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朝選
摘要 牛布魯氏菌病是由布魯氏桿菌感染引發的一種發熱和流產為主要特征的細菌性傳染性疾病,該種致病原除了危害牛之外,還會傳播人類和多種牲畜動物,帶來的經濟損失不可估量。牛布魯氏菌對牛養殖產業造成的影響較大,常常會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作為飼養管理人員應該充分認識到該種傳染性疾病所造成的危害,應該從疾病防控,加強流行病學調查等幾個方面入手,確保在短時間內控制病情,避免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本文在肉牛養殖過程中布魯氏菌病防治面臨問題的基礎上,論述了該病的防治要點,希望對更好地防控各種疾病發生有一定幫助。
關鍵詞 肉牛養殖;布魯氏菌病;防治問題;防治措施
當前,肉牛養殖行業迅猛發展,很多養殖戶依托肉牛養殖走上 了發家致富的道路,但是隨著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養殖戶的引種 頻率顯著增強外來疫病的病發率,尤其是布魯氏菌病的傳入風險大大增強。由于養殖戶對布病防控的重視程度不高,認知不到位,造成布病流行,給養殖戶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患病動物通過生殖道排出的分泌物、流產的胎兒以及各種排泄物均會攜帶有大量的 布魯氏桿菌,這是造成該種疾病傳播的主要源頭,病原可以經過損 傷的皮膚、黏膜、消化道、呼吸道等途徑傳播,最終威脅到牛的生殖系統。未達到繁殖階段的牛群感染布魯氏桿菌之后,通常不會表現 出明顯的臨床癥狀或者處于隱性發病經過,當進入繁殖階段,尤其 是妊娠階段的繁殖母牛和配種階段的種公牛會表現出特征性的臨床癥狀發生,患病牛表現為突然流產,產下死胎、僵尸胎。為切實提 高牛布魯氏菌病的防控效果,應該采取針對性措施進行有效的凈 化處置,撲殺患病牛,并且還需要充分認識到當前在疾病防治中面 臨的疾病問題,確保養殖管理人員能夠主動參與到布魯氏菌病防控工作當中。
1 肉牛養殖中布魯氏菌病防治面臨的幾點問題
1.1 動物檢疫制度不到位
布魯氏菌病是牛羊養殖領域容易發生流行的一種傳染性疾病,同時也是法定報告的傳染性疾病,目前該種疾病沒有針對性的藥物。但是當前在很多基層地區的肉牛養殖產業當中,關于牛布魯氏菌病的防控認知不足,也沒有形成比較完善的動物檢疫機制。牛 肉在上市流通之前,有時沒有進行嚴格的質量檢測,造成了檢疫效 果不理想,一旦牛肉制品攜帶有布魯氏菌就會加重該種疾病的傳 播蔓延,給該種疾病的防治帶來嚴重的挑戰。另外相關工作部門對 牛布魯氏菌病的檢疫重視程度有待進一步加強,受威脅地區的養殖場往往沒有進行妥善有效的疫苗免疫接種,疫情的發生流行風險 很高。
1.2 患病牛得不到及時有效的隔離
養殖場當中如果存在了隱性感染病例,或者個別的患病牛,表明疫病已經潛在暴發流行的危險,但是很多養殖戶出于經濟成本的 考慮,當養殖場出現疑似患病牛或者確診患病牛之后,并不能夠第一時間將病情上報,也不能夠采取有效的封鎖隔離和撲殺無害化 處理制度,造成了布魯氏菌病發生。布魯氏菌會通過人員、運輸車 輛等多種渠道,向著周邊地區擴散帶來更為嚴重的經濟損失[1]。當 前在患病牛撲殺處理過程中,養殖戶會收到 30%的資金補貼,但由 于資金補貼力度不足,無法進一步激發養殖戶疾病報告的積極性,養殖戶在面對牛布魯氏菌病時不愿意直接撲殺處理,甚至會瞞報, 將患病動物隨意上市銷售。
1.3 對布魯氏菌防控認知不足
當前集約化、規模化肉牛養殖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展,但是在基層地區仍然以中小規模養殖為主,并且對布魯氏菌病的認知程 度相對較低。很多養殖戶會為了節約養殖成本不注重做好牛布魯氏菌病的針對性防控,當出現傳染性疾病之后,也不能夠采取措施進行有效的診斷和鑒別,導致了很多疾病防控工作無法得以高效 開展,不能夠在第一時間控制病情。養殖戶在品種引進過程中不注 重做好場地檢疫,經常到疫區或者周邊鄉鎮地區引進牛群,到達養殖場后也沒有執行嚴格的封鎖隔離制度,疑似感染牛群一旦在養 殖場中存在,將很容易造成病情的快速傳播蔓延[2]。
