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941年冬天的一天,大雪紛飛。青石山下,凜冽的北風呼嘯著,松濤陣陣,淹沒了從遠處傳來的零星槍聲。
八路軍的偵察連長李賀祥帶著偵察員王永年,奉命偵察坐落在青石山一帶大山深處的日軍彈藥庫,目的是一舉殲滅看守彈藥庫的日偽軍,為八路軍增加彈藥儲備。這一任務異常重要,它關系到青石山抗日根據地的建立,關系到縣城的解放和組織部隊向日寇開展戰略大反攻。李賀祥帶著富有偵察經驗的王永年深夜潛伏到松樹上,居高臨下,畫好了敵人彈藥庫的示意圖,記錄下敵人的防備守護情況,把情報小心翼翼地裝進衣服口袋里。
兩人準備撤回部隊時,被瞭望哨上的鬼子發現了。一陣槍響,引來了院內院外看守的鬼子和偽軍。于是,兩人立刻遭到了敵人的圍攻。兩人邊打邊撤,退到山腳下時,無奈寡不敵眾,連長李賀祥胸部中彈。王永年背起連長邊退邊打,鮮血從李賀祥的胸口流到了王永年的身上,灑在了潔白的雪地上。
看到越來越近的小鬼子,李賀祥用盡全身力氣,掙扎著從王永年的背上爬起來。王永年不得不把連長放在地上,只聽連長聲音微弱地說:“永年,我知道,我不行了。不要管我,你快走,快點兒,把情報送出去。”王永年急了:“我們是生死與共的戰友,我怎能丟下你,要走一起走!”子彈在身邊呼嘯著,槍聲一陣緊似一陣。鬼子越來越近,為了讓王永年有時間把情報送出去,李賀祥掏出手槍,對準自己的太陽穴說:“大年,我們都是共產黨員,情報比我們的性命還重要,你一定要送出去,快走——!”一聲槍響,李賀祥安睡在雪地上。
看到連長飲彈自盡,王永年的淚水一下子奪眶而出,他想起李賀祥的囑咐,立即從連長的衣服里掏出情報,裝進自己貼胸的口袋里,用力按了按。然后,他含淚撿起連長的手槍,向山頂疾速爬去。翻過山,就可以踏上通往根據地的小路。
王永年爬到山頂時,子彈打光了,手榴彈也用完了。他拿石頭當武器向鬼子砸去,一塊塊大石頭順著山坡向下邊滾去,把敵人砸得鬼哭狼嚎。
大雪還在飄著,王永年累得精疲力盡。鬼子沖上來了,他與鬼子展開了肉搏戰,最后抱住鬼子,向身后的懸崖滾去……
二
這天,青石寨的“堡壘戶”劉子豐正在山下打獵,聽到了山上密集的槍聲,心想,一定是八路軍跟小鬼子干上了。于是,他就趁著打獵想前去看個究竟。
青石寨是八路軍的抗日“堡壘村”,而劉子豐是八路軍在這個村寨發展的唯一黨員,李賀祥就是劉子豐的入黨介紹人,劉子豐成了我們的堡壘戶。
槍聲漸漸小了下來。王永年抱著鬼子滾下懸崖的一幕,正好被劉子豐看在眼里,他的心一緊:是誰掉下懸崖?不會是我們的同志吧?疑惑之間,劉子豐放心不下,在敵人走后,來到山腳下,找到了還緊緊抱著敵人的王永年。只見王永年的衣服被樹枝和亂石刮了幾個大口子,露出的棉花帶著血。那個小鬼子被他壓在身下,他還保持著緊緊抱著鬼子的姿勢。劉子豐一看,這不是偵察員王永年嗎?他經常跟著連長李賀祥來到青石寨開展工作,部隊與劉子豐一家結下了深厚情誼,對他當然是非常熟悉了。劉子豐急忙掰開王永年的雙手,鬼子的腦袋磕在石頭上,正在向外流著血,人早已經斷氣。王永年由于壓在鬼子的身上,還有一絲氣息。
劉子豐把王永年背到他常年打獵休息的隱蔽山洞里,放到鋪著玉米皮的簡陋床鋪上,又生起了火,給他取暖。在不明敵人的情況前,劉子豐不能貿然把八路軍背回村里,等探清了情況再做安排。
天黑的時候,王永年醒了過來。從他的口中,劉子豐斷斷續續了解到他們偵察到日軍彈藥庫、李賀祥犧牲和他跟鬼子“同歸于盡”的大概情況。
“老鄉,我信得過你。”王永年立刻從衣服兜里掏出帶血的敵軍彈藥庫位置部署和敵軍守衛情況示意圖,“這是連長用生命換來的情報,你快送到團部去。”
劉子豐鄭重地接過情報,像是肩上壓上了千鈞重擔,他一字一頓地說:“你在這里養傷,我叫拴柱去送情報。”
三
拴柱是劉子豐的兒子,叫劉勝利,那年16歲,是兒童團長,經常為八路軍送情報傳遞消息。劉子豐把王永年安置好,佯裝打獵回家迂回到村里,找到拴柱,告訴他:“這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情報,是八路軍的連長用生命換來的,你必須在最短的時間里把它送到團部,就是死,也要做到,明白嗎?”
