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名家筆下的“花”不勝枚舉,各有各的風采和韻味——
宗璞:《紫藤蘿瀑布》
1.這里春紅已謝,沒有賞花的人群,也沒有蜂圍蝶陣。有的就是這一樹閃光的、盛開的藤蘿。花朵兒一串挨著一串,一朵接著一朵,彼此推著擠著,好不活潑熱鬧!
“我在開花!”它們在笑。
“我在開花!”它們嚷嚷。
賞讀:擬人修辭手法的運用,反襯出作者黯淡的心緒。由于弟弟病危,作者在低落的心情下對藤蘿生命力的旺盛便會格外敏感。
2.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開,下面的待放。顏色便上淺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來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開的花就像是一個小小的張滿了的帆,帆下帶著尖底的艙。船艙鼓鼓的,又像一個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綻開似的。那里裝的是什么仙露瓊漿?我湊上去,想摘一朵。
賞讀:“帆”“船艙”“忍俊不禁的笑容”,這幾個比喻新穎貼切,既有女性的細膩,又顯露出作者知性、內斂的性格特點。
朱自清:《荷塘月色》
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
賞讀:朱自清的文字是白話散文的典范,被譽為“新而不失自然”,疊字的使用、比喻的恰切都體現了這一特點。
聶魯達:《歸來的溫馨》
玫瑰花在匆匆開放,從前,我對玫瑰反感,因為她沒完沒了地附麗于文學。因為她太高傲。可是,眼看她們赤身裸體頂著嚴冬冒出來,當她在堅韌多刺的枝條間露出雪白的胸脯,或是露出紫紅的火團的時候,我心中漸漸充滿柔情,贊嘆她們駿馬一樣的體魄,贊嘆她們含著挑戰意味發出的浪濤般神秘的芳香與光彩;而這是她們適時從黑色土地里盡情吸取之后,像是責任心創造奇跡,在露天地里表露的愛。而現在,玫瑰帶著動人的嚴肅神情挺立在每個角落,這種嚴肅與我正相符,因為她們和我都擺脫了奢侈與輕浮,各自盡力發出自己的一分光。
賞讀:作者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深入花的內心來描寫玫瑰,并與自己的內心相映照。玫瑰花的精神其實正是自己內心的投射,這種寫法必須找到兩者之間的相似處,才能產生共鳴。
聶魯達就抓住了這種關聯,令讀者耳目一新。
(本報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