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笑笑
前不久,山聯(長興)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PMU無機·生物降解材料,取得了“碳足跡認證證書”,通過了“ISO15985厭氧自然降解獨立檢測”,并獲得“綠葉認證證書”等各項國際權威認證報告,為化妝品綠色環保包裝提供新選擇。
加速包裝材料環保發展,可以解決過度包裝、材料浪費所導致的一系列問題。包裝材料作為化妝品產業鏈上游市場中的重要一環,自然也受到更多關注。
綠色包裝成為趨勢
近年來,伴隨著化妝品行業發展持續高漲的繁榮景象,過度包裝問題頻頻發生,很多品牌在產品的外包裝上“用力過猛”。
“五花八門的禮盒包裝不過就是為了吸引消費者眼球,最終促成交易?!币晃徊蕣y專柜銷售人員說。
另有業內人士表示,在節假日、店慶、周年慶活動的時候,商家會結合熱點出系列禮盒、包裝作為營銷點,有的甚至會因為包裝而提高價格。
“其實這些禮盒包裝華而不實,但是扔掉又覺得很可惜?!辈簧傧M者認為。
去年9月2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就以“《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食品和化妝品》國家標準”為主題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新標準將于2023年9月1日正式實施,為企業和市場設置了兩年過渡期。
此前,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對當地生產、銷售的化妝品進行了商品(過度)包裝監督抽查。抽檢的122批次產品中有14批次不合格,包括梵西、形象美、歐佩等品牌。
由此可見,化妝品企業對于“產品過度包裝”還需直面問題,將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既浪費了資源,又增加了消費者負擔,更對環境造成了污染。
據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調查顯示,我國包裝廢棄物約占城市家庭生活垃圾的10%以上,其體積則構成家庭生活垃圾的30%以上,每年包裝廢棄物總量達1.5億噸,其中70%以上是過度包裝造成的。
隨著化妝品產業的持續壯大,其產生的大量塑料包裝制品也在不斷挑戰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數據顯示,全球塑料產量已從1950年的200萬噸飆升至2017年的3.48億噸。經合組織的數據表明,全球只有不到10%的塑料被回收利用。高產量和低回收率,意味著越來越多的塑料垃圾進入自然環境,威脅人類健康和全球可持續發展。有數據顯示,人類迄今生產的塑料超過83億噸,其中約63億噸成為塑料垃圾,平均每分鐘就有一卡車塑料垃圾進入海洋。所以,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企業積極投身于“綠色美妝”“可持續護膚”的工作規劃中。
在國家“雙碳”戰略的背景下,化妝品行業中的“減塑”新模式備受關注,推進包裝的升級與改進成為全行業需要面對的問題。使用可回收材料、減少垃圾的“環保包裝”備受化妝品行業青睞。
以科技創新為先導的包裝,對于化妝品企業來說不僅能夠增強產品的綜合競爭力,還能推動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與此同時,包材企業也需要直面科技力的革新發展,加大自身研發投入。
綠色環保全球化進程加速
近日,第五屆聯合國環境大會通過了《終止塑料污染決議(草案)》,來自175個國家的國家元首、環境部長和其他代表批準簽署該決議。決議指出,建立一個政府間談判委員會,到2024年達成一項具有國際法律約束力的協議,涉及塑料制品設計、生產、回收和處理等各個環節。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表示,這項決議將推動相關方從根本上轉變生產、消費塑料和管理塑料廢棄物的方式,是自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簽署以來最重要的國際多邊環境決議。
如何使塑料產業實現清潔循環的新生,從而終結塑料污染?聯合國環境大會最新通過的決議強調對塑料進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在設計階段就將塑料產品的重復使用和回收利用納入考量,并且著眼于多樣化治理塑料污染。正如聯合國環境大會主席埃斯彭·巴爾特·艾德所指出的,“如果將塑料納入循環經濟體系,塑料完全可以被循環使用,出臺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決議來終結塑料污染危機正當其時”。通過對塑料產品設計、生產、回收和處理等環節的嚴格管理,人類有望大幅減少甚至終結塑料污染。
在綠色環保全球化的進程中,國際品牌對于包裝的科技創新不斷發力。很多品牌把包裝的碳足跡、全生命周期的處理、無塑料和可再生材料的認證等方面作為優化品牌的重要舉措,積極參與,投入其中,并傳達給大眾,把科技創新、綠色環保、品牌文化緊密聯系在一起。
比如歐萊雅與威立雅合作,在全球產品包裝使用高質量的再生塑料,采用基于有機化合物去除系統的創新造粒技術,減少化妝品包裝的碳足跡。
愛茉莉太平洋旗下品牌紛紛使用充氣氣囊替代泡沫等材料,大幅減少緩沖材料的使用,同時還采用可以在短時間內自然降解的植物纖維膠帶替代傳統膠帶。
全球領先的奢侈品包裝生產商KnollPrestigePackaging推出的Ecoform可再生材料,由竹子、甘蔗和木材制成,可實現100%的生物降解。
全球知名的化妝品包裝和化妝工具公司Geka推出可降解的睫毛膏產品,外包裝由軟木和棉花兩種可降解材質制作,刷頭的84%材料來自甘蔗。
國產品牌邁入科技創新時代
塑料污染是全球性挑戰,終結塑料污染需要全球共同努力。以更可持續的方式管理塑料制品的全生命周期,這是治理塑料污染的重要一步。實現終結塑料污染的目標,需要國際社會持之以恒的行動。
近年來,國產企業和品牌在環保包裝材料方面也持續開展創新研發工作。今年,一葉子品牌全面升級,以“植物科技、自然極簡、環保減塑”的全新品牌調性,采用可回收環保材料,減少環境壓力。
新銳品牌優時顏也同樣注重產品包裝,優能系列產品均采用可循環的甘蔗紙包裝,許多產品都采用了可以減少環境污染的大豆油墨印制。
據太和集團創始人郭襄潁博士介紹,PMU無機·生物降解材料是該公司研發的一種無需堆肥及燃燒就能自然降解的新型環保材料。PMU粒料進入傳統塑料制品行業,可以應用在化妝品容器、美妝用品、美妝包裝材料等方面。
近期,該公司的“替塑”項目正式落地東方美谷產業園,為國產化妝品企業建立環保包材平臺。
郭襄潁博士一直都是中國特色化妝品體系的推動者,從20世紀90年代起就投入研究可替代傳統塑料的環保原料。她相信對于PMU材料的推廣,一定會獲得各界的支持。
郭襄潁博士也期望在5年內,中國的化妝品市場有30%的包裝容器可采用這種材料。
科技創新的優勢,讓化妝品包裝材料成為企業踐行綠色發展的一個重要通路。綠色環保包裝,日益受到化妝品品牌的重視,而更重要的則是對于新技術新研發的不斷突破。
國際品牌走在了環保美妝前列,如今中國化妝品企業也在加大對于綠色可持續的投入,同時隨著消費者的環保意識不斷提高,對于產品的創新要求也在升級。
顯而易見,“綠色環?!睂蔀榛瘖y品包裝市場上的主旋律,創新、優質、可持續的包裝需求也將催生更多新型科技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