2 肉牛養殖中布魯氏菌病的防治措施
2.1 嚴格落實屬地管理,落實相關工作責任
肉牛布魯氏菌病的防治與廣大養殖戶密切相關,它直接影響到 公共衛生安全,在一定程度上會對一個地區肉牛養殖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構成嚴重威脅。這就要求養殖管理人員注重做好牛布魯氏菌病的全面防控,要提高對該種疾病防控的重視程度,嚴格落實 各項管理職責,確保布魯氏菌病的防控不流于形式。在實際的疾病防控期間,應該將各項責任落實到位,由基層地區畜牧獸醫行政管 理部門加強對該種疾病的針對性管控,并嚴格落實監督防疫職責,形成上下聯動的工作氛圍,保障 布魯氏菌病防控責任落實到位,形成良好的防控體系,確保及時發 現及時處理,在短時間內控制病情。
2.2 重視宣傳,提高防控自覺
要利用現代網絡媒體加強布魯氏菌病相關知識的有效推廣和 宣傳,例如可以使用微信公眾號、各種直播平臺等現代多媒體進行 知識傳播,實現布魯氏菌表防控知識防控技術的快速傳播、蔓延, 為廣大養殖戶合作社農牧民群眾提供詳實的布魯氏菌病防控知 識,使廣大養殖戶能夠了解布魯氏菌病的危害以及如何開展診斷和治療,從而在短時間內形成一個全民參與的布魯氏菌病防控氛 圍,形成自我防范意識和自我檢測,定期開展布魯氏菌病檢測和流行病學調查[3]。同時,在宣傳教育過程中,還應引導廣大養殖群體積 極配合當地動物防疫部門的疫病檢疫、免疫、陽性動物的凈化處 理、消毒和撲殺無害化處理工作,切斷病原的傳播渠道,確保布魯氏菌病防治工作能夠落實到實處。
2.3 加大檢測力度,掌握布魯氏菌病的發病動態
肉牛布魯氏菌病防控過程中,應該全面落實分類防治分區防治的理念,加強對牛流通大戶、養殖大戶、城鄉結合部放牧地區牛布魯氏菌病的針對性檢測,重點掌握該種疾病的發生流行情況。養 殖場的種公牛在采用自然交配時,應該每次配種前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測。并每年對當地牛羊存欄量進行抽樣檢測,抽樣率達到 2%。 如果檢測出陽性患病動物應該對整個群體進行全面檢測,對患病 動物采用撲殺無害化處理的方式,避免患病動物上市銷售。根據屬 地管理原則,無害化處理,陽性患病動物撲殺都由所在鄉鎮負責監 督撲殺現場并拍照登記構建完善的檔案,形成的檔案由縣級動物 衛生監督部門負責。
2.3 強化執法,加大懲處力度
肉牛布魯氏菌病防控過程中,應該按照農業農村部出臺的動 物檢疫管理辦法以及動物防疫法規的相關要求,對違規銷售陽性 布魯氏菌病肉牛的行為進行嚴肅的懲罰,如未執行落地報告、隔離 觀察或者流通患病肉牛的,也是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嚴格懲處。加快 構建黑名單制度,針對流通戶屢教不改的應該及時撲殺陽性動物, 并不對其進行補助。
3 結語
綜上所述,加強肉牛布魯氏菌病的防控至關重要,它能夠有效 降低疫情暴發傳播流行的幾率。但當前基層地區肉牛布魯氏菌病防控還面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時防控, 避免因為疫病防控不到位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參考文獻:
[1] 呂慶柱. 牛布魯氏桿菌病的癥狀及綜合防控措施 [J]. 中國動物保健,2021,23(4):48.
[2] 艾尼·木沙.牛羊布魯氏桿菌病的綜合防治[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19(9):97.
[3] 王棟林.牛布氏桿菌病發病原因和防治措施[J].吉林畜牧獸醫,2020,41(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