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新懿
假如你深陷生活的沼澤,不要悲觀,不要沉淪,不斷向上,泥潭中也能開出美麗的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題記
推開沉重的朱門,吳王宮中的喧鬧繁華似乎還未落幕,觥籌交錯,夜夜笙歌。他冷眼旁觀著這一切,承受著吳王的羞辱,忍氣吞聲地拉車洗馬。回國后,他將兩年來所受的凌辱深埋心底,日日幫著農人耕種,秣馬厲兵,夜夜嘗過苦膽后枕著稻草柴木而眠。
在那些不被人知、不被人理解的日子里,他沒有絕望,終于等到了那一日,領軍伐吳。兵臨城下的那一刻,烽煙四起,他不禁流下熱淚,三千越甲吞吳,上天終不忍辜負苦心人。在充滿屈辱的泥潭里,勾踐終開出了那朵堅毅之花。
撥開清朝的云霧,出生豪門的他曾有過一段錦衣玉食的日子。“每日只和姊妹丫鬟們一處,或讀書,或寫字,或彈琴下棋,作畫吟詩,以至描鸞刺鳳、斗草簪花、低吟悄唱、拆字猜枚。”家道中落后,為了生計他不得不四處奔波操勞,短短幾年讓他早早領悟了世道人情。他長恨半生潦倒,一事無成,于是隱居西山十多年,潛心寫作。
在那些不被人知、不被人理解的日子里,他沒有沉淪,最終著成《紅樓夢》。數百年后,那“滿紙荒唐言”里的“一把辛酸淚”,不知刺痛了多少人。在人間疾苦的泥潭里,曹雪芹終開出了那朵藝術之花。
走進索爾本大學的物理實驗室,我看見潛心鉆研的她。一次偶然的實驗,她發現了放射性強于純鈾四百倍的新元素。從那以后,寒來暑往,春去秋來,她在一個極簡甚至有些破舊的棚子里度過了一千四百六十多個晝夜。她親手用鐵棍攪拌鍋里沸騰的瀝青鈾礦渣,被熏得淚水直流,喉嚨里充滿濃煙,難以呼吸。
在那些不被人知、不被人理解的日子里,她沒有放棄,最終從幾噸礦渣中得到十分之一克的鐳。從那時起,原子世界為人類打開了一扇奇妙的大門。在不斷失敗的泥潭里,居里夫人終開出了那朵科學之花。
漫溯古道,春秋的烽火,清朝的煙雨,法國實驗室的晝夜無不向我們講述了黎明前黑夜的故事。看,那泥濘的沼澤,又要開花了……
(貴州貴陽市第十七中學)
點評
一個人的價值和光輝,何嘗不是來自千錘萬鑿的經歷。身在沼澤,依然要有心向光明的勇氣和信念。
本篇議論文結構清晰,句式整飭,每節都以動詞“推開”“撥開”“走進”開頭,讓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每節的結束語“堅毅之花”“藝術之花”“科學之花”緊扣標題“開在沼澤里的花”,點明了痛苦和挫折會豐富人生、孕育希望之花的主題,讀后令人深思。
(史曉婷)