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記體是一種日常應用非常廣泛的文體。我們最初接觸寫作,大多是從寫日記開始的,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也經常會以日記的方式記錄下自己的秘密、想法等。
提到日記的功能,郁達夫在《再談日記》中說得很好:“它有助于備遺忘、錄實事、志感想?!痹诳紙錾蠈懽鲿r如果選擇日記體,能讓人耳目一新。但需注意,日記體作文不能過于隨心所欲,抒發感情也要掌握好分寸。其主旨必須在作文試題要求的范圍之內,可適當運用描寫、抒情等寫作手法。構思要力求新穎,可以圍繞主題寫幾則連續的日記,展現事態或情感的變化;也可以跨越時間、空間,如將十年前的日記與十年后的日記放在一起,在對比、映襯中表情達意;還可以改變視角,從新的角度觀察、感悟人生,如從植物或動物的角度寫自然環境的變化等。
日記體寫作如何取得突破?需注意以下兩點:
一、語言要誠懇,情感真實。
日記的真情實感來自兩個方面:一是所記錄的事件本身是真實的;二是對生活的體驗是真切的,生活里的人或事的確觸動了自己心靈的琴弦。寫作時,要把這種濃郁的情味融入字里行間,如此一來,作文里就會涌動起情感的熱流,增添感人的力量。例如《周恩來日記》中的片段:
晨間起來后,我把帶來的母親親筆寫的詩本打開來念了幾遍,焚好了香,靜坐一會兒,覺得心里非常難受,眼淚忍不住要流下來。計算母親寫詩的年月,離現在整整二十六年,那時候母親才十五歲,還在外婆家。想起來時光容易,墨跡還有,母親已去世十年了。不知還想著有我這兒子沒有。早晨沒起來的時候,覺得天氣較往常冷得多,越怕冷越懶得起來,一直等到十點多鐘太陽都已上窗了,才忙著穿衣裳起來。想我來日本已經三個多月了,只因為不入學校預備,自由,有時候便學懶了,較起我在南開(中學)時的活潑樣子實在差得多,從今后須要把我這懶病除去方好。
日記片段記述了作者讀母親詩歌的真實細節:讀詩,焚香,靜坐。不僅如此,作者還善于把自己內心的情感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出來,語言充滿情味。一是直接抒情,如說“覺得心里非常難受”;二是用對比手法抒情,如“想起來時光容易,墨跡還有,母親已去世十年了”。
二、語言要生動,富有文采。
日記寫得生動,才能更為真實地反映多彩的生活和細膩的心靈。日記中要適當增加描寫的分量,特別要重視人物描寫。日記里的人物要能思考,有自己個性的語言、動作,喜怒哀樂得到充分的展現。追求語言的文采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運用表現事物性質、狀態、色彩、動態變化的形容詞、動詞;二是運用比喻、擬人、對偶等修辭手法;三是引用或化用名言、警句等。我們來欣賞《安妮日記》中的一個片段:
我們八個人就像身在被大片烏云包圍的一小塊藍天中。我們站著的這一小塊地方還是安全的,但是烏云正在圍攏,我們的安全圈越來越小?,F在我們已被危險和黑暗緊緊圍住,相互沖撞著、掙扎著尋找逃生的路。我們往下看,下面的人們在互相殘殺;往上看,上面是寧靜和美好。但我們被大片烏云隔開,不能上也不能下。烏云像是一堵穿不透的墻,想把我們壓得粉身碎骨。
日記片段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輔以想象,營造出一種壓抑的氛圍,對現實的無奈和對自由的渴求相互沖擊著,讓人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