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為了適應軍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的需要,利用高素質的社會人才資源為軍隊建設服務。國務院和中央軍事委員會于6月23日公布《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職人員條例》,并于8月1日起實施。這是我軍實行文職干部制度以后,又實行的另一種新型的軍隊文職人員制度。
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職人員,是指按照規定的編制聘用到軍隊工作,履行現役軍官(文職干部)同類崗位相應職責的實行聘用制度的非現役人員,文職人員沒有軍籍,是軍隊使用的社會人才。由此可見文職人員和文職干部的區別,文職干部是軍隊中不授予軍銜的現役軍人,是可以與軍官互相調任的軍隊干部,而文職人員屬于聘用的非現役人員,也就是軍隊的雇員,沒有軍人和干部的身份。
軍隊文職人員不從事政府公共事務管理,也不行使管理軍隊的職權,所以文職人員并沒有納入國家公務員體系,但卻在全軍統一編制的崗位工作,其崗位職責與軍隊同類崗位現役干部基本相同,履行相應的服務保障職能。文職人員是軍隊力量構成的重要組成部分,文職人員制度的建立是人民解放軍文職干部制度的延伸。
根據文職人員編制范圍和崗位設置的規定,在軍級以上機關和駐邊遠艱苦地區以外的非作戰部隊的教學、科研、工程、衛生、文體、圖書、檔案等專業技術崗位以及部分管理事務和服務保障等非專業技術崗位,可以聘用文職人員。按照聘用崗位分為專業技術人員和非專業技術人員,崗位等級設置分為:
專業技術崗位等級:初級、中級、高級專業技術崗位。
非專業技術崗位等級:六級、五級、四級、三級、二級職員崗位。
非專業技術崗位各等級,分別與國家規定的事業單位同類崗位人員的相應職務等級相對應。文職人員崗位的資格條件參照同類崗位現役軍官(文職干部)的專業技術資格或者任職資格條件執行,職務等級分別與軍隊專業技術干部和地方事業單位職員的職務等級相對應。這樣可與軍地同類人員在崗位名稱、職責等方面相互銜接,便于合理地確定文職人員的崗位等級、數量、資格條件和待遇。
在文職人員管理上,文職人員實行聘用制,解放軍總政治部主管全軍的文職人員工作,團級以上單位的政治機關負責本單位文職人員的管理工作。聘用文職人員按照下列權限審批:
(一)聘用到初級專業技術崗位和六級職員、五級職員崗位的,由團級單位審批;
(二)聘用到中級專業技術崗位和四級職員崗位的,由師級單位審批;

(三)聘用到高級專業技術崗位和三級職員崗位的,由軍級單位審批;其中聘用到高級專業技術崗位且合同期限需要訂立至本級崗位最高工作年齡的,由軍區級單位審批;
(四)聘用到二級職員崗位的,由軍區級單位審批。
文職人員著裝的具體辦法由總參謀部、總后勤部規定,平時不穿著制式服裝,佩戴專門符號。但文職人員在參加作戰、軍事演習、軍事訓練和處置突發事件時,應當著制式服裝,佩戴標志符號。所以,文職人員只配發作訓服,佩戴相應的臂章。
同時規定,文職人員在參加作戰、軍事演習、軍事訓練和處置突發事件期間,不得單方面解除聘用合同。為保證文職人員權利和義務的統一,在執行這些任務期間,生活待遇、醫療保障、傷亡撫恤等參照國家和軍隊的有關規定執行。
文職人員在軍隊期間的科技、教學等成果的申報、評審,以及優秀人才的選拔、表彰,參照國家和軍隊關于現役軍人和文職干部的有關規定執行。在軍隊聘用期間取得的專業技術資格,在聘用合同終止或者解除后仍然有效。同時規定文職人員在工資報酬、住房保障、社會保險等生活待遇上不低于部隊所在地的事業單位同類人員條件,并且退休的文職人員的管理服務和生活保障,按國家有關規定納入社會保障體系。

2015年,我軍迎來了有史以來力度最大的軍事改革,在捋順了軍事指揮系統和軍隊編制以后,隨著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推進,又對軍隊文職干部制度進行進一步的調整。特別是明確軍隊人員由軍官、軍士、義務兵和文職人員組成。逐步將二元制的文職干部和文職人員,以及非現役工勤人員、部隊職工等進行相應的職務和崗位的調整撤并,逐步形成統一的崗位和職務。部分科學研究、教學、工程技術、醫療衛生、新聞出版、圖書檔案、文化藝術、體育、院校、醫院等單位撤并降改,文職干部的編制也開始撤銷和調整,有的崗位則改為文職人員崗位。
2017年9月27日,國務院和中央軍事委員會頒布第689號令,將2005年6月23日公布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職人員條例》修訂,此次修訂各方面的改革很大。




