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借鑒和綜合國內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本文基于哈佛框架來研究我國生物醫療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科技創新的特點。以海爾生物公司為研究對象,從戰略分析、會計分析、財務分析和前景分析四個維度,以財務和非財務兩個角度分析了公司的整體狀況,并為企業和股東提供有價值的建議。
海爾生物致力于低溫儲存領域的研究,將傳統疫苗和血液的商業模式加以改變,并基于“人單合一”的管理模式進行了轉型,引領物聯網生物醫療科技的發展,因此受到較多的關注。物聯網技術的創新對于海爾生物的財務績效有什么影響,又是如何影響的,針對這些問題,本文對海爾生物進行了深度的研究和探索。
一、綜述
傳統的財務報表分析是對相關數據進行合理的分析,但這種分析方法存在一些局限,對非財務數據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分析方法存在相應的片面性。哈佛框架是一種綜合性的財務分析方法,專注于對企業整體戰略和宏觀經濟環境目標的探索,以完成財務數據背后的深層邏輯和潛在變化原因。戰略分析在哈佛分析框架中處于基礎地位。會計分析是評價財務報表中出現的會計信息,研究企業的經營狀況。財務分析通過橫向和垂直的比較分析企業的財務狀況。前景預測分析是對企業所在行業未來發展的展望,是對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業風險的預測。
二、海爾生物戰略分析
(一) 業務模塊與分布結構
目前,海爾生物主要從事生物醫療低溫儲存設備的研發生產,成功轉型成為生物科技綜合解決方案服務商。海爾生物的業務模塊主要包括五個方面:生物樣本庫、藥品與試劑安全、血液安全、疫苗安全和生命科學實驗室。如圖1所示,海爾生物的主營業務收入構成聚焦于恒溫冷藏箱、低溫和超低溫保存箱以及生物安全產品。
(二)海爾生物科技創新的特點
如圖2所示,海爾生物科技創新的第一個特點是實現低溫儲存關鍵技術的突破。就國際市場而言,我國在生物醫學技術水平上還有追趕發達國家的空間,但海爾生物醫學的出現正在顛覆這種刻板的印象。歷經13年,海爾生物擁有低溫儲存核心技術,是行業中難以逾越的技術門檻。
截至2018年底,海爾生物醫藥相關技術共獲得專利167項,其中發明專利30項,實用新型專利105項,外觀專利32項,產品的可靠性和節能性已達到國際一流品牌標準。此外,海爾生物醫療還獲得了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獎、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十年成就獎等行業大獎。其中低溫冰箱系列產品核心技術突破國外壟斷,2013年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顯示了企業的低溫貯藏領域科技創新的實力。
海爾生物第二個科技創新的特點是與“物聯網+”融合,加速智能化發展。隨著與科技相關的在生物材料存儲系統的快速發展,信息管理系統的分布規模變得越來越大,海爾生物在科技創新和企業發展方面日益強大,自動化和智能化的趨勢越來越強,針對這一趨勢,海爾生物以物聯網技術為基礎,提高產品的智能化水平,高質量推動物聯網技術與設備生產研發的融合。
三、海爾生物會計分析
(一)貨幣資金縱向趨勢分析
通過表1可以看出,海爾生物貨幣資金的數值非常大,并且逐年遞增,在2021年已經達到了72.11%,這表明公司資產獲取現金能力增強,企業支付能力強度有所提高,面對復雜環境的應變能力增強。2019年,海爾生物成功在科創板上市,企業的貨幣資金擁有更好的投資方向和能力,企業短時間內獲得了巨大的現金流,充沛的現金流使企業資金儲備增加,因此,海爾生物在2019年的貨幣資金占比有了足夠的提升。在貨幣資金方面,海爾生物展現出了良好的發展態勢。
(二)應收賬款橫向分析
根據表2所示,2021年智飛生物應收賬款的占比最高,也是唯一一個占比超過50%的企業。這說明智飛生物的應收賬款積壓情況最為嚴重,醫藥行業買賣雙方不平衡造成企業沒有及時回款,導致了這種情況的出現,這給企業的資金造成了一定的壓力,但同時也說明智飛生物的銷售情況良好。應收賬款占比最低的是海爾生物,說明海爾生物在2021年的銷售情況不如華蘭生物、智飛生物和華東醫藥,但是海爾生物應收賬款的壞賬風險要比其他三個公司小。
(三)海爾公司財務分析
1.營運能力
營業能力主要反映企業資源配置情況和資源運用效率的情況。本文選取海爾生物近四年的存貨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固定資產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和總資產周轉率這五個指標來研究海爾生物營運能力的變化。
