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迪
(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放射科,河南 商丘 476000)
脊柱骨折是一種常見骨科疾病,多發于青壯年男性,全部骨折中其發生率占比約為5%~6%,其中以胸腰段骨折最為常見,可繼發慢性腰痛、單純壓縮骨折、脊髓損傷及截癱等并發癥,嚴重危害患者健康[1]。而脊柱爆裂型骨折是一種嚴重脊柱骨折類型,常伴有脊柱畸形,可導致脊柱中柱受累,且能向雙側移動,繼而增大椎弓根間距,若病情嚴重會致使小骨塊進至椎管,壓迫神經,甚至可致死亡、截癱[2]。相關報道指出,脊柱爆裂型骨折類型、部位、椎管狹窄程度、數量、脊柱曲度變化大小會直接影響傷殘等級確定,故客觀、準確診斷及顯示脊柱爆裂型骨折極為重要[3]。影像學檢查為骨科常用檢查手段,應用X線平片、CT等檢查可為病情評估提供重要依據。另外有資料表明,相較于X線片,應用CT診斷骨折具備獨特優越性[4]。基于此,本研究選取我院脊柱爆裂型骨折患者83例,旨在探討多層螺旋CT(MSCT)檢查的應用價值,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0月我院83例脊柱爆裂型骨折患者,其中女38例,男45例,年齡24~63歲,平均(43.24±9.52)歲,損傷椎體:26例多椎體,57例單椎體,受傷原因:36例車禍傷,23例高處墜落傷,15例摔傷,9例打擊傷或砸傷。
1.2 選取標準:納入標準:①全部患者均由外傷所致;②伴有不同程度下肢肌力減退、活動障礙、腰背疼痛;③經手術檢查證實;④MRI、CT顯示椎管變形、狹窄,椎體破碎、附件錯位和斷裂;⑤知情本研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①神經退行性疾病;②相近部位手術史、脊柱骨折史;③脊椎腫瘤;④精神疾病、意識障礙;⑤實質器官功能障礙性病;⑥凝血功能障礙;⑦妊娠期、哺乳期婦女。
1.3 方法
1.3.1 X線檢查:仰臥位,前后位拍攝,之后取側臥位,拍攝腰椎正位、側位平片;針對骨折部位較多、骨折病變復雜者補拍斜位左右兩側平片,以熱敏打印機(嵌入式)實施后期處理。
1.3.2 MSCT檢查:仰臥位,綜合臨床體征、X線片明確掃描范圍,垂直椎管實施掃描,復雜骨折者進行薄層掃描,椎管狹窄掃描時切面于軟組織窗、攝骨窗、椎板上部;重建冠狀面、矢狀面、橫斷面三維容積再現(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組(MPR)圖像。由2名影像科醫師共同閱片。
1.4 觀察指標:比較X線、MSCT檢查時間、檢查費用;比較2種檢查方式骨折檢出情況及檢查準確率;分析X線片表現;分析MSCT表現。
1.5 統計學方法:運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檢查時間、檢查費用:MSCT檢查時間長于X線檢查,檢查費用多于X線檢查(P<0.05),詳見表1。
表1 檢查時間、檢查費用(±s)

表1 檢查時間、檢查費用(±s)
檢查方法 n 檢查時間(min) 檢查費用(元)MSCT檢查 83 8.32±1.41 569.47±46.58 X線檢查 83 2.45±0.82 113.24±18.75 t 32.787 82.778 P<0.001 <0.001
