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的正常動脈血壓范圍為收縮壓90 ~ 139mmHg, 舒張壓60 ~ 89mmHg。高于此范圍為高血壓,低于此范圍為低血壓。高血壓患者很常見,但也有小部分人有低血壓。由于這部分人群數量較小,所以得到的關注也比較少。
導致低血壓的情況有很多,其中病理性低血壓包括:1. 血容量絕對不足造成的休克,如失血、大量嘔吐腹瀉或出汗、滲透性利尿等,導致體液丟失,造成休克。2. 血容量相對不足造成的休克,如嚴重感染導致血管擴張、血管迷走性低血壓、直立性低血壓等。3. 心衰、嚴重心律失常等導致心臟泵血能力下降,維持不了正常血壓。4. 內分泌疾病,包括甲狀腺功能減退、腎上腺功能減退、下丘腦疾病等。第四個原因相對少見。
生理性低血壓主要見于一部分天然處于低血壓狀態的人群,多數為體力活動較少、體型偏瘦的年輕女性,測得血壓稍低于正常范圍,一般不會低得太多,既無癥狀,也無臟器缺血的客觀情況,一般不需處理。
藥物性低血壓主要因使用超過患者耐受劑量的降壓藥、利尿劑等原因造成。
跟高血壓一樣,低血壓也有相應的癥狀,只是每個人的癥狀差異較大,并有主觀癥狀、客觀癥狀/ 異常指標。其中,主觀癥狀包括:口渴、頭暈、頭痛、黑朦、乏力、困倦、反應遲鈍、胸悶,少數人有胸痛癥狀;客觀癥狀和異常指標包括:煩躁、淡漠、少尿/ 無尿、嗜睡、昏迷,測血壓比基礎壓偏低,皮膚發白、四肢皮膚濕冷、水電解質紊亂及代謝性酸中毒,各大臟器出現缺血癥狀,如肝腎功能逐漸異?;?、意識障礙、心絞痛等。
對于因疾病狀態無法表達主觀癥狀的患者,旁人發現異常情況后,應盡快請專業人士進行評估。低血壓的并發癥包括代謝性酸中毒、高血鉀、急性腎功能衰竭、缺血缺氧性腦病/ 腦梗死、心絞痛等。
生理性低血壓一般不需要處理,但有的患者可出現輕微疲乏和注意力下降等輕微癥狀,此時可鼓勵患者多參加體育鍛煉,增加鹽分攝入,消瘦者適當增重。
病理性低血壓患者需要針對病因及時糾正,核心治療在于治療原發病,同時對癥處理,包括用升壓藥,血容量不足者需進行快速補液,心衰者強心,心律失常者維持相對穩定的心率,酸堿及電解質失衡者予以糾正等,以確?;颊咂椒€度過低血壓期,預防并發癥。
藥物性低血壓需要酌情減量或停用相應藥物,待體內累積的藥物代謝清除后再恢復用藥。嚴重的持續性低血壓,則需要臨時補液及給予升壓藥。
強調一下,如果你沒有任何不適,僅僅是長期處于稍低于正常值的低血壓狀態,尤其是近親也有類似情況,那么你很可能處于生理性低血壓狀態,這種血壓水平足以維持你的正常生理活動,不用擔心?;蛟S等年紀漸長后,血壓會逐漸接近正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