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秀蓉
近年來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一直在不斷提升,對于森林保護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林業生產對于我國經濟建設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和作用,同時對于生態環境保護也具有實質性意義。林木一直以來都是目前非常重要的物種之一,其自身具有非常頑強生命力,但是病蟲害會帶來嚴重危害影響。病蟲害是林業生產中非常重要的限制影響因素之一,林業生產經常會受到病蟲害帶來的嚴重侵襲,而導致其需要承受的經濟損失相對比較高。病蟲害對于林區生態效益是比會帶來一系列影響,在整個林業可持續發展推動過程中,要對營林技術進行合理利用,這樣才能夠針對森林病蟲害的相關問題進行妥善處理。
隆回縣林地174385.1hm2,人工林面積83859.1hm2,杉木50589.5hm2,蓄積2961376 m3;馬尾松51396.7hm2,蓄積3566389 m3;國外松4749.9hm2,蓄積181568 m3;柏木18377.8hm2,蓄積1012367 m3;楊樹29.1hm2,蓄積1646 m3;桉樹16.8hm2,蓄積683 m3;速生闊葉樹6152.9hm2,蓄積207177 m3;中生闊葉樹1538.2hm2,蓄積59345 m3;慢生闊葉樹2092.2hm2,蓄積41442 m3。林種樹種結構不合理,森林病蟲害等時有發生。隆回縣林地純林多,混交林少;針葉林多,闊葉林少;單層林多,復層林少。由于樹種單一、林層單一、林分結構簡單,森林防災減災能力不強,在2005 年、2008 年的特大雨雪冰凍災害中,全縣森林資源損失巨大;森林生態系統較為脆弱,極易發生森林病蟲害和森林火災,近幾年柏木云南松毛蟲、馬尾松毛蟲和松毒蛾常有大面積發生,使林農生命財產受到很大威脅。
病蟲害一直以來就是目前森林保護工作在具體展開中的重點以及難點,對于林業生態效益發揮,會造成嚴重制約影響。營林技術的提出和應用,對于森林病蟲害防治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和作用,能夠實現對病蟲害蔓延速度的有效管理。對林業工作者來說,在整個病蟲害防治工作以及相關活動實施過程中,要對營林技術進行合理利用,這樣才能夠實現有針對性的防治。目前國內人工林的面積越來越多,為了保證自然森林樹木種類的不斷增加,需要采取有針對性對策進行處理,但是目前存在的問題相對比較明顯,人工種植類目經常會大批量引進,所以在整個品種選擇方面會呈現出單一性的問題,還有可能會導致病蟲害速度有所提升,進而引起更加嚴重的病蟲害問題。營林技術在實踐中的應用,對幼齡樹展開更加有效的管理,現代化營林技術在應用時能夠對具有一定抵抗力的樹種進行篩選,在整個樹木種植作業實施過程中,可以通過科學合理的除草或者施肥等方式,促使樹木可以實現健康穩定快速生長,進而實現病蟲害的有效防控。
營林技術的提出和應用,通常會將森林當中現有各種不同類型病蟲害的發生條件作為基礎,對森林當中病蟲害防治技術的選擇和利用展開深入分析,同時結合不同技術保證病蟲害防治手段能夠在防治工作中實現合理利用。在病蟲害防治工作具體實施過程中,通過對營林技術的合理利用,能夠針對森林目前所在地的地理環境等展開深入分析,結合地理環境特點,對各種不同類型的定植樹種進行科學合理的選擇和利用。結合各種不同類型的地理環境特點,對符合現實要求的生物物種進行選擇和利用,這樣做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保證病蟲害防治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對營林技術進行選擇和利用時,最為明顯的優勢特點是對現有諸多森林資源進行不斷豐富,同時還可以對森林附近的生態環境進行優化,促使周邊空氣當中的氧氣含量得到有效提升,以此來提高其自身的生態效益。