2.2 檢出率、準確率:MSCT檢查爆裂性椎體骨折檢出率45.78%、骨片突入椎管檢出率25.30%與X線檢查43.37%、24.10%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但MSCT檢查椎管內血腫檢出率13.25%、椎板骨折檢出率12.05%及檢查準確率96.39%高于X線檢查0.00%、0.00%、67.47%(P<0.05),詳見表2。

表2 檢出率、準確率 [n(%)]
2.3 X線片表現:脊柱爆裂型骨折典型X線片呈現出椎體壓縮變扁,83例患者X線片中均呈現為椎體后緣異常及楔形改變(前窄后寬),其中58例椎體橫徑變寬,占比為69.88%;可見椎體骨折線25例,占比為30.12%;椎管內小骨片23例,占比為27.71%;椎管狹窄27例,占比為32.53%。
2.4 MSCT表現:脊柱爆裂型骨折患者83例均可見骨折線及椎體后緣異常,其中前后徑椎體增寬66例,占比為79.52%;椎管狹窄70例,占比為84.34%;椎管內明顯后移,小骨片壓迫骨髓68例,占比為81.93%。
脊柱爆裂型骨折是一種常見外傷,主要由交通事故、重物打擊、高處墜落所致,常伴有骨碎片進至椎管,致使椎管狹窄、脊髓損傷,累及脊髓、椎體、神經等重要結構,故精準、全面診斷為治療關鍵[5]。另外針對脊柱爆裂型骨折,椎管內情況、骨片分布對預后影響較大。因此術前需選擇準確的檢查方法,明確骨折類型,盡早發現椎管內血腫及椎板骨折,以采取科學合理的治療措施。
X線片屬于基礎檢查手段,骨科應用極為廣泛,且費用低,多數患者均可接受。應用X線檢查能顯示胸腰椎受傷椎體骨折(壓縮性)變化情況、椎弓根、橫突間距及椎體脫位情況,對臨床介入治療有積極意義。本研究顯示,X線檢查時間短于MSCT檢查,檢查費用少于MSCT檢查,與張禮坤等[6]研究結果一致。可見脊柱爆裂型骨折患者接受X線檢查可縮短檢查時間,降低檢查費用。另外本研究發現,MSCT檢查椎管內血腫、椎板骨折檢出率13.25%、12.05%及診斷準確率96.39%較X線檢查0.00%、0.00%、67.47%高,提示MSCT檢查脊柱爆裂型骨折具有較高檢出率及準確率,可為臨床早期明確病情、采取合理手術方案提供準確依據。分析原因在于X線片具有重疊性、清晰度欠佳,對脊柱爆裂型骨折敏感性不高,針對部分隱蔽性骨折易出現漏診;且應用X線檢查難以清晰呈現脊柱后柱情況,無法充分掌握椎板與椎弓骨折環境及小骨塊后移情況,故會影響診斷準確率[7]。而相較于X線檢查,MSCT細節檢出率及分辨率較高,可進一步了解脊柱損傷狀況,尤其是對復雜性骨折,可較好顯示細節問題,故具有明顯應用優勢[8]。同時MSCT快速容積掃描、后處理技術,可消除X線片中因體位因素、前后重疊而造成的信息不全問題,且能減少運動偽影,針對伴有多臟器損傷者尤為適用[9]。MSCT三維重建包括MIP、MPR、VR等,其中MPR能經矢狀位、冠狀位、曲面、斜面對骨折線長度、走行、位置及骨折碎片移位進行多角度、多平面觀察,顯示椎體壓縮程度、高度、骨折片進入椎管情況,尤其是不明顯移位附件骨折,采用適當角度和平面能良好顯示;VR圖像能呈現椎體后突畸形、有無脫位,準確評估脊柱穩定性,且可實現三維任意旋轉切割,避免目標區外遮擋,多角度查看目標區域;而MIP能重組出與X線片類似的三維圖像,并能進行三維任意旋轉,實現多角度觀察[10]。因此應用MSCT檢查可直觀、立體呈現骨折情況,提高骨折檢出率及診斷準確率。
綜上所述,脊柱爆裂型骨折患者應用X線檢查可縮短檢查時間,降低檢查費用,而應用MSCT檢查可提高骨折檢出率及診斷準確率,繼而可為臨床介入治療提高合理依據,有利于臨床醫師制定科學治療方案,采取合適手術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