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夏天,我和一位朋友在機場等飛機的時候,那位朋友給他兒子買了好幾種零食和玩具。他給父母和妻子買了禮物之后,還給同事們買了巧克力和小紀念品。他給父親買的是酒,因為沉,拎著很吃力,他兩個手換來換去的。他的肩上也背著包,包里裝滿沉甸甸的禮物,臉上都是汗。
因為很熟,所以我總跟這位朋友開玩笑。每到情人節和結婚紀念日他都會買花給妻子。我說:“老夫老妻,有必要這樣嘛,你真是不嫌麻煩!”這位朋友一點不惱,笑著照買不誤。他還跟我坦陳,妻子喜歡花,特殊的日子里買花給她,她特別高興。
這位朋友跟我說,他每天早上上班之前,都是在家里吃早餐,而早餐都是妻子親手做的。有段時間,他經常去北京,起得很早,妻子就每天比他起得更早,把早餐做好。他還跟我說起學生時代早晨上學,因為路遠,母親早早起來為他準備早餐的情景。他說:“為了我,母親也總是不厭其煩。”
朱自清有篇散文《背影》,很感人。文章之所以感人,可能就是文中肥胖的父親去給“我”買橘子的細節,引起人們的共鳴吧。要跨過一個護欄去買橘子,對于一個胖子來說,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那橘子其實可買可不買,如果父親嫌麻煩,也就不買了。父親買橘子的細節,不僅讓朱自清自己感動,也使得很多人在讀文章的時候,感動得哭了。
什么是愛?愛就是不嫌麻煩。
有個發小,喜歡讀書,尤其是課外書。但他家很窮,沒有余錢給他買課外書。他母親就設法借來一些課外書,一夜抄完一本。我記得她還跟我借過一本《八仙過海》的小人書,第二天就還給我了。她一個字一個字地抄寫,時間一分一秒地度過,在過去沒有空調的炎熱夏夜,每滴汗都可能摧毀人的耐心;如果黏汗不夠讓人煩躁,還有嗡嗡的蚊子。別說抄書,就是在那里坐上一會兒都會讓人煩—— 而愛是不嫌麻煩。

孩子在小的時候,可能還理解不了母親不嫌麻煩的叮囑是愛。即使多聽一句,孩子都會不耐煩,恨不得趕快跑出去玩耍。而當有一天母親在病榻上,這時候孩子也不嫌麻煩了,那是因為孩子長大成人了,開始懂得愛是不嫌麻煩,病床上的人是愛自己、自己也愛的母親。很多人給生病的父母親求醫問藥,并不嫌麻煩,因為他們知道,到了做兒女的回報父母親的時候了,這是生而為人的使命。
還有很多人在工作上也想有所作為,在生活態度上也想陽光積極,卻因嫌麻煩而事與愿違。比如很多人也想過創業,可談何容易,要辦營業執照、租房子、找銷路、招兵買馬,這也太麻煩了,想想就頭疼,不如算了。很多窗口單位的人工作內容就是解答咨詢,但有些人多解釋一句就嫌麻煩。也有人下班回家就玩游戲看手機,對愛人和孩子微笑一下都嫌麻煩。別說這些,甚至還有人去吃早餐都嫌麻煩,寧可餓著也要睡一會兒懶覺,想不如中午一起吃吧;晚上洗澡也嫌麻煩,不如明天一起洗吧。吃早餐和洗澡,是給自己吃和給自己洗,都有人嫌麻煩。看來,不管是對工作還是對生活,他們都不夠愛。因為愛是不嫌麻煩。
(郭旺啟摘自《今晚報》)(責任編輯 張宇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