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景天 黃 艷 黃麗嫻
(1.江門市五邑中醫院恩平分院內三科,廣東 江門 529400;2.江門市五邑中醫院恩平分院重癥醫學科,廣東 江門 529400)
肺部感染是臨床最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廣義的肺部感染不僅包括我們常見的肺炎,還包括終末氣道、肺泡腔及肺間質在內的肺實質炎癥[1],而狹義的肺部感染僅指肺炎。引起肺炎的病因多種多樣,包括肺炎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引起的細菌性肺炎;支原體和衣原體肺炎;冠狀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等引起的病毒性肺炎;白念珠菌、曲霉菌等引起的真菌性肺炎以及其他病原體所致肺炎等類型[2]。肺炎最常見的臨床表現為發熱,伴有咳嗽、呼吸困難和痰量增多等癥狀[3]。目前針對肺炎的治療以藥物治療為主要手段,其中尤以抗生素的應用為主。臨床上常見的抗生素有哌拉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頭孢哌酮他唑巴坦,阿奇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等。新近研究顯示,多西環素對肺炎患者仍能起到緩解作用[4],但對于發熱患者感染指標的影響仍不明確。故本研究旨在探討多西環素對肺部感染發燒患者的感染指標的改善作用。
1.1 研究對象: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就診于廣東省江門市恩平市江門市五邑中醫院恩平分院呼吸科,診斷為肺部感染并且伴有明確發熱癥狀患者共70例。按照隨機數字法將70例患者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35例。試驗組年齡27~52歲,平均年齡(37.5±4.2)歲,其中男性17例,女性18例;對照組年齡26~55歲,平均年齡(38.4±3.8)歲,其中男性19例,女性16例。兩組患者一般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研究方法:兩組均給予一般支持治療。對照組采用阿奇霉素抗感染治療。服用方法:口服每次0.5g,1次/d,服用3d;試驗組采用多西環素抗感染治療。服用方法:首次0.2g口服,以后0.1g/次,2次/d,服用1周。用藥期間禁止飲酒、避免熬夜。停藥1周后,記錄患者癥狀,復查相關血液感染指標。
1.3 觀察指標:比較兩組臨床治療有效率;比較兩組發熱癥狀消失率及退熱時間;比較兩組肺部感染指標(白細胞計數、CRP、降鈣素原、白細胞介素-6等);比較兩組不良反應(惡心嘔吐、腹瀉、頭昏乏力等)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運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及發熱情況比較:試驗組多西環素治療后患者總有效率達94.29%,較對照組有效率(85.71%)顯著提高;試驗組患者發熱持續時間及用藥后體溫降至正常時間均較對照組明顯縮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臨床療效及發熱情況比較(±s)

表1 臨床療效及發熱情況比較(±s)
用藥后體溫降至正常時間(d)試驗組 35 33(94.29) 8.64±3.02 3.88±1.78對照組 35 30(85.71) 10.15±4.21 5.62±2.05 P值 <0.05 <0.05 <0.05組別 n 總有效率(%) 發熱持續時間(d)
2.2 兩組用藥前后肺部感染指標比較:治療前,兩組患者白細胞計數、CRP、降鈣素原、白細胞介素-6指標水平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藥物治療后上述指標均明顯好轉,多西環素抗感染治療后白細胞計數、CRP、降鈣素原、白細胞介素-6指標改善較對照組更為顯著(P<0.05),詳見表2。
表2 用藥前后肺部感染指標比較(±s)

表2 用藥前后肺部感染指標比較(±s)
組別 CRP/(mg/L)IL-6/(mg/L)WBC/(×109/L)PCT/(ng/mL)治療前 試驗組88.39±20.66 68.46±8.57 12.65±2.84 0.59±0.06對照組87.43±18.58 65.03±8.38 11.99±2.79 0.68±0.07 P值 >0.05 >0.05 >0.05 >0.05治療后 試驗組 6.17±4.33 7.39±4.79 5.37±1.42 0.04±0.01對照組 8.47±4.79 10.68±5.66 7.96±1.88 0.08±0.01 P值 <0.05 <0.05 <0.05 <0.05
2.3 兩組不良反應情況比較:用藥過程中密切監測患者皮膚及消化系統癥狀以及血常規和肝腎功能指標:試驗組用藥期間出現4例不良反應,其中2例頭暈,1例腹瀉,1例皮疹;對照組用藥期間出現4例不良反應,其中2例頭暈,1例腹瀉,1例皮疹。上述反應停藥后均完全好轉,兩者間不良反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肺部感染在臨床中常見,發病率高,且年齡越大、基礎狀態越差,肺部感染的發生率越高,病情越重,甚至最終導致患者死亡,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和生存質量[5]。目前普遍認為抗生素治療對肺部感染具有顯著療效,臨床中常用抗生素有哌拉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頭孢哌酮他唑巴坦,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等。近年研究發現,多西環素治療肺部感染,尤其是難治性支原體肺炎療效顯著,不良反應少,患者預后良好,故越來越多的應用于臨床中肺部感染的治療[6]。
多西環素,藥物作用機制類似于四環素,主要作用于敏感菌的蛋白質合成階段,主要抑制氨基酸-tRNA,阻止肽鏈延長,最終干擾蛋白的組裝和合成,發揮抗菌抗炎作用。研究還發現多西環素能夠破壞細胞膜,影響其通透性,細胞內用于DNA復制的物質如核苷酸等從細胞膜漏出,從而有效抑制細菌DNA的復制[7]。
本研究結果顯示,多西環素能夠迅速退熱、改善癥狀的同時,顯著降低血清中炎癥因子和白細胞的數量,抗炎作用強大,療效確切,且不增加用藥的副作用,安全性高。既往研究觀察到,多西環素組用于難治性支原體肺炎、社區獲得性肺炎等均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具有較高安全性。多西環素治療肺部感染能最大程度的減輕炎癥反應,抑制病原體蛋白的合成,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明顯,滿意率較高[8]。
綜上所述,應用多西環素治療肺部感染伴發熱患者既能迅速有效的退熱,改善患者感染癥狀,還能明顯降低血液中白細胞計數、CRP、降鈣素原、白細胞介素-6等感染指標水平,療效確切,安全性高,值得臨床廣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