中國家,主要原因則為產程過長導致膀胱陰道缺血壞死。VVF外科修補手術已經獲得廣泛應用,自2005年以來,機器人輔助腹腔鏡修補技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尚未達成共識。目的:基于已發表的病例研究、專家意見和問卷調查,對現有數據進行共識性審查。證據采集:該報告總結了歐洲泌尿外科協會機器人泌尿外科分會(ERU)召開的關于VVF機器人管理會議的共識,以及調查問卷結果(向2017年ERUS會議的所有參與者發送電子郵件)。證據綜合:目前的數據表明,機器人輔助手術修補非產程因素導致的VVF是成功的。專家組建議術前使用導絲或輸尿管導管標記瘺管,并放置保護性輸尿管支架管。機器人輔助膀胱外入路手術通常為充分解剖、游離膀胱陰道間隙提供了良好的視野及操作空間,術中應仔細對瘺管邊緣進行銳性分離,且膀胱的無張力吻合至關重要,術后尿管留置時間為10d左右。已發表的研究表明,機器人輔助VVF修補術成功率通常接近100%。結論:在考慮對VVF進行機器人修補時,必須確定VVF的大小、數量、位置和病因。機器人手術有助于更加清晰地暴露并觀察膀胱陰道瘺口,獲得良好的帶蒂血管組織瓣,以及對在深部骨盆中進行精細解剖操作的患者行膀胱的無張力吻合。總結:機器人輔助腹腔鏡膀胱陰道瘺修補術安全、可行,成功率高,復發率低,獲得了歐洲泌尿外科協會機器人重建外科分會工作組的一致推薦。
(摘譯自Eur Urol. DOI:10.1016/j.eururo.2020. 06.029. PMID: 32653322)
2 達芬奇單孔(SP)與Xi機器人系統行變性手術的腹膜瓣陰道成形術的療效比較
背景:據估計,約50%的變性女性對陰道成形術感興趣,全世界對變性手術的需求量正在增加。陰莖內翻陰道成形術(PIV)是變性女性和渴望女性生殖器的非雙性人最常用的生殖器重建技術。達芬奇機器人輔助性別確認腹膜瓣陰道成形術(RPGAV)是傳統PIV的安全、有效替代方案。目的:描述一種使用SP機器人進行RPGAV的分步技術,并比較Xi和SP機器人系統的治療效果。設計、設置和參加者:2017年
9月—2019年12月,共有145例變性女性接受了RPGAV。研究納入了隨訪至少6個月患者的數據,并對人口統計學資料、圍手術期數據和臨床結局進行了評估。手術方法:經膀胱后壁陷窩和直腸旁溝陷窩采集腹膜瓣,經腹解剖陰道間隙,將帶有(或無)陰囊皮瓣移植物的陰莖內翻皮瓣與腹膜瓣縫合,形成新陰道頂端。結果和局限性:共有100例患者(Xi=47,SP=53)隨訪時間大于6個月。平均年齡為36.2(16.1~71.4)歲,
Xi組和SP組平均手術時間分別為4.2h和3.7h(Plt;0.001)。平均隨訪時間為11.9(6.0~25.4)個月,Xi組陰道深度和寬度分別為13.6(9.7~
14.5)cm和3.7(2.9~3.8)cm,SP組為14.1(9.7~
14.5)cm和3.7(3.5~3.8)cm,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7、0.04)。并發癥包括輸血(6%)、直腸陰道瘺(1%)、腸梗阻(2%)、盆腔膿腫(1%)和陰道狹窄(7%)。結論:使用SP機器人系統的RPGAV通過經腹會陰聯合入路縮短了手術時間,但兩種術式的并發癥發生率沒有差異。患者總結:研究探索了兩種機器人系統下的腹膜瓣陰道成形術結果。在平均隨訪時間1年時,都具有良好的陰道深度和寬度,使用單孔(SP)機器人的手術時間更短。
(摘譯自Eur Urol. DOI:10.1016/j.eururo.2020. 06.040. PMID: 32624272)
吳芃,黃芃鋮(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鐘家雷(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