營林技術在提出和具體應用時,通常是以雜交或者引種等方式,促使森林內部各個樹木的抵抗力得到提升。在整個種植過程中,可以對隔離帶進行合理設置,這樣能夠對病蟲害生長因素進行有效隔離處理,定期對森林進行清潔,對雜草進行徹底清除,以松土追肥等方式保證樹木根基位置的土壤肥力得到有效提升,這樣能夠對病蟲害的整個生長條件進行破壞,土壤肥力的增加可以為樹木帶來相對比較豐富的營養,促使其能夠實現健康穩定生長,對于樹木自身病蟲害免疫力提升具有實質性意義。
為了從根本上保證森林病蟲害防治效果得到有效提升,需要對營林技術進行合理利用,將種苗選擇工作作為出發點,營林技術在應用時,要想達到良好的效果,要對種苗選擇給予足夠的關注和重視。林業規劃設計工作在具體開展中,要提前對營林地區目前實際生態環境以及土壤條件等展開綜合分析,對其展開全方位的調研和分析,保證后續的配種工作能夠有序開展,對整個區域范圍內的樹種等進行合理選擇。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盡可能選擇當地的樹種,這樣才能夠遵循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則,保證林木成活率得到有效提升。對樹種進行選擇和利用時,需要提前對樹苗進行殺菌以及消毒處理,將其中存在的一系列潛伏病蟲害進行徹底的清除,盡可能避免在種植移栽過程中會出現全新的病蟲害。另外,還要提前對溫度以及濕度等相關問題進行妥善處理,加強日常的監督管理力度,盡量為樹苗營造相對比較良好的生長環境,這樣才能夠避免引起嚴重的病蟲害。種苗選擇,如圖1 所示。

圖1 種苗選擇
養護管理工作對于森林病蟲害防治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和作用,要堅持定期對其展開有針對性的養護處理,針對森林中涉及到的環境以及林木生長情況進行實時有效的檢測。對監測體系進行構建和落實,對林區病蟲害情況以及相關記錄檔案進行完善和優化,針對過去頻繁發生的病蟲害問題,采取針對性對策進行預防和處理,同時對現有應急預警機制進行編制和落實。針對整個領取范圍內的環境給予實時有效的監督和控制,其中主要是以各種不同類型指標組合而成,如果其中涉及到的諸多指標出現異常問題,那么需要立即采取有針對性的對策進行處理,立即進行調整。同時要堅持對區域范圍內的衛生環境進行徹底清理,將其中的垃圾進行打掃,為樹木生長提供相對良好的環境。更為重要的是要定期對其進行松土處理,盡可能避免土壤當中的病害出現嚴重擴散傳染等情況,對土壤特性進行完善和優化,這樣才能夠保證樹木自身的環境適應力得到提升,為其穩定生長打下良好基礎。
人造林當中的單一樹種數量相對比較多,這些單一樹種對于森林病蟲害缺少抵抗力,一旦出現嚴重病蟲害,勢必會出現大范圍蔓延等情況,同時蔓延速度相對比較快。大面積的森林遭受到嚴重影響,其防治難度也會越來越大。經過一系列實踐研究結果可以看出,樹種之間科學合理的搭配,可以實現對病蟲害的有效防控,對于部分環境相對比較惡劣、氣候條件并不是很理想的區域,通過對混造林的營造,能夠促使土地利用率得到提升,降水土保持以及區域環境優化的目的充分發揮出來。在整個混交林營造當中,生物多樣性經常會超過單一樹種人造林,對于植物和水土造成的破壞性也會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雖然各種昆蟲種類相對比較多,但是諸多害蟲都會有對應天地,尤其是部分寄生性有害生物的天敵,可以實現對病蟲害傳播以及蔓延速度的有效控制。混交林的營造效果,如圖2 所示。

圖2 混交林營造效果示意圖
