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沖沖
(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河南 鄭州 450000)
心房纖顫是由多種因素綜合作用引起的纖維性心房心肌病,是臨床較為常見的心律失常,發病率呈升高趨勢[1]。心房纖顫患者存在依耐性束支阻滯或旁路時會合并寬QRS波,其中不規則心室反應引起的室內差異性傳導較為常見,室性逸博較為少見[2]。反復發生心房纖顫會提升卒中的風險,對認知功能造成不良影響,易引起血管性癡呆[3]。因此,在早期對心房纖顫伴寬QRS波患者進行診斷并給予治療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動態心電圖通過數字記錄、調頻系統和調幅技術獲得大量心電信號,并以此為依據進行診斷[4]。心電散點圖可將動態心電圖得到的心電信號置于同一坐標系,密度性較高,能通過圖形形態進行疾病診斷[5]?;诖?,本研究探討心電散點圖診斷心房纖顫伴寬QRS波的臨床應用價值,為臨床診斷心房纖顫伴寬QRS波提供參考,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對我院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86例心房纖顫伴寬QRS波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其中男性50例,女性36例;年齡32~78歲,平均(61.25±7.18)歲。納入標準:①存在胸悶、心悸、氣短、心率較快等心房纖顫癥狀且結合動態心電圖確診為心房纖顫伴寬QRS波;②年齡≥18歲;③檢查前未使用干擾心率檢測的藥物。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類型心臟疾病者;②精神、認知功能嚴重損傷者;③妊娠或哺乳期婦女;④其他重要臟器嚴重功能障礙者;⑤臨床資料不全者。
1.2 方法
1.2.1 動態心電圖:使用國產康泰TLC-400012導聯同步動態心電圖檢測儀進行檢查。在檢查前,詳細告知患者注意事項,為防止皮膚干燥導致的檢查結果不準確,應用酒精擦拭皮膚脂肪,隨后在患者胸前的體表粘貼肢體導聯、加壓肢體導聯電極,在左右側肋緣下1cm的鎖骨中線部位粘貼雙下肢,鎖骨下窩粘貼雙上肢,配戴檢查記錄儀,連續監測24h心電信號,24h后取下記錄儀,將閃光卡輸入計算機,分析心電活動情況。
1.2.2 心電散點圖:通過軟件將心電信號表達由縱軸Y軸、橫軸X軸組成的直角二維平面坐標系中,前者為后個RR間期RRn+1,后者為前個RR間期RRn,按時間順序追蹤制成。心電散點圖中坐標單位為ms。分析圖形形態及大小,對患者進行診斷。
1.3 觀察指標:以經食管超聲心動圖為“金標準”,分析心電散點圖診斷心房纖顫伴寬QRS波的診斷結果及診斷效能,并比較不同類型心房纖顫伴寬QRS波的B線斜率。
1.4 統計學方法:運用SPSS 20.0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以經食管超聲心動圖為金標準,計算心電散點圖診斷心房纖顫伴寬QRS波的的準確度、特異度及靈敏度;采用Kappa一致性檢驗分析心電散點圖診斷心房纖顫伴寬QRS波與術后病理結果的一致性:Kappa值>0.7、0.4-0.7、<0.4分別為一致性好、較好和差,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診斷結果:86例心房纖顫伴寬QRS波患者經“金標準”判斷為室內差異性傳導44例,室性期前收縮34例,室性逸博8例。
2.2 心電散點圖對心房纖顫伴寬QRS波的診斷結果及診斷效能:心電散點圖對心房纖顫伴寬QRS波診斷的總準確度為95.34%。心電散點圖對室內差異性傳導、室性期前收縮、室性逸博診斷的準確度分別為98.84%、95.35%、96.51%,特異度分別為100.00%、96.15%、97.44%,靈敏度分別為97.73%、94.12%、87.50%,與經食管超聲心動圖的一致性好(Kappa=0.976、0.903、0.804),詳見表1。