海爾生物近四年的存貨周轉率一直保持著較高水平,雖然在2020年和2021年有所下降,但態勢相對穩定。2018年,海爾生物存貨周轉率增加,達到了近四年的最高水平,這得益于海爾生物的疫苗發展進度加快,疫苗銷量增加。接下來三年,存貨周轉率連續下降,這可能和海爾生物近兩年較高的研發投入相關,導致了存貨無法迅速消化。應收賬款周轉率代表了應收賬款回收的速度。如表3所示,近四年中,海爾生物2021年的應收賬款周轉率最高,達到了17.19,是生物制藥業合理數值的七倍多,在2018-2021年,海爾生物應收賬款周轉率大幅度下降,但整體平均值在行業中還是處于上游水平,這與近年銷售訂單上漲有關。流動資產周轉率反映了流動資產的運用水平。2018-2021年,海爾生物流動資產周轉率的平均值為0.55,并且四年基本穩定在這個數值,稍有降低,說明流動資產的利用率存在一些不足。海爾生物近四年的總資產周轉率基本平穩并稍有下降,說明企業近年利用資產贏得利潤的能力稍有下降,這個數值放在整個行業中偏低,說明企業的運營效率有待提高。
表3 海爾生物近四年營運能力指標
2021 2020 2019 2018
存貨周轉率(次) 3.57 3.93 5.95 7.24
應收賬款周轉率(次) 17.19 11.28 11.42 15.74
流動資產周轉率(次) 0.67 0.53 0.45 0.56
總資產周轉率(次) 0.48 0.40 0.38 0.49
資料來源:海爾生物年報
2.償債能力
2018-2021年,海爾生物的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都呈現出先增加后下降的趨勢,代表企業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先上升后下降。現金流量比率可以反映出企業隨時付現的能力,海爾生物呈現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能力。現金流量比率的上升可能與企業超低溫儲存項目的突破有關,項目為企業帶來了大量的貨幣資金,吸引了更多的股東前來投資。
表4 海爾生物近四年償債能力指標
2021 2020 2019 2018
流動比率 3.02 2.62 4.69 1.73
速動比率 2.72 2.36 3.12 0.42
現金流量比率 0.87 0.67 0.51 0.13
數據來源:同花順
3.盈利能力
銷售凈利潤率可以反映出每一元的銷售可以獲得的利潤,代表了銷售收入的水平。凈資產收益率是一個具有綜合性質的數值,是企業一段時間內凈利潤與凈資產的比值,在一般情況下,凈資產收益率越高,代表公司投資帶來的收益越多。根據表5可以看出,海爾生物的凈資產收益率和銷售凈利率逐年遞增,代表海爾生物的盈利能力在不斷提升。這主要得益于海爾生物近幾年不斷開發新市場,在科技創新的道路上取得良好成績,在低溫儲存設備方面實現了突破,獲得了競爭優勢。
如圖3所示,盡管海爾生物盈利能力在不斷提高,但是通過和同行業的生物醫療企業相比較,凈利潤卻遠低于別的公司。2021年,在選取的四個生物醫療企業中,凈利潤表現最好的是智飛生物,達到了102億,是海爾生物的將近十倍。原因可能是海爾生物雖然在低溫儲存方面表現突出,但市場細分卻過于細化,未來的發展空間被限制住。
圖3 2021年各企業凈利潤
數據來源:各公司年報
表5 海爾生物近四年盈利能力指標
2021 2020 2019 2018
凈資產收益率 26.44 14.62 13.06 11.89
銷售凈利潤率 29.80 27.40 18.11 13.63
數據來源:海爾生物年報
4.成長能力
海爾生物的業績不斷增長,海內外業務都有所增加,主營業務收入不斷提高,展現出良好的成長能力。自2019年海爾生物在科創板上市之后,在低溫醫療領域實現突破,做到了全國第一的位置。生物安全法的實施促進了海爾生物進一步的市場規模,加速了物聯網與疫苗接種的融合,推進了我國臨床用血規范的實施。2021年,海爾生物場景收入紛紛增長,其中,血液安全場景對應解決方案實現了超過50%的增長率,物聯網生物樣本庫解決方案比去年增長了57.25%。分產品營收同樣實現增長,生物安全柜營業收入比去年增長了162.97%,海爾生物的物聯網創新之路取得了巨大進展,未來,物聯網創新也是海爾生物的優勢。
四、海爾生物前景分析
物聯網的發展給各個行業帶來了很多便利,比如,它能夠將信息迅速傳遞,以及對疫苗和病人實時監控與跟蹤等,因此,我國工信部等部委大力支持物聯網發展,支持將物聯網與實體經濟融合,創新應用模式,使其能夠運用到各行各業。目前,我國物聯網基礎設施已有了較為完善的發展,物聯網技術也日趨成熟,再加上下游商業模式的完善以及物聯網軟硬件成本的下降,可預測未來物聯網與醫療器械制造將進一步融合,從而推動行業發展。海爾生物作為基于物聯網轉型的生物安全領域綜合解決方案服務商,前景廣闊。
結 語
通過上文的分析,可以得知海爾生物在貨幣資金方面表現較好,在營運能力、償債能力方面表現一般。海爾生物資本投入和收入之間的平衡依然存在進步空間。海爾生物擁有充裕的現金流,但在應收賬款方面銷售情況不如同行業的龍頭企業,壞賬風險較低。海爾生物還在盈利能力和成長能力維度表現較好,表現出了較強的盈利水平和良好的發展前景,在營運能力、償債能力方面表現一般,各個指標近兩年都有所下降,還有一些提升空間。
海爾生物資本投入和收入之間的平衡依然存在進步空間。企業可以針對重點實驗室加大研發投入,再利用政府的幫助政策提高利潤,針對利潤較高的產品增大銷售量,來實現兩者之間的平衡。此外,海爾生物在業務擴大的同時,應該選擇優質的投資者與之合作,以便提高企業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