眾所周知,森林病蟲害經常會在短時間范圍內實現快速蔓延,特別是對于像風大等區域,部分病蟲害自身的繁殖能力相對比較強,在蔓延之后對新樹種會帶來的影響相對明顯。所以在整個樹種相對單一化的引領區域范圍內,對隔離帶進行合理的設置,這樣能夠盡可能避免病蟲害出現嚴重的蔓延以及傳播等情況。對于病蟲害傳播速度相對比較快的林區,可以對花粉或者樹葉等進行合理利用,在對隔離帶進行設置時,能夠為林業工作人員的防治提供更多時間作為支持。在森林當中部分繁殖能力相對比較強的害蟲,要加強預防管理力度,在幼蟲階段要盡可能對其進行快速有效處理。對網狀隔離帶進行設置,這樣不僅能夠實現林區通風,而且對于害蟲幼蟲的危害區域可以起到良好的限制,避免對周邊鄰居帶來不良影響。隔離帶設置,如圖3 所示。

圖3 隔離帶設置
森林當中的氣候條件以及水土特性等諸多影響因素,對于林木的健康生長狀態都會產生不同程度影響。部分林區本身屬于人工造林區,所以樹木在整個種植過程中,并沒有對相互之間的間距有所關注和重視,其成年之后的距離越來越密,進而產生密林。樹木之間無法實現有效通風,同時光照嚴重不足,樹木自身抵抗力以及免疫力嚴重下降。一旦出現病蟲害問題之后,在短時間范圍內直接傳播到對應附近林木當中,過密森林所需要的土壤養分也會有所增加,新生長的幼苗本身需要養分。所以需要加強對土壤肥力實時有效的監測,對符合要求的施肥措施進行選擇和利用,這樣才能夠為樹木的健康穩定生長打下良好基礎。與此同時,要保證林木管理等相關工作能夠在實踐中得到有效推進,保證間伐的科學性、合理性,這樣能夠將多余、生長狀態不健康等樹木進行徹底的清除,保證樹木相互之間的間距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合理性,促使其可以享受相對比較良好的營養以及光照,這樣才能夠保證樹木自身抵抗力的提升。
人類的生產生活對于森林整體生產狀態勢必會帶來一系列影響,比如水源污染或者化肥濫用等一系列采礦以及不科學的開墾活動等,對于森林生長環境都會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導致各種不同類型病蟲害發生率有所增加。因此,要保證育林護林等相關工作的全面有序開展,現有工作人員需要積極主動與上級部門之間建立良好的溝通和交流關系,定期對區域當中森林實際生長狀態進行定期有效匯報,保證全面性以及臨時性等封山育林工作的全面有序開展。針對整個林區范圍內的環境進行及時有效清理,對林區內人類活動情況進行制約,同時推動整個林區范圍內生物多樣性的有效提升。以該方式為基礎,可以對林區范圍內的氣候環境等進行完善和優化,促使生態環境可以實現協調穩定發展,這樣才能夠促使整個區域范圍內林區自身免疫力得到提升,實現對病蟲害的有效防治。
通常情況下,外來物種本身具有非常強的生存力以及適應力,對于本地物種以及生態環境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或者破壞。所以林業工作人員需要提前做好一系列的巡視檢查工作,如果發現外來物種時,立即采取有針對性對策進行處理,將病蟲害污染源直接控制住,能夠對病害帶來的不良影響進行有效規避,推動林業的建設和發展。對于具有危險性特點的病蟲害防治活動來說,具有實質性意義。另外要加強對病蟲害擴散的管理力度,在病蟲害源頭位置處,對隔離區進行合理設置,這樣能夠從源頭處著手,對各種不同類型的病蟲害進行妥善處理。比如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對于松線蟲病的重視程度普遍比較高,檢疫力度有所增加,選擇性伐木能夠盡可能避免松線蟲害對林木的侵害影響,目前整體治理成效相對比較良好。
營林技術在目前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中的引入和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和作用,能夠對森林的生態效益以及經濟效益產生影響。森林病蟲害在發生之后,要立即采取有針對性的對策進行處理,避免病蟲害的大范圍蔓延,否則勢必會帶來不良影響。因此,要遵循綠色生態的基本原則,對各種營林技術手段進行合理利用,以此來保證森林病蟲害防治效率、質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