第一次聽到父親這樣鄭重地跟他交代任務,劉勝利掂出了這份情報的分量。他也是多次為送情報出生入死的“老革命”了,便向劉子豐保證道:“爹,您放心吧,我一定把這份情報親手交給張團長。完不成任務,決不回來見您。”
機智勇敢的劉勝利找出羊皮襖,反穿在身上,又從里屋找到放羊鞭,扮成羊倌的模樣,以找羊為幌子,把情報藏在鞋底的底層里,然后再用大針縫嚴實,在確保萬無一失后就出發了。他跋山涉水,專揀僻靜少有人走的小道走。餓了,啃幾口隨身攜帶的玉米餅子充饑;渴了,趴下身子,掬一捧小溪的涼水解渴。在經過一天的輾轉行程后,把情報送到了八路軍的團部。
“張團長,快,有重要情報!”劉勝利在天剛亮的時候,趕到了團部所在地,他氣喘吁吁地把情報交給張團長,就昏倒在團部的地上。
接到情報后,張團長帶著隊伍馬上出發,掌燈時分,趕到了青石山腳下。在當地游擊隊的配合下,他們在半夜發起攻擊,全殲了一個中隊的日寇和100多名偽軍,繳獲了大量彈藥。
劉子豐把王永年接到了山下的家里養傷,全家把最好吃的東西拿出來給他增加營養。王永年對劉子豐的款待感激得無以言表:“大哥,你不但救了我的命,還用全家的糧食給我養病,你們卻餓著,讓我怎么感謝你們一家才好啊?!”
“永年兄弟,你這樣說話就外道了,你們趕走小鬼子,出生入死的不都是為了我們這些窮苦人嘛。我們要齊心,把小鬼子趕出中國去!”
“對,只要我們心齊,一定會早日把他們消滅掉!”
打掃完戰場,張團長到劉子豐家里看望了王永年。王永年見到張團長,眼淚立馬不爭氣地流下來:“團長,李連長他……”
“你們的情況,我都知道了,要革命就會有犧牲,你們做得很好。”張團長告訴他說,“你們為牽制鬼子大掃蕩、殲滅日軍作出了重要貢獻,師部決定給你們記一等功。”團長又帶著戰士們找到了偵察連長李賀祥的遺體,把他埋在了青石寨的山腳下,立下了“英雄千古”的石碑。張團長肅穆地站在石碑前,向李賀祥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在他的帶領下,戰士們也齊刷刷地向血灑戰場的英雄敬禮!
王永年住在劉子豐家里,每天都吃著劉子豐打來的兔子、野雞,劉子豐的妻子和小女兒為他燉兔肉、熬雞湯。不到一個月,他就恢復了元氣,歸了隊。
歸隊前,劉子豐把兒子劉勝利推到他跟前:“讓拴柱跟你走吧,當八路軍,去打鬼子。鬼子一天不消滅,我們就沒一天好日子過。”王永年深情地望著他:“謝謝你的理解和支持,我們一定趕走鬼子,讓后代都過上好日子。”
回到部隊后,王永年從班長干起,后來被任命為偵察連長,趕走了日寇,在平津戰役和淮海戰役中升任營長、團長。全國解放后,美國等16國聯軍侵略朝鮮,王永年在抗美援朝戰爭時帶領一個師,打了一個又一個大勝仗。劉子豐擔任了當地游擊隊大隊長,在解放戰爭與敵人作戰時光榮犧牲。劉勝利在部隊里由一名偵察員成長為班長、排長、連長、營長,全國解放的時候,他轉業到地方當了一名縣委書記。
四
轉眼多年過去了。
這年的清明節,朝霞滿天,春風蕩漾。被授予少將軍銜的王永年和他的警衛員不遠千里從北京來到當年李賀祥犧牲的青石山腳下,為英雄掃墓。李賀祥墓碑上“英雄千古”的字跡雖然被歲月的風霜侵蝕,卻仍遒勁不朽。李賀祥墓旁矗立著的是劉子豐的墓碑。王永年把鮮花緩緩地放到烈士們的墓碑前,含著眼淚,向他們鄭重地行了一個莊嚴的軍禮:“老連長,劉大隊長,你們的鮮血沒有白流,你們用性命換來了解放,迎來了新中國。”
王永年像是自語又像是對警衛員說:“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不能忘記過去,不能忘記他們……”
作者簡介:李國,筆名李果,河北遷安人。中國小說學會、中國散文學會、中國詩歌學會、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河北作家協會會員。《小說快報》雜志編委,中華小說公眾號短篇小說主編;入編《中國散文家大辭典》《中國小說家大辭典》。
著有《漂泊邊緣女》《北國神偷》《半夜敲門聲》《水韻山情》《一封無法寄出的家書》等;曾獲中國首屆長城文學獎、李清照文學獎、中國當代散文獎、中國當代小說獎、最佳城市散文獎、張騫文學獎、《人民文學》《小說選刊》征文獎、河北文學獎、河北彩鳳獎、唐山首屆文藝精品工程獎;作品散見《農民日報》《河北日報》《中國作家》《中國報告文學》《散文選刊》《長江文藝》《鴨綠江》《安徽文學》《名家名作》《青年文學家》《參花》《散文百家》《奔流》《時代文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