首先是對文職人員的定位較之前有了很大的改動,軍改后的文職人員是指在軍民通用、非直接參與作戰,且社會化保障不宜承擔的軍隊編制崗位從事管理工作和專業技術工作的非現役人員。修改后強調了“非直接參與作戰”和“不宜承擔的軍隊編制崗位”,而2005年條例規定是“履行現役軍官(文職干部)同類崗位相應職責”,這樣更加突出了文職人員的非現役人員身份。同時也規定了文職人員是軍隊人員的組成部分,雖然沒有軍人和干部的身份,但在軍隊和社會生活中,依法享有國家工作人員相應的權利、履行相應的義務。
其次是聘用制度,采用軍隊實行面向社會公開招考、直接引進和現役軍人轉改相結合的文職人員招錄聘用制度。面向社會公開招聘文職人員,適用于新招錄聘用科級正職以下管理崗位的文職人員,以及中級以下專業技術崗位的文職人員。直接引進文職人員,適用于選拔高層次人才和特殊專業人才。現役軍人轉改文職人員,適用于選拔符合退役條件且擬作退役安置的現役軍人。也就是說,轉改為文職人員也是我軍將來安置退役軍官和軍士的方式之一。
而面向社會公開招考和直接引進文職人員,由戰區級以上單位政治工作部門審批;現役軍人轉改文職人員,按照文職人員職務任免權限審批。對批準招錄聘用的文職人員,根據軍隊有關規定實行委任制或者聘用制。對實行聘用制的文職人員,用人單位應當與其簽訂聘用合同。
軍隊文職人員崗位分為管理崗位和專業技術崗位兩種類別。其中,管理崗位是指擔負領導職責或者管理任務的工作崗位。專業技術崗位是指從事專業技術和專業技能工作,具有相應專業技術、專業技能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崗位。
文職人員管理崗位等級設置由高到低分為九個等級,即部級副職、局級正職、局級副職、處級正職、處級副職、科級正職、科級副職、科員、辦事員;文職人員專業技術崗位等級設置分為高級、中級、初級崗位,由高到低設一級至十三級。文職人員崗位的編制員額,由中央軍事委員會確定。對文職人員職務的任免權限規定如下:
(一)部級副職崗位,專業技術一級至專業技術三級崗位,由中央軍事委員會審批;
(二)局級正職至處級正職崗位,專業技術四級至專業技術七級崗位,由戰區級單位審批;
(三)處級副職和科級正職崗位,專業技術八級至專業技術十級崗位,由軍級單位審批;
(四)科級副職以下和專業技術十一級以下崗位,由師、旅級單位審批。
因工作需要,文職人員可以在用人單位內部交流使用。工作特別需要的,可以在本專業領域跨用人單位交流使用。




文職人員的管理和待遇,軍隊實行分級分類管理,由中央軍事委員會政治工作部負責全軍的文職人員管理,團級以上單位的政治工作部門負責本單位的文職人員管理。并建立與國家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制度相銜接、具有比較優勢的文職人員管理、保障制度和機制,文職人員雖然沒有軍人身份,但是保證了其待遇和保障。同時,文職人員享有獲得政治榮譽、表彰、獎勵的權利,對作出突出貢獻的文職人員,按照國家和軍隊有關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授予相應榮譽。同時規定,文職人員有根據需要,參加軍事訓練和非戰爭軍事行動,承擔相應的作戰支援保障任務,依法服現役的義務。
依據軍隊文職人員管理條例,文職人員工作期間需要穿著統一的制式服裝。2018年8月1日,經中央軍委批準: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文職人員統一配發制式服裝(18式文職人員服裝)并統一啟用穿著。
18式文職人員服裝包括禮服、常服、作訓服、標志服飾等共4個系列,以07式軍服樣式為基礎設計,服裝顏色采用深孔雀藍色為文職人員服裝主色調。其與我軍現行軍種服裝同屬冷色系,并應用于禮服、春秋常服、冬常服、常服大衣和夏常服褲(裙)。同時采用白色和淺冰綠色為輔助色調,分別應用于禮服襯衣和夏常服上衣、常服內穿襯衣。
文職人員服裝在識別標志上與軍服有明顯區別。首先,文職人員的服飾中并沒有使用“八一”五角星標識,帽徽采用一個仿五角星形狀的銀色“文”字標識,以此標識來突出文職人員的屬性。

其次,文職人員服裝不佩戴肩章,不使用臂章和級別資歷章。同時,使用文職人員的崗位等級標志和崗位類別標志,這兩種標志分為金屬和刺繡兩種,分別使用在禮服、春秋、冬常服和夏常服、作訓服上,同時還使用15式軍種胸標。2019年10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職人員身穿文職人員服裝首次亮相,代表全軍及武警部隊的文職人員參加國慶70周年閱兵。
從2018年開始,全軍面向社會公開招考文職人員,同時,規定軍官、軍士也可以轉改報考文職人員,為軍隊補充了大量的文職人員。尤其軍改期間,現役干部(軍官和文職干部)可轉改為文職人員,有部分文職干部陸續轉改為文職人員,也有文職干部改任為軍官。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役軍官法》規定,軍官的來源之一就是由文職干部改任。如自2017年12月29日起,全軍干休所統一劃歸省軍區領導管理,隨后,由文職干部擔任的干休所所長、政委改為軍官。
2022年1月,隨著新的軍官政策出臺,軍事人力資源政策改革的推進,根據工作需要和個人意愿,部分文職干部陸續改任為軍官。如陸軍研究院某研究所就隆重舉行了文職干部改任軍官暨授予軍銜儀式,其中該研究所共有89名文職干部改任軍官,并授予軍銜。這也標志著從2005年以后的“雙軌制”的文職干部與文職人員相結合的制度,將全部調整為文職人員制度,文職干部已經不屬于軍隊四類人員中任何一類,文職干部也將陸續退出我軍歷史。
我軍的文職人員雖然沒有在一線部隊服役,但是他們在科研、醫療、教學等各條戰線以及文藝、體育賽場上發揮了獨特的重要作用。文職人員在各自的新的崗位戰位上,繼續對祖國的國防事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的作用。(全文完)
編輯/魏開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