表1 心電散點圖對心房纖顫伴寬QRS波的診斷結果及診斷效能
2.3 不同類型心房纖顫伴寬QRS波B線斜率比較:室內差異性傳導、室性期前收縮、室性逸博B線斜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室內差異性傳導>室性期前收縮>室性逸博(F值=22.455,P值=0.000),詳見表2。
表2 不同類型心房纖顫伴寬QRS波B線斜率比較(±s)

表2 不同類型心房纖顫伴寬QRS波B線斜率比較(±s)
注:與室性逸博比較,*P<0.05;與室性期前收縮比較,#P<0.05
心房纖顫伴寬QRS波 n B線斜率室內差異性傳導 44 0.38±0.11*#室性期前收縮 34 0.27±0.07*室性逸博 8 0.19±0.05
近年來有研究發現,心房纖顫會改變血流動力學,導致房室及室性機械功能障礙,甚至引起心臟猝死[6-7]。因此,盡早發現并采取治療是控制心房纖顫伴寬QRS波患者病情進展關鍵,有利于改善患者預后,減少死亡。尋找安全無創、操作便捷的方法提高心房纖顫伴寬QRS波早期診斷檢出率,確定疾病類型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完善,臨床廣泛應用動態心電圖診斷心臟疾病[8]。動態心電圖可以獲取患者24h不間斷的、動態的心電活動,可準確記錄每個時間段的心電圖,當心肌缺血時心電圖保持下斜形,有利于判斷心肌缺血發生時間、持續時間、發生部位及病情嚴重程度,具有經濟實惠、操作簡單、無創、易被患者接受等特點[9-10]。心房纖顫患者的心房電重構會擴大心房內徑,使新房內傳導延緩,導致不應期離散度明顯增加,進而引起體表心電圖各心動周期P波時限增加[11]。動態心電圖記錄著大量的心搏信息,在自動分析識別心律失常存在不足,需要進行耗費時間進行人工修改。此外,動態心電圖易受其他因素影響,當患者合并低鉀血癥、高血壓時會改變ST-T段波動,影響判斷[12]。在動態心電圖記錄過程中患者經常變換體位或過度換氣也可能影響ST-T。
本研究中結果顯示,86例心房纖顫伴寬QRS波患者包括室內差異性傳導、室性期前收縮、室性逸博,其中室內差異性傳導最多,占比51.16%。另外,本研究中心電散點圖對室內差異性傳導、室性期前收縮、室性逸博診斷的準確度分別為98.84%、95.35%、96.51%,且各類型與經食管超聲心動圖診斷的Kappa值均大于0.7,這說明心電散點圖可以通過分析心房纖顫伴寬QRS波的規律圖像,準確診斷心房纖顫伴寬QRS波。心房纖顫在心電散點圖中呈扇形,而其邊緣是動態房室結功能不應期界線,是區分室性激動和室上性激動的分界線。室內差異性傳導等起源于室上性的激動能經房室結下傳至心室,產生QRS波,表明室內差異性傳導到達房室結時,房室結已脫離不應期,該散點分布在扇形之中。B線斜率是臨床評估期前收縮聯律間期與其前竇性RR間期的關系,不同類型心房纖顫伴寬QRS波患者的B線斜率存在差異。對于單源性室性期前收縮或室性逸搏,聯律間期相對固定,不存在明顯的頻率依賴性,心電散點圖為線狀,斜率接近零。對于多源性心室起源的期前收縮或逸搏,聯律間期長短不一,心電散點圖為不規則片狀分布,斜率基本為零。本研究結果顯示,室內差異性傳導、室性期前收縮、室性逸博B線斜率比較存在顯著差異,且室內差異性傳導>室性期前收縮>室性逸博,這可能是因為室內差異性傳導和傳導系統的相對不應期相關,QRS波多為典型的束支阻滯圖形,進一步證明了心電散點圖在心房纖顫伴寬QRS波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在心房纖顫伴寬QRS波的診斷中,心電散點圖可為臨床診斷提供依據,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可作為臨床診斷心房纖顫伴寬QRS波的檢查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